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不会因破解而消失,而只能随着“破解”而愈发显现和扩大,历史就像一桩悬案,无论遇上多么高明的侦探,也永远不可能结案,这是历史吸引我们的一种神秘力量。
《故宫的隐秘角落》—祝勇
祝勇著作有些书让我们增长知识,有些书让我们开阔眼界,有些书让我们明白事理,有些书陶冶我们的性情,有些书滋润我们的灵魂。
祝勇所著《故宫的隐秘角落》,让我们了解我们曾经以为我们了解的故宫。知识量太多,领悟力太少,于是文中很多便是书中所记载的原句:
这本书谈故宫的建筑,却不止于建筑,因为建筑也不过是历史的容器,在它的里面,有过多少命运,多少无常,多少国运起伏,多少人事沧桑。
谈文论世的历史散文,只不过这种历史散文是建立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的。
千载历史酿作一壶浊酒,万里江山画作一尺丹青,在现实与历史,理智与情感之间,回旋往返,穿来梭去,不失为一种大自由,与古人对话,实在是一种大荣幸。
往昔的繁华与幻灭里,无不包含着对现世的几番警醒与忧患意识。
武英殿
舌尖上的历史,义旗飘荡,马嘶雷鸣,十面埋伏,绝处逢生,李自成自荒凉的黄土高原,一路杀进宫阙万千的紫禁城,那副英雄气,寻遍历史,恐怕只有项羽可比了。
当年李自成在紫禁城登基做皇帝,不是在太和殿,而是在武英殿。人们常说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却忽略了在明清之间,还揳着李自成的王朝——大顺王朝,只是这个顺朝实在不顺,皇帝在紫禁城里登基只一天就灰飞烟灭了,实在不入历史学家法眼,于是忽略不计。
武英殿,这座宫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与东边的文华殿相对称,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据说明成祖朱棣早年曾在这里召见大臣,他甚至把全国官员的名录贴在大殿的墙上,时时观看,以思考王朝的人事布局问题。
书中插图 武英殿崇祯八年,崇祯皇帝突然做出一项决定,从乾清宫搬入武英殿居住,减少膳食,撤去音乐,平时只穿青衣,直到太平之日为止,他没有想到,他没能看到太平之日的到来,自己死后,最大的对头李自成成为紫禁城新的主人,偏偏选定了武英殿作为处理军政事务之所。
武英殿现在是故宫博物院书画馆,但除了举办书画展览,平时并不开放,只能透过武英门,窥见它英武的一角。
九重宫殿,以不变应万变,默然注视着英雄们的匆匆过场,注视着世道的无常。说到底,只有宫殿才是最后的赢家。它是权利和野心的最大容器,无论多么桀骜不驯的身体,最终都要到这里报道,所有的反抗、厮杀、呐喊,最终都将被收束于宫殿的臂膀中。
慈宁花园—艳与寂
花园里最艳丽也最脆弱的植物,是女人。那些退休的太后、太妃以及宫女们,在飞舞的落花间扑蝶、蹴鞠、放风筝,香汗淋漓,娇喘细细,都在这空气中留下了痕迹。
她们寂寞的开,寂寞的谢,艳美浮生,终于抵不过白头邵华。花朵映照着她们的美丽,也见证着岁月的无常。
书中插图 慈宁宫宫门一个花香弥漫的春天里,慈宁宫门前搭着高高的脚手架,每当黄昏降临,整座宫殿都沉寂下来,空旷的庭院今产生一种扩音器的效果。
从慈宁宫门前狭长广场匆匆经过,眼前的一幕,有时会让我突然回到300多年前,年轻的顺治下旨为自己寡居的生母修建慈宁宫的时光。
假如眼前的工人们不是穿着统一的工程制服,而是身穿清代服装,那么,正在发生的事和已经发生的事,是否真的可以重叠呢?
其实,与它修葺后的金漆红柱比起来,我更留恋它荒凉的样子,因为荒凉并不是真正的空无,而是另一种丰富和盛大——在花、草、树、风、云、雨、鸟、虫的下面,埋伏着所有往事的影子。梁柱一点点地朽蚀、剥落,往事却一层层地涂上去,越积越厚。
故宫不是一个堆放古代建筑的仓库,而应该像潮水冲刷过的海岸,风吹过的大地,保持着最自然的流痕。
寿安宫——天堂的拐角
寿安宫,明代咸福宫,初名时就叫寿安宫,现为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康熙大帝的第二个儿子、雍正皇帝胤禛的异母哥哥胤礽,被废后的幽禁地。
书中插图 寿安宫宫门和乾清宫内景胤礽,原本他几乎什么都不需要做,皇位就唾手可得。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他却选择了太多的曲线。
他心思太多,弯弯绕绕的心思最终变成一团绞索,把自己结结实实的勒住。自从他第二次被废,他的身影就在浩瀚的宫殿里消隐了。
作为被淘汰的一方,胤礽已经失去了被记住的价值。铁打的宫殿流水的妃子,华丽的衣香鬓影,却难掩深宫里的寂寞与凄凉。
读到这一章时,说到胤礽一天的安排:朗读、背诵、写字、疏讲、骑马、射箭,几乎是按照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严格要求,天还未亮,凌晨四五点钟就开始起床,“书必背足一百二十遍”,放学时暮色已经笼罩整个宫殿。
著名史家赵翼回忆感叹说“像吾辈这样以陪伴皇子读书为生的人,尚且不能忍受如此早起,而这些金玉一般的皇子,竟然每天都如此。”皇子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孩子,也是学习负担最重的孩子,这是他们必须承担的义务。
皇子们自小读庄、读孔,但老庄之学、孔孟之道,入脑,却入不了心。
(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