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如戏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社会热点
北大男拉黑父母6年——儿女冷暴力,比父母过度爱更可怕!

北大男拉黑父母6年——儿女冷暴力,比父母过度爱更可怕!

作者: 阡陌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18-01-30 18:45 被阅读2052次

文/阡陌悠悠

近日,各大网站头条报道了一条热点新闻:一个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留美研究生,却12年未回家过春节、与父母决裂6年,写万字书信控诉父母“罪行”,而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

父母哺之以爱,儿女却报之以痛。首先,先抛开父母“过度关爱”的种种过错不说,作为一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并被含辛茹苦培养长大的一个天之骄子,12年未回家过春节,与父母决裂6年,这是一种何等的不孝,对父母来说是何等的心痛!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父母多年来耗费巨大精力、财力培养他,他竟没有一丝感恩之心。从考上北大再到美国留学读研,满腹经纶的知识,只是让他灵魂觉醒,把自己性格的缺陷全部归罪于父母,并采取长期的冷暴力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大多数人看到这篇新闻,只会控诉王猛(化名)父母的过度关爱、绑架式教育。可是他并不是在穷苦、受虐待或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只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不适合他,对他过于关爱、管控与炫耀。俗话说,鞋不合适不能怪脚!

然而,这不正是现在很多中国家庭的教育方式吗!大多80、90后的父母,都是从穷困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子女只是单纯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应试教育及严苛的考试制度,使很多家庭把孩子培养成了考试的机器,家务活不会干,情商低,变成难以适应社会的“巨婴”。

传统的家长尊严和服从长辈,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理念,也是儒家思想的产物。

古语说: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中国的家庭教育理念与西方的崇尚个人与自我的教育理念正好相反。因此在中国,父母掌控子女、过度关爱子女的教育方式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并非个别社会现象。

我们的父母没有那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他们也没有学习过美国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虽然在孩子成长的教育中存在一定的不当,但并不能成为不可饶恕的罪孽。

(2)

王猛(化名)在万字长文中,控诉父母的种种“罪状”,可每一项也成为不了他对父母采取12年冷暴力的理由,他只是为自己的性格缺陷和不孝找的借口。

1、他不避讳自己性格的“弱点”:“内向,敏感,不善交际”。他认为,这正是与父母有关。

人的性格本身有内向与外向,并不能因为父母压制性教育,成长在交际圈狭窄的大院才导致他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正是因为他的童年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才有了后来的学习成就。

我国伟大学者胡适4岁便进私塾学习,被母亲严格教育,不善于与外面小朋友玩耍,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代学者、思想家。

2、在他高中之前,父母为他包办置买衣服成为一大“罪状”,这是一个男孩子最矫情理由。

首先,父母能为你置办衣服,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穷困山区的孩子,穷得连衣服都穿不起,但还是活得很开心,而且非常渴望读书。

近期,感动中国的云南留守儿童“冰花”男孩,在寒冷的冬季,穿着薄薄的衣服,每天走一个多小时去上学。他的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在外打工,他多么渴望父母能为他置买衣物。爱和亲情,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3、王猛(化名)高中毕业后,母亲安排其毕业旅行。因为母亲在朋友面前炫耀儿子的成绩,这也成为控诉母亲的“罪状”。

优秀的孩子是每一个父母最大的骄傲。在旅行中,母亲在朋友面前炫耀考上北大的孩子,是应该值得理解的。

父母含辛茹苦地培养子女,不图回报,有时候炫耀子女的优秀成绩和品德,只是需要靠外界的认可、羡慕来给自己增加一些自尊感,仅此而已!

4、王猛(化名)考上北大、去美国留学,父亲安排亲戚、朋友关照,这却成了父母的错误!

