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在路上感觉统合教育婚姻育儿
关于家庭教育中的‘甩手掌柜’?!

关于家庭教育中的‘甩手掌柜’?!

作者: 惠心千爱智慧 | 来源:发表于2018-10-15 09:03 被阅读15次

   1925年初,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写书评中提到:“父母不会教养,小孩子不晓得要枉哭多少回。估计起来全中国6岁以下的小孩子每年流的眼泪该有两万万斤。如果做父母的肯像陈先生这样细心教导儿童或是采用陈先生的教导方法,我敢说小孩子的眼泪是可以省掉99%……”。

    在陶、陈二先生的时候,仅仅只是孩子在流眼泪,父母尚不需要为孩子流眼泪,而今天,因为错误的教养方式,不仅孩子更爱流眼泪了,父母甚至比孩子流的眼泪还多得多。

    一对名校名师的教师夫妇,因为教学任务繁重,在儿子出生后就把孩子送到乡下给老人家带养,在儿子适龄入学时才接到身边上学。这对名师夫妇培养过太多优秀的学霸,心中有一把好学生的标尺,自然会用这把标尺去“丈量”自己的儿子。儿子在乡下自由自在惯了,哪受得了父母这样的高要求?再加上6年来,父母鲜少在身边,儿子对父母本来就没什么感情,如今,儿子更感觉到自己是父母的学生,而不是儿子,儿子自是反抗、叛逆。当父母把教育学生所能用到的所有方法都用到了孩子身上却还是没有效果时,就把责任全推到儿子身上了,父母对儿子施以更严厉的体罚和打骂,最终把儿子逼到网吧去,成了不良少年。父母感叹:“我把最好的都给了你,我为人善良,我工作勤奋,我教育出来的好学生千千万,可唯独教不了你。真是天大的笑话啊!”

    像这样『父母在孩子6岁前当“甩手掌柜”不管孩子、入学后才严厉管教而造成家庭悲剧』的案例举不胜举。当出现悲剧时,我们的父母除了哭,除了控诉老天的不公平之外,有没有想过我们错在哪了呢?

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爱孩子吗?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到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五大部分,在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个人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六七十年代,温饱问题还没解决,孩子基本都是在追求最低层次的需求:食物。孩子有得吃就高兴,即使偷吃被父母打,也不觉得疼,也不怨恨父母,因为,那个年代正是棍棒出孝子的年代,孩子觉得被打是正常的。而现在的孩子在物质上极大的丰盛,孩子转向追求情感、尊重、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的食粮,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现在的父母给不了孩子的。需求和供给严重脱节,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孩子何以服教服管?

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爱孩子吗?

    六七十年代,我国实行子女顶替就业制度,在一般父母的眼里,反正孩子长大了有活干、有饭吃、有房住,成绩并不是太重要,所以并不太关心孩子的成绩,特别是在农村,绝大多数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不过问的,孩子成长压力不大。另外,那时的社会娱乐节目很少,父母除了白天上班,晚上基本是跟孩子在一起,特别是农村,天一黑,一家人就围在一起侃大山,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多。而现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重知识教育轻品德教育、重学历教育轻能力教育、重说教轻身教,再加上社会竞争空前激烈,父母应付事业疲于奔命,陪伴孩子的时间大大减少。即使陪伴也是心不在焉地在旁看手机,没有多少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情,以致孩子常说:“爸爸妈妈成了手机的爸爸妈妈”。

我们有科学正确的方法去爱孩子吗?

    科学研究指出: 人类大脑在出生后快速增生分裂,脑细胞量在2岁左右就达到成人的两倍, 6岁后开始淘汰连结较少的细胞, 直到12岁存留下一辈子学习的基础网络。人类智力发展在3岁时完成60%, 6岁时完成80%,大约在17岁时发展成熟。可以说,6岁时孩子的身体智能和性格、情感、道德观等精神层面的认知与标准就基本形成。一些父母小时不管孩子,大时再管就管不了了,原因就在这里。婴孩的一年等于十年,错过了0-6岁这个最佳发展时期,就等于错过了60年。

  从小就能顺应生命成长规律,以感觉统合训练来培养好性格、锻炼聪明和智慧,此是「顺修」; 而成年后以「修心」达到修正性格、提炼智慧, 这是「逆修」, 顺逆之间, 施(费)力大小相差数十倍! 

    各位父母,您有答案了吗?

   也许您会说:“答案有了,可是做不到啊!力不从心啊!”

