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微小说专题杂家杂谭育儿宝典
95.为什么越提醒孩子不要做什么,他越去做?(读书笔记)

95.为什么越提醒孩子不要做什么,他越去做?(读书笔记)

作者: 161f09651b9e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06:27 被阅读36次

在《东吴相对论。重塑底层源代码》这一期节目中,两位主持人谈到了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

  “现在不要想象你的面前有一只蓝色的猫”,只要别人对你说这句话,你马上会想象你脚下有一只蓝色的猫。所以你要让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情的话,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说你去做什么,第二个是反复说你不要去做什么。最后他还是会做这件事情。我觉得可能我们的大脑无法分辨“是”和“不是”这样的一些词。像小孩儿一样,是看图说话的,他只知道那个图形是什么东西,在你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它就通过这种方式植入你的大脑里,一层一层往下深入我们平常能意识到的事情,都是在我们的意识表层的。

我在一本书里曾讲过这么一个例子。一位老师在讲台上放了一个教具,是比较容易碰坏的,于是特意嘱咐学生不要乱碰它。没想到话音刚落,坐在第一排的学生伸手就去抓之歌教具,把这位老师差点气疯了。他发帖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我回答说,可能正是您的“禁止”提醒了他,启动了他的动作,这个孩子未必是诚心捣乱。“蓝色的猫”这个例子,与此相似。请注意“不”“不要”这样的否定词语是比较抽象的,而那个教具和蓝色的猫,却是很具体的,如果孩子年龄较小,或者他的大脑抽象思维能力落后于图像思维能力,或者一时注意力不集中,他就完全可能只听见了图形部分,而没听见或者“删除”了否定词,于是教师(家长 也一样)的禁止就起了反作用,成了提醒。遇到此种情况,不去禁止,反而能减少问题。你别提这件事,只采取措施防止它就是了。比如幼儿园摸插销是危险的,但你最好不要教育他“别摸插销”,而是把插销放到他够不着的地方,或者封闭起来,等他长大一些,能够清醒地记住“否定词”的时候,再教育他不迟。我感觉有些小学生(中学生好像也有)的图像思维是非常发达的,对这种孩子,禁止的语言越多,效果越相反。家长和教师往往会以为这是孩子成心和大人作对,其实未必。这时候你对他大发雷霆,如果发现他一脸茫然,甚至很委屈的样子,那基本上可以判断,这是个图像思维者,聪明的家长和教师以后对他就要尽量少用禁止语言了,而要用正面教育法。比如教育孩子“别乱扔纸团”这句话,否则他可能只记住“扔纸团”这个形象的动作。如今卡通画和电子游戏都是高度图像化的,孩子们耳濡目染,图像思维可能比上一代要发达得多,我们的教育也要适应他们的特点。

读后感:这种现象确实普遍存在的,从这点来说,人的逆反心理可能并不是仅仅存在于青少年时期,有时候反向的心理暗示反而会产生事与愿违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制度中那么多的禁止这个,禁止那个,反而会暗示你有比较强的意愿去尝试。所以从这点来说,我们很多规章制度应该从正面来引导,比如说鼓励你做什么,可以做什么,而不要去强调你不能做什么。其实也反映了我们的教育思维的呆板,僵死,还有强调那种服从意识。这种效果不好的东西,确实需要仔细琢磨一下,不要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思维来对待教育问题。

    最近的“鸿茅药酒”的事件比较热门了,其实从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非常典型的了。我们的经视直播每天还在不停的播发它的广告,还有类似的曹清华之类的。可见我们的媒体的存在的价值是多么的低下!无非是选择性的宣传而已。我们这个国度的所谓的法制,公平和正义是多么的渺小,权力滥用的现象是多么的普及。其实最严重的还是人们普遍不高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关于中医药的争论一次又一次的让人们闹得不可开交,个人观点,还是认可方舟子先生的看法,我们还是需要相信有各种临床实验数据支撑的现代医学技术。有人说,怎么西医还有那么多无法治愈的疾病,其实自愈性的疾病本身就不少,比如感冒之类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目前人类的医学技术还无法攻克的。而我们国内的西药,西医起步肯定是比不上日本,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准的,这个差距应该承认是比较大的。我们的药品很多都是别人淘汰下来的,所以有时候效果就打了一些折扣,即使如此我们很多的疾病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的手段了。国人的健康还是比改开之前要更有保障的多,国人的寿命也是普遍增加的。而中医,中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因,还是有存在的价值的,毕竟在没有现代医学之前的国人们,只能依靠中医药来解决生病的问题,而在几千年的不断的总结,归纳中,肯定会产生一批有疗效的中药出来。但是这种纯粹的经验论出来的东西,是不可持久的,没有很有说服力的临床实验来支撑的。所以很多人建议要废医验药,把我们的中药中有用的成分提炼出来,把有害的成分剔除出去,但是这个工程是浩大的,必然会消耗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和物力。个人觉得是得不偿失的。在目前,中医药的存在也是弥补了一些西医药无法解决的问题的空白,其实个人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最终还是会在时间的长河里面,来验证孰是孰非了,在短时间内争议还是会存在的。

