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的秋天,乾隆皇帝接到了两广总督郭世勋送来的一封紧急奏折,有一个名叫“英吉利”的国家,想派人前来进贡。奏折后面还附上翻译成中文的一封“禀文”。
乾隆读了这封禀文,非常高兴。这英吉利国的语气是多么“恭顺”。意思是说,前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他们知道信儿晚了,没赶上进贡,他们国王“心中十分不安”,因此今年赶来给乾隆皇帝庆生日。看来这个英吉利国还真是懂得礼数。
现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国家要来进贡,说明大清国的属国名单上,又将添上一个新的名字,乾隆想到这就更高兴了。
那时候英国国王叫乔治三世,他在七年战争中带领英国从法国人手里夺取了加拿大、佛罗里达,以及印度的大部分地区。从此英国成了海上殖民霸主,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当时,包括大清王朝在内的中国传统王朝,并没有什么平等外交的观念。只要到中国来的,就认为是来进贡的,一厢情愿地称之为属国。
不过,高兴过后,乾隆也有一点疑惑。这个英吉利国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究竟在哪呢?它离中国多远?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乾隆皇帝命人搬来一本世界地图,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英吉利三个字的影儿。宫中的西洋传教士们告诉他,“该国在西洋之北,在天朝之西北”,是个特别善于制造器械的国家。以前皇帝玩的自鸣钟,就是那儿生产的。乾隆皇帝一向喜欢收藏西洋钟表,一听这个,乾隆皇帝更高兴了。
事实上,英国和中国贸易开始于明朝晚期,已做了将近两百年的生意了。但那时明朝官员对世界不了解,以为欧洲只有一个叫荷兰的国家,当时人管荷兰人叫“红毛番”。所以他们一看英国人,红头发蓝眼睛,就以为他们也是荷兰人,也管他们叫“红毛番”。到了清朝,这个叫法沿续下来了。所以乾隆以前没有听说过英吉利这么个国家。
这回,英国人派出使团准备与中国谈扩大贸易问题。从乾隆即位的前两年开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的纺织品、钢铁产品及其它工业制成品质量迅速提高,行销全世界。
但是,这些东西到中国,却卖不动了。英国从中国进口增长是很快的,短短五十年间,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增长了三倍。但是出口却没什么变化,除了卖给清朝皇室几座自鸣钟之类外,英国本土出产的东西,却很少能在中国打开销路。
英国人认为,是清朝的贸易体制,给了英国商人太多的束缚。
第一方面,生活上非常不方便。
清代实行一口通商,全国只有广州一个城市可以接待外商。外商每年,只有在贸易季节,就是每年的五月到十月,才可以呆在广州。呆在广州期间,不能携带家属。
在广州,也不能住到城内,只准住在城外的“十三行街”。这条街两头都派人把守,禁止外国人随意出入。
外商出门,只能步行,不许坐轿,以示他们社会地位低人一等。特别是清政府严禁他们同中国人交往,不许外国人学汉语。中国人要是敢于教外国人读书,那是死罪。
除了生活方面,更大的不方便是外贸体制方面。
大清王朝的所有外贸事务,都委托由“十三行”这个民间机构进行管理。
外国商人到了中国后,所有的货物都只能先卖给十三行,由十三行再去转卖。不管这十三行给的价格多低,你都得卖他们。采购所有东西,都必须经过十三行,不管他们给的价格多高。如果他们在中国遇到什么困难,也不得直接找清朝政府反映,只能通过“十三行”提出请求。外商居住广州,一举一动都要接受十三行的管理。
与此同时,广州海关还经常对外国商人敲诈勒索。外国商船到了广州后,要想靠岸,每条船就要交给各级官员以下礼金:
官礼银六百两;
通事礼银一百两;
管事家人丈量开舱礼银四十八两,小包四两;
库房规礼银一百二十两,贴写十两,小包四两……
这些钱,加一起,总计1950两白银。外商在清朝海关官员眼中就成了一个个待宰的肥羊,无论他们怎么样痛宰,都无法发出声音。
所以英国此次遣使的第一个目的,是请求清政府改革外贸体制。
第二个目的,英国期望能劝说乾隆皇帝开辟更多的港口来进行贸易,比如开放珠山、宁波和天津。
第三个目的,他们准备再提出一个更过份的要求:请清政府像当初明朝把澳门给了葡萄牙一样,也给英国人一个小岛,让英国商人堆放货物,并长年居住。
此外,还有一个秘而不宣的任务,就是侦察一下中国的国力。
于是,为了此行的目的,他们找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借口——向乾隆皇帝祝寿。
为了出使顺利,在准备祝寿礼品过程中,英国人费尽了心思,选择了那些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准备让乾隆皇帝大吃一惊。
第一件,是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叫天体运行仪。
第二件,是“赫斯色尔”望远镜。
第三件,是特制的一个巨大的地球仪。
第四件,是一个战舰的模型。
除了这些大件之外,英国人带的另一类礼品是武器,其中有榴弹炮、有迫击炮,还有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
英国人相信,这些全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一定让乾隆皇帝大开眼界,目瞪口呆,充分认识到大英帝国的实力。
因为英国使团带着这么多贵重的礼品,其中有许多体积庞大,如果由广州登陆,陆路行走过远,很容易把这些贡品给磕了碰了,于是乾隆皇帝破例让他们从天津登陆。
英国使团一行三艘大船,七百多人,经过在海上九个月的漫长的行驶,1793年7月底,终于抵达了天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