父亲因为关爱儿子,才会安排其大姨和朋友关照。上大学后,他已经是成年人,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可以接受关爱与照顾,也可以拒绝。

人在异乡,能够得到温暖的爱是大多数人所向往的,尤其是在陌生的国外。但王猛自身性格的冷漠、内向,不应该成为控诉父母关爱的理由。

这些所谓的父母“罪状”,可能对这位天之骄子的成长形成了足够大的影响。但每个人一半的性格取决于原生家庭,一半的性格是由后天决定的。

王猛(化名)的父亲说:“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

《弟子规》: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作为子女,父母有过错,可以选择沟通,沟通不奏效,也要有最起码的尊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不要让爱成为罪过!


(3)

作为父母,通过这篇新闻也应该有所反思,不要等我们的孩子成为了王猛(化名),才后悔莫及。在亲情面前,北大又怎样,美国留学又怎样!对孩子的教育和爱,父母要做到张弛有度。

四川成都的一位父亲因为惯坏了女儿,远在加拿大留学的女儿骗走了自己辛苦积攒的300万元,供自己与国外的男友挥霍,并且把家人的联系方式全部拉黑。

在女儿还小的时候,这位父亲与前妻离婚,含辛茹苦地把女儿抚养长大。他一直相信,穷养儿子富养女,可是富养女儿计划却让自己深受百般折磨。

富养与穷养,不如给孩子最好的教养。

经常有父母对孩子说,你的命都是我给的,所以你的一切都是我的,你就得听我的。

近日一条热点新闻:江苏泰兴黄桥9岁男孩明明,独自出门玩弄丢了手机,寻找无果,被母亲活活打死。虎毒不食子,这位母亲竟如此狠心。孩子生命是你给的,但不是让你糟蹋的。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

无论孩子的生命、身体、灵魂,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作为父母只有爱的义务,没有控制的权利。

关于教育孩子,纪伯伦在诗歌《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中这样说: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每个人不要再以“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成为不努力的借口,原生家庭终究会变成一种过去式。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创造一个快乐、健康的原生家庭,父母学会放手,孩子学会独立。切忌,不要把对待陌生人的拉黑,用在自己至亲至爱的人身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买理想不用券: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孩子不知道父母需要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可是知道了以后已经到了而立之年。趁着父母健在,多和父母沟通沟通,很多问题其实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 波澜开心:你只看到了不会做家务不会体谅父母不懂事,被父母养大却冷落父母的孩子,你却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真正关心,希望父母别把自己的意志强给孩子,一边说着为你好,一边却给你找富二代官二代来给自己争门面,想不到一个90后孩子总是自己偷偷的哭,从三岁就自己洗衣服,还给大人洗,长大后,明明考了一本却被逼去不想去的大专,被父母气到吃不下去饭睡不着觉瞬间起了急性荨麻疹,也依然没有得到父母内心的关怀,有一点点的不听他们的,就是不孝顺。不现实也要被骂思想肮脏思想低级。
    所以,孩子有千千万万种,父母也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值得孩子真心付出,有的到最后会伤心到绝望的。
  • 尐调:我很感谢父母,但父母的一些行为的确让人反感!列举我个人讨厌的三点行为:
    1.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大义,情感绑架
    2.“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望子成龙
    3.好面子!孩子有点成就就炫耀,在外拼命吹嘘
    波澜开心:@尐调 不能再赞同
    阡陌悠悠:@尐调 :+1::+1:
  • 苍黄岁天:小姑娘,我都不屑于看你的文章内容,只从你这个标题,我就知道你要说什么。
    别跟我在这逼逼什么养育恩, 什么白眼狼。
    这件事你们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发言说: 王猛是错的,是白眼狼。
    我跟你说,我认为王猛是对的,王猛没有错。
    毛爷爷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更何况这件事就算你调查的一清二楚,你们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在这个地方搞的自己像救世主一样, 以一种俯视的姿态来评判这个事情。

