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治大国若烹小鲜”?

作者: 遵道积德 | 来源:发表于2025-02-19 08:31 被阅读0次

 “治大国若烹小鲜” 出自《道德经》第60章,意思是说:治理大型国家类似烹饪小鱼鲜虾。

烹是油炸,饪是水煮,鲜鱼小虾只能用烹饪的方式加工,才能保持食材的完整和美味;不能翻炒和搅拌,否则就会支离破碎和五味杂陈。治是管控,理是协调,治理大国联邦最好采取法律和制度的的方式,最好使用温和与柔软的办法,营造环境,培育文化和建立习俗,让类似鱼虾的民众,保持完整,缓慢成熟和变成美味,不要发动群众运动,不要动员百姓斗争,不要鼓动全民创业,不要煽动民众炒股,否则就会产生混乱,发生冲突和滋生矛盾;类似鱼虾的民众就会四分五裂和乱作一团和。所以,治国良策类似烹饪艺术,类似养殖技术,类似耕种方法,应该添油加醋,应该提供食宿,应该给予阳光,水分和肥料,应该假以时日,待以过程和赋予耐心,也就是顺其自然,和其性质和从其规律,依靠法律,制度和规则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这些观念,方法和行为才能使社会长期稳定和保持繁荣,才能使民众成长和成熟。

热衷翻炒和搅和是有为,依靠环境和制度是无为,有为的观念和行为是纵欲,贪图和追求,无为的观念和行为是遵道,积德和循规。无为是天子的美德,奉天承运,循规蹈矩和依法遵章是大国君主的最高的智慧,最佳的策略和最好的选择;营造环境,指定规则和培养文化,可以造就国泰民安,国强民富和国大民多;这是国家和社会最理想,最需要和最美好的状态。图谋是君主的恶行,名垂青史,千古流芳和万寿无疆是古代帝王的理想,梦想和妄想。他们热衷煽动民众,鼓动民众和推动民众,热衷奋斗争取,喜欢壮志豪情,经常胡作非为;进而造成国破家亡,百业凋敝和民不聊生。二战的德国和日本和现在的俄罗斯行为和事实都证明了这个道理。慈禧发动群众,鼓动民团,煽动排外,造成了内忧外患,酿出了庚子国难,葬送了满清三百年的王朝和家业。

相关文章

  • 人间烟火

    时间简史,治大国若烹小鲜。

  • 陋舍谈吃之三

    也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道德经》里面非常经典的一句话。千百...

  • 道德经解读:治大国,若烹小鲜,所以德会归于民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这话出自《道德经》第60章,它的原文如下: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

  • 治大国,若烹小鲜

    文丨歌斐 治大国,若烹小鲜。 ——By 老子 近日,拜读了Hozin关于交互设计的一些总结,不禁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

  • 治大国,若烹小鲜

    《德道经》,于我,还是读的不够,我坦白,呵呵。所以,以下仅为个人拙见,如有不当,请不吝赐教。 且不说治大国...

  • 治大国若烹小鲜

    2018年9月15日 星期六 晴 前期全面分类精确准备 中期细调顺序优质组合 后期收汁稳锁色香味韵 学技傍生,学艺...

  •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 治大国,若烹小鲜。

    听大伦老师讲《道德经》,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怎么能和烹饪菜一样呢?其实又何尝不是,“治大国”讲的是治...

  •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

  • 治大国若烹小鲜

    传统中国的政治是相当血腥的,充满了权谋、杀戮、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无法无天、毫无底线,但是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 “治大国若烹小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jyp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