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法则,助你高效读书

作者: 江雪阁 | 来源:发表于2020-05-05 10:50 被阅读0次

    我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想用某金句增加文章的观点,可就是想不起金句在那本书,是哪位作家写的,翻了几本书也没找到,只能放弃。无独有偶,那天看到罗振宇到罗永浩的访谈,关于读书,罗永浩说:“看了很多经济学、经营管理方面的书,在实际应用中总是忘记,等把事情解决后才发现或者记起来,总是很懊恼。”

    那么怎么能把书本知识记住,从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呢?读书笔记,主题阅读,培养兴趣。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古人有句话:不动笔不看书。看书讲究眼到手到心到,只是泛泛而读,一扫而过,就像跟团旅游,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看得快忘得也快。一定要拿起笔,把精彩的句子划出来抄下来,把自己的感悟记下来,看完以后写篇书评整理一下。一本书百分之八十的内容可以忘记,但最有用的百分之二十要尽量消化吸收。

    笔记可以是摘抄加感想,也可以是举一反三联系实际。就像小时候学习数学公式,采用应用题的方式,列出方程式运用公式解题,练习三五题就把公式记住了。这种方式看起来很笨,实际上最有效。

    钱锺书的读书方法就是尽量借书,边读书边做笔记,他所作的《管锥篇》除西方学者信经典外,仅征引先秦至近代中国文人3000多人,典籍6000多种。他家的藏书并不多,如此大量的知识都得益于他平时的笔记。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二、主题阅读,读深读透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知识体系的形成要读许多本书。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知识无限,面对知识的海洋我们只能取一瓢饮。选中一个领域,读上三十本或者上百本这个领域的书籍,你就有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比如喜欢短篇小说,就读世界上著名的短篇小说,认真阅读,细心揣摩,分析比较,总结出他们的规律,然后仿照他们的小说结构、情节设置、叙事方式、语言特色,写出自己的短篇小说,不断练习、不断反思、改进,就可能写出优秀的短篇小说。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如果今天喜欢财经,明天喜欢育儿、后天喜欢历史,就像山歌首首会唱,没有一首能够唱完整。又像挖井,这里一个坑,那里一个坑,没有一个坑挖出水来。这样的阅读看起来很认真,实际效果却很差,打开书本好像都懂了,合上书本又忘了。

    在做好主题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知识是相通的,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知识面越宽,创新的能力越强,许多的创新都来自于边缘学科,即使是写小说只读小说书是不够的,还必须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等知识,真所谓功夫在诗外。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三、培养读书的兴趣,持之以恒

    《论语.雍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揭示了提高学习效率的秘密,那就是对读书的热爱。不同的人学习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讨厌读书的人一定是看不进书的。有的人告诉我,她一拿起书本就瞌睡了,也有人说,他根本没时间看书。这些不看书的理由都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不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读书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读书为乐事。培养读书的兴趣第一步从感兴趣的内容开始,漫画书、笑话书都可以。兴趣获得后,第二步就是选择本行业的专业书,成为行业的专家。第三步就是影响周边的人一起读书,组成读书社团,让读书成为像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内容。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罗永浩说:“他组织了读书小组,定期把各自读书的心得进行交流,一方面加深对书本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加深记忆。有时某个知识点自己忘记了,同伴们还记得,一经提醒就能想起。”这样的读书对他的事业和人生大有益处。

    人必须依靠粮食来维持生命,必须依靠书籍来维持精神健康。书本是最廉价的老师,最高贵的奢侈品。一个爱读书的人,人生过得一定不坏。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条法则,助你高效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ly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