    下面这篇文章的30楼是我的评论,我不想再在这里多说什么,你们那些以为自己是救世主的先去看看,如果你们没有感受到那样的事情就没有资格在这里做任何评论。

    https://www.jianshu.com/p/a3035e03781c

    等你们能做到我说的的以后,再来评论这个事情吧。
    阡陌悠悠:@volcanol 大家生活经历,感受都不一样,我也只是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而已。谢谢关注: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842eab2508c2:既然没有感同深受这一说,那作者为何又妄自评判。
  • 842eab2508c2:既然没有感同深受这一说,那作者为何又妄自评判。
  • 2a07ecabcb41:我同事以前她家里给介绍个对象是个博士,第一次见面那个博士的父母开车送他去,见面过程全程陪同结束后再开车送回家,第二次见面博士拉她手,我那同事有点不好意思,说进展的有点太快了吧,那名博士说我爸让我拉你手的,然后我同事突然发现他父母就在后面远远的张望着,后来第三次见面俩人走着走着那名博士搂她的肩,结果还是他爸妈在后面跟着母亲显得有点着急,我同事就就有点不高兴了说我们俩见面为啥你爸妈老跟着,还有你能别这样不。
    那名博士说是他们自己要跟着,我妈说让我搂你。
    阡陌悠悠:@lvzhuo 被父母情感绑架的一生
  • 逝去的光阴_5aec:等自己有了孩子,就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和期望,就能体会到望子成龙的心情。
    如果没有孩子,只是从自我为中心,很难理解父母,也会对父母的一些行为进行认可。
    逝去的光阴_5aec:@阡陌悠悠 不能因为代沟忘记爱和责任,父母老了,我们能做什么?只能告诉他们以前错了吗
    阡陌悠悠:@逝去的光阴_5aec 这也是代沟呀
  • 东篱的南山:没有感同身受过,就永远不会懂得父母对孩子所造成的伤害,所有人都觉得父母养大了他,可以抵消一切对他所造成的心理伤害,却不知道有时候活着比死了还艰难!这就好比我喜欢苹果,你却给了我一车香蕉,还要我睁着眼睛说瞎话感谢你,这个很好吃,有什么区别?所有人都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说父母不容易,但没人懂得这个孩子他用了三十年还没放下这段不好的时光,有时候心理阴影可能真的难以忘记吧!
    1f8d4fe10566:心理阴影无法抹去 经历过 一辈子不会轻易原谅的 即使是父母!
    逝去的光阴_5aec:@玉公子wy 等你有了孩子再这样说吧,有了感同身受,就能理解父母的不易
    阡陌悠悠:@玉公子wy 孩子也是很可怜的,哎
  • 蕃茄蛋花儿:幼儿乃至少年时期,面对父母,孩子都是弱者。什么样的伤害让他在成年之后这样奋起反抗?
    阡陌悠悠:@蕃茄蛋花儿 认同你的观点:+1:
  • 蕃茄蛋花儿:父母对他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你没有办法感同身受,你并不是他,也没有立场做这样的评价。父亲说17岁就离开了他们出事的是在这后半段。难道你不知道0到17岁 的阶段才是至关重要的嘛。
  • 9fa735983615:生孩子其实只算是生理过程,有功能都能生,生了孩子就成了所谓的父母。但养孩子却是技术活,养孩子水平有高有低,养成什么样,全凭个人本事,产品是什么样是个人努力的成果,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农民收成全赖你有没有辜负土地,有没有正确有效的耕耘,收成不好,全然没有怪庄稼没有好生长的道理,怎么到了孩子与父母这儿,就成了孩子不孝,大部分的板子打在了孩子身上,多么滑稽的逻辑
    阡陌悠悠:@拈花一笑倾人城 仅代表个人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请海涵。: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bonjour1:呵呵→_→
    阡陌悠悠:@bonjour1 :+1::+1:
    bonjour1:@bonjour1 归根结底还是个利益最大化🙃
