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心雕莲国学与传统文化历史
圣人也是人 || 孔子的偶像是谁?

圣人也是人 || 孔子的偶像是谁?

作者: 心生莲花Y | 来源:发表于2017-07-25 23:57 被阅读388次

文/心生莲花

圣人可以效仿,神人高不可攀

01  是“圣人”还是“神人”?

“圣”,繁体字写作“聖”,顾形思义,过耳不忘记忆力好,出口成章口吐莲花,在这两方面特别出色的人。所以,“圣”的本义是具有无所不通的知识和智慧者。《尚书·洪范》:“睿作圣。”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又赋予圣人至高的道德楷模力量,且其道德能化育天下。《孟子·尽心下》就是在道德层面定义圣人的:“大而化之之谓圣。”这样的“圣人”,虽然有点高高在上,超凡脱俗,但毕竟还是“人”。

再后来,把圣人的智慧、道德说过了头儿,圣人就变成了高不可攀的“神”,圣人被神化了,“神圣”总是形影不离!《孟子·尽心下》解释:“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自汉代以来,由于儒学的至尊地位,孔子一直被称为“万世之师表,千古之圣贤”,甚至被尊为“无冕之王”。各地大建孔庙,孔子成为被祭拜和供奉的神灵,在历史中被神化也是事实。

依孔子的贡献,称他是圣人,无可置疑。但把他神圣化,就将他与世人隔离开来,变得不接地气。“圣人”与“神人”只是一字之差,却相隔万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圣人”是从凡人中经过修炼、脱颖而出的那一个,是大众可以效仿学习的榜样。而“神人”高不可攀,是众人无法企及的,也因此失去了努力学习的可能性,只是在用得着的情况下,比如考试时,拿他当考神拜拜。

其实,作为一个动荡时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从来没有脱离过他所生存的社会和时代,他也是一个食人间烟火的正常人。接下来就给各位扒一扒孔圣人作为一个可爱凡间人的那些事,还原他作为“人”的本色。

02  孔子也有偶像

孔子也是有偶像的人,并且他从来不避讳在弟子面前承认这个事实。

《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是孔子对学生发出的慨叹:哎呀,我老了,好久连做梦都梦不到周公了。每次看到这句话,都感觉孔子很萌很可爱。

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名旦。他是孔子最崇拜的偶像,在孔子的心目中,周公就是一位圣人,是儒家最高人格典范。

周公一生最大贡献是制礼作乐,稳固了周朝的江山,建立了周朝的制度。周武王伐纣灭商不久就去世了,作为叔叔的周公旦担负起辅佐年幼侄子周成王的重担。

成王继承王位不久,他的另外两个叔叔管叔、蔡叔联合商纣王儿子武庚和商朝遗老贵族反叛作乱,周公平定了各地的动乱,制定了礼乐制度。

中华文明的核心就是礼乐文明,可以说周公奠定了中国礼乐文明的基础,功莫大焉,难怪孔子那么崇拜他。

周公旦的分封地是鲁国,也就是孔子的家乡。但为了辅佐成王,他派儿子到鲁国去做代理国君。临别时对儿子伯禽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的叔叔,除了天子,没有谁的地位比我更高了。可是我却从来不敢居高自傲,即便是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我都把来不及下咽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来者。这样做,还恐怕天下有才能的人不肯到我这来呢!你只是一个国君,千万不敢骄傲自大啊!

