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从湘军精神的由来跟大家谈谈制度为什么重要。
曾国藩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一群来自于草根的散兵游勇打造成那个时代最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军队,乃至于“湘军精神”流传后世,成为“团队精神”的代名词。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本文主要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解释“湘军精神”的由来。
首先,曾国藩分析了“绿营为什么不能打仗”。他的结论是绿营存在巨大的制度缺陷。绿营采取的是“世兵制”,即士兵由国家供养,世代为兵,各地有绿营。一旦发生战事,就采取抽调的方式,东抽一百,西拨五十,组成一支部队,然后派将领出征。这样的结果是:兵不识兵,将不识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既然互不熟悉,没有交情,那么所有的人都明白,遇到危险,别人是不会救自己的。既然别人不会救自己,那么打起仗来谁都不肯卖命冲锋陷阵。相反,生死之际,所有人的本能反应都是自己先逃命。这就是绿营作战的特点。这样的军队,即使“诸葛复起”,也是打不了胜仗的。因此,湘军要打败太平军,就必须从制度上进行彻底的改变。
由此,曾国藩对湘军采取了全新的制度设计。与绿营的世兵制不同,湘军采取的是招募制,而且是层层招募制。具体来说,就是大帅招募自己手下的统领,统领招募自己手下的营官,营官招募自己手下的哨官,哨官招募自己手下的什长,什长招募自己手下的士兵。湘军的待遇是很高的,所以很多人愿意当兵。但是,你能不能进入湘军,得到升官发财的机会,得看上司招不招你。这样一来,士兵势必感激自己的什长,什长势必感激自己的哨官,哨官势必感激自己的营官,营官势必感激自己的统领,统领势必感激自己的大帅。如此,湘军就像一颗大树一样,“由根而生枝,而生叶,皆一气所贯通”,组织内部全部被打通了。因此,湘军打起仗来,自然就能够互相照顾。
这只是曾国藩制度设计的第一个方面,他更厉害的制度设计是第二个层面。王闿运在《湘军志》中说:“其将死,其军散;其将存,其军完。从湘军之制,则上下其维,喻利于义。将卒亲睦,痛痒相关,各护其长。”由此,所有人都会拼死也要保住自己的长官,否则就没有了升官发财的机会。在湘军中,道德要求和利益追求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曾国藩所说的“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的“死党”。这就是湘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来源。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湘军和绿营同处一个时代,绿营士兵打起仗来首先想自己逃命,而湘军士兵首先想保护自己的长官。
简言之,制度是决定和改变人的行为的规则。人是理性自利的“经济人”,他/她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对自己最有利。管理者的关键任务是能制定出有效的制度,把下属的自利行为引导到对组织有利的方向上去。就像曾国藩治理湘军一样,在确立基本制度之后,他根本不用自己挥舞战刀在后面逼下属冲锋陷阵,下属自然就知道往前冲。下属的行为已经变成了自觉、自发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对自己是最有利的。
参考资料:
宫玉振,《管理的历史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