    bonjour1:@bonjour1 总是认为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道德是什么?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
  • 静静的白莲:孩子不是父母荣光的脸面,家庭教育正面引导很关键
    阡陌悠悠:@静静地白莲 是呀
  • 小二_上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感恩的父母很少养出不懂得感恩的孩子
  • 默恒: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殊不知此言还有后半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悲之苦。这悲哀在于,一切已经根种,谁都无力改变。只愿这类悲剧的出现能给广大的父母和孩子们提个醒,将来可以少一些相同的悲剧。
    阡陌悠悠:@默恒 :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塔矢Toya:我宁愿他们别生下我,我又没说过我要出生。生了又不好好养,这也算爱,我也是绝了。
  • 卢麒:好喜欢作者大大的文笔呀,关注你啦。今天在简书首页热门看到你的文章,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无比佩服。希望以后我们一起写出更多有价值的文章,打造专属我们的文友圈。方便的话,恳请大神给个面子,可以加个微信好友吗?以便我们进行持续互动。hi✿(。◕ᴗ◕。)✿ 卢小星:ljxvenus96
  • 没墨水啦:父母有错,但男孩也已经觉察自己的缺点,以后会好的🙂
  • 1cf477835fd2:细细读完楼主所谓的不孝,越来越感觉堵心,以楼主所学,窃以为可以成为当代最迂腐学究了;人生而自由,父母怎么做是父母的事情,但儿女怎么反馈正是父母所为的一面镜子;你还指望三纲五常来束缚自己儿女吗?
    阡陌悠悠:@无法入睡 只代表个人看法,父母责任当然很大。谢谢关注: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陈清念:有没有原文?倒是很想看看
    阡陌悠悠:@格子青 有新闻,新华社,人民网都有
  • 9c210dbfb0ae:这是你的简书这是你的地盘你可以随意认为随意批评,但是你的认为只是你的认为你的批判只是你这个角度的批判
    阡陌悠悠:@时间变量 只代表个人观点
  • 4727416290cb:儒家躺枪
    阡陌悠悠:@jim133 :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3d74419473ce:没有对错 只是无法一起生活
    阡陌悠悠:@Un3233 可能是吧
  • 傲娇的小怪兽:我就曾经拉黑过我的父母,每次与他们通电话都是争吵。有些事我有我的想法,他们有他们的想法,他们想让我按他们的想法,我想按我的想法,谁也没有说服谁,我受够了这种交流,于是拉黑了他们。小的时候因为生活所迫他们在情感上从未关心过我,生活上只是够过着而已,将他们的无能,他们的压力施加在我们身上,直到现在感觉自己过的还像乞丐似的,我现在还没有工作,目前还得靠他们。之前母亲向我哭诉是我内心是满满的鸡血,现在内心想笑。
  • 欣然_bd23:父母得爱成了罪过,“王猛”式的中国高材生真是把书读到“脑子”里了,可悲!这篇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阡陌悠悠:@流年秋如旧 谢谢您的关注,我的一己之言,不到位之处,请海涵,每个人经历不同,感悟也不同: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5e3ac0168894:@欣然_bd23 你要是有王猛这样的父母,你也好不到哪儿去。我没遇到之前我可能也会觉得王猛不孝,但不巧偏让我遇到了。中国的父母都喜欢为孩子操心,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都是这样,我们都是一边抱怨着一边体谅着父母的用心良苦,也深爱着他们,所以即使有时候被强迫我们也不会像王猛那么极端。但是这世上真有很极端的父母,有着病态的控制欲,即使你都毕业工作了,还会控制你的衣食住行和工资,甚至会插手你单位的事。你找个女朋友,他嫌你进度慢,说农村某某亲戚家孩子相亲三个月就结婚了,然后在你们还没建立起深厚感情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弄到对方家里电话,跟对方父母催。所以王猛的事情出来后,我能体会一个被逼疯了的孩子!还有我小学一个男同学,长得挺俊的,小时候就经常被父母打骂操控,限制出行,十几岁的男孩子,父母说怕出去玩被别的孩子打,即使父母不在家都把孩子锁在家里。后来成人了,娶了老婆生了个宝宝,夫妻关系本来好好的,又在她妈挑唆下,媳妇儿离家出走了。现在儿子变得疯癫了,他爸妈带着孙子,还经常说她命苦养的儿子不成器。