    是的,只要您不想做,理由总有千千万。

我侄女的故事

    我侄女属于90后的妈妈,大学毕业后在银行工作,因为专业过硬,人又踏实肯干,很快就成了单位的骨干。能者多劳,自然就被寄予厚望。工作两年后结婚,并很快成了妈妈族。单位的主管游说她把孩子送到乡下给老人带,3岁上幼儿园时再带回城里上学。因为,侄女在我身边多多少少也了解到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坚决把孩子留在身边。

    今年春节回娘家,侄女的女儿1岁半,却没有1岁半孩子该有的能力,触觉非常敏感,非常害怕洗澡;前庭觉也不足,害怕被旋转;语言发展也落后。我很是诧异!侄女从怀孕时就开始看《有能力的爱》,本以为她的女儿会是一个感觉统合能力非常好的宝宝,没想到却是这样。

    侄女无奈地向我诉说着她的不得已:尽管把女儿留在身边,但这几年银行工作非常忙,我一天工作12小时,早上一早出门,女儿还没睡醒,晚上很晚才回到家,女儿已经睡着。只有到了周末时间才能多陪女儿,然而,女儿却跟我变得很疏远,不肯给我抱,我伸手抱她,她却害羞地躲在奶奶怀里。奶奶经常背着她去看人家打牌,女儿一哭,奶奶就大声吓唬她……

    尽管侄女说的是事实,但不能作为“甩手掌柜”的理由。居里夫人从女儿诞生时起,就决意把爱情、母职、科学三者一起对付,而且绝不敷衍对付。她曾说过:“我不愿意为了世界上任何事情而阻碍我孩子的发育。”

    我给侄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狠狠地给她下危机,并告诉她如何把家里的老人变为自己育儿的得力帮手的具体方法,而不是去怪责老人家。侄女开始用心用力去给女儿做训练,没多久,女儿就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侄女看见女儿从害怕洗头到闭上眼睛享受洗头的样子,幸福感油然而生。

    年青的爸爸妈妈们,为了孩子的未来,也为了自己幸福的晚年,再怎么忙,也得把孩子的教育担当起来,千万别再当“甩手掌柜”了。

    六七十年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要求还远不像今日这般迫切,那时自然环境丰富、民风纯朴、道德纯洁、治安相对安全,孩子即使被养歪了也坏不到哪里去。而今天,社会竞争剧烈、道德滑坡、治安恶化,一些孩子坏到没人性,杀人不眨眼。父母如果再不学习正确科学的养育方式,再不用心进行早期教育,到时哭的就不仅仅是孩子了。

    如果按人活到100岁来算,0-6岁的早期教育,也就6年而已,如果连6年都不肯给孩子,也干脆别做父母了,省得悔青了肠子。

相关文章

  • 关于家庭教育中的‘甩手掌柜’?!

    1925年初,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写书评中提到:“父母不会教养,小孩子不晓得要枉哭多少回。估...

  • 把矛盾从“大家”还原到某个具体的人,这个过程就是在给双方松绑

    从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生效了。 它规定家长要“依法带娃”,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既不能缺位,当“甩手掌柜...

  • 家庭教育需要爱 - 草稿

    最近的两会上,代表们已经把家庭教育提上了议程,甩手掌柜式的家庭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不学习,吃老本的家庭教育方式已经...

  • 知道劲往哪使

    每日一省356 虽然以前我也知道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非常重要,但家里的那位先生在教育上是甩手掌柜,因为我们家是女...

  • 最高级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做到这9点(上)

    最高级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做到这9点 1.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当了“甩手掌柜”...

  • 千万别做这样的爸爸

    类型1 拼命老爸当“甩手掌柜” “我要赚钱养家,哪有时间管孩子这么琐碎的事情。” 家庭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受到“男...

  • 关于家庭教育,探路中

    已到睡觉时间,心里有些情绪需要发泄,就打开电脑,敲打着键盘,释放内心的不愉快。进入好妈妈训练营好几天了,今天果断退...

  • 孩子犯错,家长必先反思。

    古今中外,关于家庭教育类的专著不胜枚举,这些专著中对于家庭教育的主角——父母论述颇多。结合我在幼儿园的多年...

  • 关于亲密关系

    上周参加了几天培训,主题是关于家庭教育中的亲密关系。 在主流观点中,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处于原生家...

  • 家庭教育管理训练

    1、关于家庭教育管理训练(Parent Management Training) 家庭教育管理训练(Parenti...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家庭教育中的‘甩手掌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bx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