  突发的一件事是美国禁止向中兴公司提供核心的芯片了,这下算是一个重磅新闻了。美国算是精准打击到我们的软肋了,其实我们的计算机领域里面的核心,高端的东西都还掌握在美国手中,再加上我们的这种教育体制,确实不太容易培养就有创新和研发的人才,差距被拉大也是理所当然的了。互联网起源在美国,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但是你最核心的东西确被别人把控着,包括电子产品,也是如此。我们的经济总量中占据大头的还是传统经济,即使被宣传的很厉害的所谓的科技公司里面的核心的东西还是依赖于进口,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命脉被别人把控。所以从这点来说,打贸易战没有像媒体宣传的那么乐观,其实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更需要别人的帮助,甚至算是一种施舍吧。别人可以自伤200,估计你得自伤1000不止,这点从最近的股市都能看到到。有人说,我们在几十年前那么困难的时候能研制出两弹一星,就这点芯片还弄不出来,仔细想一想,两弹一星的技术还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个人觉得当时的时机比较好,两个核大国都想拉拢一下你,互相牵制一下。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别人看你慢慢要超过他了,养虎为患了,肯定要恶心你一下子。其实,也不算是坏事,让情况变的更明晰一点,认清楚自己的弱点,知耻而后勇,改革教育,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到我们能摆脱核心技术的依赖,我们的国家的腾飞才会指日可待!

相关文章

  • 95.为什么越提醒孩子不要做什么,他越去做?(读书笔记)

    在《东吴相对论。重塑底层源代码》这一期节目中,两位主持人谈到了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 “现在不要想象你的面前有一只...

  • 不要侵占孩子的“自体感”

    如今的父母们可能常常被提醒,不要催孩子,孩子越催越“废”。 为什么孩子越催越“废”?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克里斯丁.弗拉...

  • 【日更733】随感~关注

    早上刷牙的时候,提醒自己要少刷手机,时间越来越紧张了。 想想,觉得又不对。为什么要提醒自己不要做什么,而不是提醒自...

  • 为什么我们控制自己不去做某事,反而越想做?

    这是读《自控力》这本书。写的第三篇读书笔记——为什么我们控制自己不去做某事,反而越想做? 为什么面对诱惑,”我不要...

  • 青春期攻略

    管的越宽,越仔细,她越烦;你越追,她越跑。 不要刻意讨好孩子,也不要强权镇压,适当忽略他的存在。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

  • 为什么双减越减越卷,越减越焦虑,一声叹息!

    为什么双减越减越卷,越减越焦虑,一声叹息! 为什么越减负负担越重!那就不要减负了,还是4点就放学吧?孩子们太累了!...

  • 越害怕越去做

    在看文章前,想先请看一下这个TDE的12分钟演讲视频,想一下被拒100天后,你会怎么样?https://open....

  • 帮不帮?

    昨天出去吃烤鱼,所有的事情都是孩子去做的,从点餐到付款以及中间所有的事情,老公说让他去做,孩子越用越厉害。多让孩子...

  • 习惯养成黄金期四

    提高孩子专注力 不要打断孩子,孩子迷恋什么,让他专心去做,不要轻易打断。孩子不管做什么,都是在学习,探索世界。 给...

  • 孩子为什么会时常逆反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疑问: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会时常逆反?为什么家长越明令禁止的行为,孩子越容易去做,甚至做出一些非理智的...

网友评论

  • 暖暖阳光520:都是有深度的好文!👍👍
    161f09651b9e:@暖暖阳光520 谢谢!
  • 吻过地平线_8781:学习了🌺🌺🌺
  • AB774卢卢:现在的大人,望子成龙心太切,唯恐自己孩子落后其他孩子,把自己争强心理塞给了孩子,这在另面反压抑了孩子的创造胜思维,什么多让学,却什么都使孩子只学得些皮毛,先让孩子弹刚琴,不理想又让学古琴,再不理想又让学小提琴,都不行,不甘心,又让学舞蹈。七十二行,恨不得自己宝贝心肝肉行行都会。
  • 地球承包商:好文笔,有见地👍
    161f09651b9e:@地球承包商 感谢来访!
  • 雪韵_莲心:厉害👍👍值得深思👍👍
    161f09651b9e:@雪韵_莲心 感谢来访!
  • 夕喆:👍👏👏👏
  • 18adfa58bc0d:朋友,久违了。祝好!
    161f09651b9e:@陕西绥德黄冰 感谢来访!

本文标题:95.为什么越提醒孩子不要做什么,他越去做?(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mn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