    阡陌悠悠:@欣然_bd23 谢谢亲
  • 悠悠人生ke:父母过度的关爱,过度的控制,往往会使孩子变得冷漠自私倔强,孩子年少的时候也有尊严,有自己的思想,凭什么父母要以自己的思想掌控孩子的思想,孩子不是父母的机器,他们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父母不能以爱的名义干涉。
    阡陌悠悠:@悠悠任珂 :+1::+1:
  • 红小夭:孩子很可怜。不要以为父母就没有错。父母对小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往往到成年也痛苦不堪。子女不孝就真的是子女不好?
    阡陌悠悠:@艾美李 嗯嗯,父母错误也不能弥补
  • mg_51de:肯定也是找不到合适的沟通方式才这样的。话说动不动就能拿不孝压死人的环境里,双方都极端了。只能说吸取教训
    阡陌悠悠:@mg_51de 是呀,只是在指责父母教育的大环境,维护父母的观点:blush:
  • 尹十一:我读初中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叫做《一生成败看童年》,举了很多案例,当然也可能过于绝对,它大概是说一个人的性格品性大多是由于童年的一些事而慢慢发酵出来的。我的各人看法是:这个人的行为,很大一部分是父母责任,学校责任,当然也有自身原因。大环境塑造一个人,他自己在意识不全之时没有得到纠正,父母老师没有发现他的性格缺陷,才有了后面的事发生。至于孝顺不孝顺,我不予评判,因为我认为对于孝顺,大家标准也不尽相同吧!以上仅为我个人看法哈☺
    尹十一:@阡陌悠悠 是呢
    阡陌悠悠:@Charlotteyin 嗯嗯,大家看的角度不同
  • 留客天:我认为呢要从两个层次来看这个问题,一,父母关爱孩子难道有错吗?从文章中看出大部分的父母行为都是作为一名普通家庭再正常不过的关爱行为,有部分过激行为也是父母出于舔犊之情的自然行为,应该说,父母的教育没有大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这位北大男会出现这么激烈的反应,所列出的理由简直是如六七岁孩童的思维令人啼笑皆非,连基本的做人准则,生活事理都分辨不出,这就很令人费解了。将过错完全归咎于父母,这不对。二,该男有许多光环: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留美研究生,可以看出从高中,大学及至到研究生,都没有从人的性格方面进行干预和指导,没有从一个人的成长特点予以施教,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学死书,考高分的机器,这难道不引起我们学校的深思吗?最起码我们的教育体系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好!
    留客天:@流年秋如旧 哦?请讲。
    5e3ac0168894:@留客天 第一个问题你偷换概念了。
    小二_上酒:@留客天 人无感恩之心,必须出头之日。
  • 9d9f2f001eca:是不是他根据父母的意愿变成女装大佬才算孝顺
    塔矢Toya:@阡陌悠悠 可是没了冷暴力,父母是根本不知道自己错了的。他们就是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阡陌悠悠:@梦蝉七 不愿意的可以不去做,但也没必要一直冷暴力
  • 篱笆丫:看了一半就不想看了,大概我是作者所说的这类不孝孩子。我就是把我的性格缺陷归咎于父母。小时候在奶奶家长大,后来寄宿亲戚家,从小到大寄人篱下,想自杀无数次,这里面受得委屈让我自卑内向性格扭曲,父亲在我小时候总是讽刺我,因为他讨厌我妈,把所有仇恨放我身上,母亲也不要我。如今我发现因为小时候的经历让我在很多方面都吃亏,我的前二十年和父母没什么感情,过年我也不想回家,每次放寒假我都很伤心。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或许会认为松子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看《圣殇》也并无所动,这就是不能感同身受!而我,就是恨他们!从来没感受过爱的温暖的我,认为我的一切都是他们造成的!如果可以我宁愿没有出生
