这两日吃了几粒葡萄干,甜度十分高,香甜可口。想起之前看《舌尖上的中国》有一集介绍葡萄干的制法:
成熟的葡萄在晾房中晾制,晾房都位于戈壁或荒坡,四周空旷,无植物、高温、干燥、热风阵阵,晾房内平均温度约27℃,平均湿度约35%,平均风速1.5~2.6米/秒。经约30天阴干,即可下架。
葡萄易腐,不便于保存,可一经晾制,达到一定干度后便可久存,随吃随取,十分方便,对于物质匮乏,仓储不便的古人,这是十分重要的生存方式,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葡萄干如此,肉脯、火腿、鱼干、菜干无不如此,食物丰茂的时节,存储些干货以备食物匮乏时充饥,正所谓未雨绸缪、积谷防饥。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开始关注健康,神农尝百草意味着草药已经出现在了人们是视野,至今晾晒草药依然是我们保存和使用草药的重要方式。
远古时期,茶叶在采食鲜叶之外,天然晾晒似乎成了唯一的存储方式。有专家大胆猜测最早的茶叶加工工艺便是白茶工艺,显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于是,也有人称白茶工艺为茶叶加工的活化石。
茶叶最早除做药用之外,也是神圣的祭祀用品。当然,能够流传也离不开茶叶的食用功能,茗粥便是最常见到的食用方式。
唐宋之后,茶道兴盛,人们对茶的要求越来越高,工艺也在不断革新变化,人们对茶的追求更多的从功能性转向愉悦型的精神性享受。
可以说工艺的不断精进更多的是在于提升茶叶的口感和香气,将粗重化为醇和,在更大程度上化解涩感和苦味。
白茶,源于自然,成于天然,极简的工艺饱含了大自然的玄机,同时也饱含着大自然的精华和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