后来,曹操在他那首很有名气诗歌《短歌行》里专门赞叹“周公吐辅,天下归心”,以表明自己向周公学习,求贤若渴、广纳天下之英才的决心。

周公的确很了不起,我们所熟知的同姓不婚、强调尊尊亲亲的宗法制度,都出自于周公。孔子的理想就是要做一个像周公那样的人,他希望能够发扬光大周公的思想,以使自己所处的礼崩乐坏的时代,重新回到周公那样一个有秩序的时代。“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孔子崇拜周公、学习周公,对组成中华文明核心的礼乐文化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将讲究“尊尊亲亲”、以血缘和等级为重心的周公时代的礼义文化,根据新的社会需求,向前推进了一步,改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更加具体可行,以家庭关系为重心,家国同构,从个人修养做起,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03  孔子拜访老子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孔子曾经先后四次拜访老子,问礼于老子。

老子比孔子年长,他自幼勤学好问,十三岁就超过了师傅,并被荐去周都城太学深造,十六入朝为官,做了周之守藏室官吏(相当于皇家档案馆馆长),他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孔子在鲁国也小有名气,听说了威名远扬的老子,就带弟子南宫敬叔一起去拜见。

老子除当面传授,还带孔子见了该见的人,参观了拜神和祭祀的大礼,学习结束临别时,老子对孔子说了这样一段话:

“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送至水边,孔子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老子也借水做比喻,让孔子学习水之大德,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

最后老子强调:聪明的人好议论别人的长短,懂得知识多的人也总爱揭别人的短,但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他应该表现得愚笨一些。真正的有钱人总是看起来像个穷光蛋;而真正的君子也总是看起来像一个傻瓜。希望你能去掉身上的骄气,去掉过多的功名欲,克服爱自我表现的毛病。

孔子表示感谢,称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回到鲁国,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跑。至于龙,我不知它什么样?我只听说过龙能够乘风云而上九天,我所见老子,他就像龙一样!因为他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孔子曾这样评价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意思是自己很讲究诚信,并且喜欢传统的东西,那么像我这样的人,暗自把自己比作老子、彭祖。可见他对自己的肯定和对老子、彭祖的崇拜。

是的,作为圣人,孔子也有偶像,正是偶像的力量,激励孔子一步一步朝着圣人的目标迈进,最终也变成了圣人。


我是心生莲花。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手动点亮这颗心吧,也欢迎打赏、点评和关注!

相关文章

  • 圣人也是人 || 孔子的偶像是谁?

    文/心生莲花 01 是“圣人”还是“神人”? “圣”,繁体字写作“聖”,顾形思义,过耳不忘记忆力好,出口成章口吐莲...

  • 圣人也是人 || 孔子也会犯错

    文/心生莲花 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左传·宣公二年》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作为人谁...

  • 【菊然一得】孔子的小聪明和难堪

    孔子是个圣人,哪怕不是圣人,也是个大人物,但却经常喜欢玩一点小聪明,让人更加喜欢他。 孺悲欲见孔子,...

  • 圣人也是人

    人们一谈到圣人两字往往避而远之,觉的他们没有情感,淡水超然。不食人间烟火,没有烦恼。这是多数人对这号的理解。 其实...

  • 圣人也是人

    听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孔圣人所言。 听说,这是孔圣人自感与女性难处,一时所说的偏颇之言。也被嫌疑为对女人...

  • 读经典|孔子有时候也是不会聊天的人

    读经典|孔子有时候也是不会聊天的人 孔子是一位大圣人。 不过圣人的话,有时候让人读起来竟然无言以对。 比如:论语-...

  • 从孔子幼年好礼谈谈“三岁看老”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是一个君子,也是一个圣人。众所皆知,孔子幼年好礼。那我们以孔子为依据,从这个角...

  • 漫说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文艺理论家

    季子:吴王寿梦少子,孔子的老师,与孔子齐名的圣人,同时也是孔子最仰慕的圣人。称为“南季北孔”,历史上南方第一位儒学...

  • "圣人"孔子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自己却做不到。鲁国当权的季氏在用天子可用的八佾乐舞,他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又...

  • “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的独立思考

    众所周知的儒家创始人是孔子,而孔子说自己不是圣人,孔子说周公才是圣人。 周公,就是周武王的四弟,周公旦。周易就是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圣人也是人 || 孔子的偶像是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tn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