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设计产品交互设计
平坦的道路上艰难前行:用户体验设计简明史话(4)

平坦的道路上艰难前行:用户体验设计简明史话(4)

作者: 以剑示君 | 来源:发表于2018-11-10 13:39 被阅读86次

    用户体验时代

    用户体验这个词,User Experience, 最早出现于唐纳德诺曼那本1988年出版的大作《设计心理学》里,关于唐纳德的生平以及这边书如果读者有兴趣我们可以有空写一写, 也算是这个行业的先驱之一。(顺便提一句,当年是先拜读了这位先生的大作,再去买的苹果电脑,发现书内的很多设计都在Mac OS有所体现,比如聚焦搜索。)

    再谈谈互联网这个词,Internet,Inter是一个英语的词根类似于汉字的偏旁部首,主要的意思就是与.....相互。比如我们说Interactive:交互性。所以望文生义来看Internet就是互相交织的网络。但是在笔者看来,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明的最伟大的信息交流工具,上一个能撑得起这个称号的是电报和印刷术,并且互联网的是电报和印刷术要至少高两个数量级(从使用人数,单位时间内承载信息的最大数值,传播到全人类的速度等等考量)

    这个章节,笔者从三个角度去阐述互联网时代的发展:WEB,手持数码设备,可穿戴数码设备。

    WEB

    WEB的设计发展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的最显眼的标志物,笔者本来考虑是否写写互联网时代的客户端界面,后面研究发现一个WEB的发展足以涵盖当时软件操作界面的演进。整个web的发展可以说是三个阶段:1.0,2.0,3.0。如果以时间来定:1995-2004年 web1.0,2005-现在,不远的未来-更远的未来

    web1.0时代下的科技巨头网页

    Web 1.0时代主要是以字符以及像素很低的图片以及简单的交互形式为主。如果从用户行为来说,web1.0,多数都是用户来根据网站现有的信息进行操作,当然许多流传至今的网站形式诞生于此:官方网站,搜索网站,购物网站,导航类网站,信息类网站(中国黄页)......

    Web 2.0 时代,视频和高质量的照片和动效出现在网站上。由于带宽和用户的增加,用户行为从量变到质变,用户开始或多或少的自发产生内容:从博客开始,Youtube,土豆网,推特,facebook,微博,朋友圈,简书。虽然Web 2.0从技术角度有各种各样的争议,但是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说显然我们还在这个时代里。

    Web 3.0时代,其实在有些应用上已经开始了,比如今日头条的智能推荐。但是AI的技术现在还是没有达到完美无缺的水平,所以全面的应用并没有开始。所以笔者只能谨慎的说一句:Web3.0的时代即将来临。从用户行为来看:技术根据用户的被动本能操作来精确判断用户的喜好,从而使用户被无需过多操作被自己喜欢的东西填满。

    打个比方来说:1.0时代就是去一个新的酒店吃饭,根据现有的菜单点菜,2.0时代查看旅游攻略去猜测一个自己喜欢的酒店,3.0时代随便去一家AI酒店,不用开口,服务员已经点好菜了,只需批准过目即可。

    手持数码设备

    手持数码设备来说最为大众接受的就是当今的智能手机了。其实笔者一直觉得:智能手机(Smart Phone)的起源是PDA 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而不是大哥大。简单探讨一下,如果按照大哥大的路线发展应该是通话质量更好,待机时间更长的通话设备,而不是变成现在这样顺便有通话设备的手持电脑,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大哥大的路线,手机根本不会往多功能角度发展,甚至不应该像现在这样一天一冲

    我们来讲讲PDA。

    第一款要登场的是Apple公司在1993年出的牛顿message pad。虽然这不是历史上第一款的PDA(第一款发布于1991年),但是它定义了PDA这个产品大致的框架:微型显示器,基本的电脑内部元件(诸如CPU,内存之类),输入设备(触摸屏或者键盘),基本的无线连接(早期的红外线,现在的蓝牙wifi)

    一脉相承的📅界面

    就和早期的电脑一样,这款PDA商业用途更加明显:主要是个人行程的记录,word和表格文件的基本处理,以及计算器等等小程序。可惜当时苹果公司运气背,而且领导人方面有问题,导致这款产品不敢放太多功能,以免影响自己公司的电脑销量,所以没蹦跶几年,就销声匿迹了。