    篱笆丫:@遗失的幸福 人生如戏
    35e54733b414:@篱笆丫 和你一样加油。我也不回去过年
    阡陌悠悠:@篱笆丫 :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挺心酸
  • 263c147952d3:如果父母养育孩子只是关注孩子将来能不能回报他们,能不能活成他们想要的样子,那么这样的后果也只能自己承担了
    阡陌悠悠:@革命家24 把孩子养歪了
  • 如一书:潜意识和生理性心理问题共同作用。这结局谁想要?
  • 路上三人行:没受过苦就不知道甜。这孩子生活太安逸了,得了病。
  • 断鹂:还是应该从父母身上找原因……
    阡陌悠悠:@断鹂 嗯嗯,根源
  • 深蓝_银眸:说实话,没看完,主要是不想看。他的12年不回家过年,对于他的父母来讲,也许不是坏事。
  • 聿禾:👍
    阡陌悠悠:@聿禾 谢谢支持
  • 晚来舟:这个姑且讨论 没法儿定论
    都有错吧 原生家庭有错 孩子当然也是不孝
    阡陌悠悠:@甘婧 是呀,我个人认为孩子的冷漠比父母的过度关爱更值得反思
  • 北府涵:当父母的也是不容易呀
    阡陌悠悠:@北府涵 是呀,哎
  • 祁彦希:父母即使犯再大的错,如果是源于爱,作为血亲的你为什么不可以选择原谅呢?事情很有现实意义。谢谢分享。
    祁彦希:@篱笆丫 值得思考。谢谢。
    篱笆丫:@祁彦希 仙人掌出于对气球的爱而拥抱了它,却把它刺死了
    阡陌悠悠:@祁彦希 是呀。中国大多数父母都是这样的,如果给孩子过于自由,可能就考不上北大!
  • 陈千寻: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阡陌悠悠:@陈千寻 嗯嗯:blush::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红叶拂水:值得反思
  • 井底女蛙:白眼狼
    阡陌悠悠:@井底女蛙 是呀。人们现在每天抱怨原生家庭,却不反思自己。
  • 云清燕:太值得反思了
    阡陌悠悠:@云清燕 嗯嗯,我看到也是比较有感触,而写了这篇文章。
  • 四夕殇:这个世界没有谁会比父母更爱你
    1f8d4fe10566:@拈花一笑倾人城 说的对 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的体会吧
    9fa735983615:@四夕殇 这个世界也没有谁比父母更能伤到你
    阡陌悠悠:@四夕殇 是呀
  • 晴雪凝:悲哀呀!
  • 彪悍另一只猫:父母应该反思,为什么会培养出白眼狼?
    阡陌悠悠:@屌丝在路上 是呀,那没钱没文化的咋办
    无色生香:@阡陌悠悠 哪里是过度关爱,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爱
    阡陌悠悠:@彪悍另一只猫 是呀。过度关爱与管控的结果!
  • 鸣凤乔:父母再不对,初衷都是好的。
    真怀疑这“高材生”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阡陌悠悠:@无色生香 是呀,自我救赎
    无色生香:心理疾病比身体疾病更痛苦,他这是解救自己的一种方式,治愈要有个过程。他还能考上北大、读研、找心理医生治疗已经算幸运的了,祝福他吧:pray: :pray: :pray:
    阡陌悠悠:@鸣凤乔 读得用来对付父母了
  • 流失的青春:拉黑父母的高才生不知是怎么教育出来的
    流失的青春:@无色生香 我今天接受了一篇投稿,也是这个题材,文章表达的意思和你差不多
    无色生香:@阡陌悠悠 谁使他形成这种性格?
    阡陌悠悠:@流失的青春 他自己性格的问题:joy:
  • 凤芷楼:母亲离家出走。
    阡陌悠悠:谢谢亲@凤芷楼
  • 千年蒙尘:过犹不及啊,标题长了点!
    阡陌悠悠:@蒙尘千年 缩减了点,谢谢

本文标题:北大男拉黑父母6年——儿女冷暴力,比父母过度爱更可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gc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