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考上大学,到今天已经过了整整十年了。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最幸运和不幸的都是我选了日语这个专业。不幸的地方在于我做为一个在高中时期锋芒毕露成绩拔尖的学生,大学期间居然经常因为日语不好而自卑,幸运的地方就在于:我从一个“更关注自己表现的人”(be-good type) 变成了一个“更关注进步的人”(be-better type),并养成了一个循环的自学习系统。
这是两件事,所以要分开来解读。
高中时期的我是自命不凡的,从小就是听老师话的学生,一路领先的成绩,没有高考便进入了一流大学。这一切都让我忘记了自己其实一直在和一个小圈子的人做比较,直到来到北京,进入传媒大学之后,这种落差感让我一开始无法接受。还记得第一节课上课的时候,日语老师进教室让大家用日语做自我介绍,很多同学一站起来都能说好几句话。我当时就傻眼了,因为我一直认为大家都是0基础,应该从第一节课从头学起啊,后来才发现大多数人从初高中时期就在看日语原声动漫了,即使没有系统学过,也是耳濡目染,而我别说原声了,看过的动漫都很少。初高中时期的我,即使看电视,也是配音版本,家里直到高三才开始有电脑,当初选日语专业完全是因为不用高考,对日语是完全没有兴趣可言的。大学第一学期的考试,我没有挂科,平均成绩80分,却是班里21个人里面的倒数第二名,我开始明白一个重要事实:我没有那么优秀,我不是一个学习能力超群的人,我不是自己一直认为的那种一点即通的聪明孩子。而在之前的18年,我都是一个关注自己表现的人,简单来说就是be-good type(Succeed, How can we reach our goals, by Heidi Grant Halvorson). 我不甘示弱,开始利用寒假预习课程,见过上了大学之后还保持夜读早读习惯的人吗?见过冬天凌晨站在楼道的暖气旁边读书背课文的吗?见过大学生寒假提前完成下个学期课后作业的吗?我就是这样的。我的日语专业老师每周都会留《新编日语》的课后作业并检查大家背课文(每人一个个地背),我就提前完成作业,走在大家的前面,等到上学的时候就可以把这部分时间空出来学习更多内容。这样的状态我坚持了一年半,直到2009年6月报名日语二级并最终通过。2009年12月的时候我报名了日语一级,还记得考完试之后我很沮丧,因为我对完答案之后发现自己可能只有278分,过线最低280分,当时我以为自己真的过不了,于是在寒假已经准备好查分后再报名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最后的成绩是280分,压线通过。
其实通过的那一刻,我心里就认定了一个事实:我和日语的缘分尽了,我不会再把它当成我毕生努力的方向,因为兴趣不在此。实际上这过去几年的学习并没有让我爱上日语,我只是不甘心承认自己是个loser,而学习的过程中我的心态转变了,我成为了一个“更关注进步的人”(be-better type),我清晰地明白自己将来不会用日语就业,但是却不能让大学留下专业不合格的遗憾。
很多人会问我:你最后没有从事日语专业不可惜吗?一点也不可惜。我们当时的专业是英语日语同时培养,我还做过一段时间的日英翻译,日语影视翻译,这些都让我涨了见识。后来我用外语系的毕业证书一样找到了工作,很多英语专业毕业的人反而很羡慕有小语种背景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这次的学习经历给了我之后做事一个重要的启示:没有人一开始就是高手,很多高手比别人多的是心理优势。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就算现在很差,自己也终将进步,因为之前有过这样的经验。
养成循环的自学习系统有一个前提,先做成一件让自己认可的事或者一个有价值标准的事,要么自我认可要么用一个证书或者分数去认可,然后再不断用这种成功经验套在其他事情上,你才会做成越来越多的事。
我是一个很有自信也很乐观的人,这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我对这套做事经验谙熟于心并不断试验,就像我离开原单位出来创业一样,创业没有任何拿来就用的经验,但是那些做事的基本逻辑已经在我心中了。
“大学四年过得很辛苦又毫无收获”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真正辛苦过,不会没有收获。那些你年少时期无意埋下的种子,可能在日后长成参天大树,甚至开花结出意外的果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