    另外一款产品的寿命真的很长:1996年到2007年。这就是Palm OS,另外搭载Palm OS的PDA设备直到2009年还在继续发售。

    Palm OS 1.0 (1996年) Palm OS 5.4 (2007年)

    值得一提的是Palm OS是开放的操作系统,又是基于C++开发的,又因为长寿,所以很多软件在这个系统上开发。可以这个操作系统在移动设备的交互探索极大地影响了后面两个更重要的两个操作系统:塞班系统和IOS。

    终于我们能来谈谈智能手机了。

    其实塞班系统也是一个元老级的移动操作系统,塞班公司成立于1998年,第一个版本发布于1999年。真正意义上大规模使用该系统的的是搭载塞班S60的诺基亚7650(2002年)。塞班系统实际上和诺基亚一样成为当时的主宰,并且他所达到的市场份额直到他被判死刑之前也是第一的。所以虽然之前塞班系统的各种弊端对比的文章汗牛充栋,但是笔者更认为不是系统的问题是人的问题,确切来说是当时CEO和管理层的对形势的错误判断,简单来说一把好牌打烂。这种事情在风云突变的科技史出现过了很多次,比如之前的IBM PC,王安电脑,Yahoo的陷落,3Q大战之后的360,以及曾经不可一世的门户网站。

    2011年12月塞班系统市场份额依旧第一

    但是,塞班依旧是影响巨大的操作系统,几乎我们熟悉的著名应用的第一次移动化尝试都是在塞班系统里,比如:QQ,UC浏览器,WhatsApp,Facebook,为软件的移动化设计布局奠定了基础。

    WhatsApp 即使到现在塞班版的微信依旧下载火爆

    IOS,最早名字是Iphone OS,2010年更名为IOS。笔者在本文里着重要写的是IPhone 4,可以说是手机界里程碑的作品。第一,IPhone 4是第一个集合了陀螺仪,前置摄像头,视网膜屏幕,闪光灯这些传感器的手机,后面这几年的发展更多的是这些硬件设备的延续以及现在的大部分手机应用都极大被这些硬件所影响(意义更相当于是前文提到的PC输入输出三件套)。第二,第一次使用康宁玻璃以及不锈钢做手机外壳的手机,康宁也从此从一家做飞机玻璃的厂商一跃成为最大的消费品玻璃厂商。第三,直到现在都觉得不过时的硬件设计。

    再次缅怀IPhone 4

    至于说安卓,第一版的安卓模仿了黑莓的操作系统(甚至有键盘),之后也是IOS的抄袭者,虽然有很多微创新,但是抄袭就是抄袭。至于说现在的IPhone X之类,加入了全新面部识别系统,但是产品是需要时间考验的,本文不做评论。

    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Wearable)从现在的发展来看主要是三类比较有发展的可能:手表,眼镜,植入身体设备。

    事实上,在本章节里笔者不打算详细讨论现有的可穿戴设备,因为从现有的产品来看,还没有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里程碑作品。设备的硬件水平还是很低,不足以支撑起或者看起来不能支撑现在的软件水平。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探讨一下,操作系统级别的可穿戴设备必要的一些硬件和软件应用。首先一定是可视化窗口,这个窗口可以是液晶屏幕上显示也可以是投影而成;第二是高级语音操控,至少达到了人类交谈的水平;第三是手势精确识别,至少要有kinect的精度;第四,CPU等硬件再满足小型化同时能达到现在的水平。

    所以手表和眼镜的结论就呼之欲出了,在我们常用的使用可穿戴工具中,会自然而然有个“屏幕”的只有这两种设备了,同时外形上可以有很多变化,更大的内部空间决定了硬件的集成度。另外语音操作和手势识别可以更明显被探测,举个反例:你很难把手放在穿着的鞋子前面进行识别。

    至于说植入身体设备,现在看起来很遥远,但是植入身体内的可以测试各种各样的身体机能数据并且更加方便,相信一旦研制成功,这是另外一个巨量的蓝海市场。同时也呼应了web 3.0的大数据需求。

    本章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坦的道路上艰难前行:用户体验设计简明史话(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xz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