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简友广场新世界圣贤书友会
如何理解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

如何理解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

作者: 遵道积德 | 来源:发表于2024-09-27 07:48 被阅读0次

如何理解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66章,意思是说:圣人身居高位而民众不感到沉重,身为领导而民众不受到伤害。所以天下的众生就会乐意推举而不厌烦。

圣人身居高位,却对民众没有心理的压力,因为他们谦卑温和,圣人领头为首,却对民众没有利益的损害,所以,所有人都会推举圣人而不讨厌圣人。

作为领导,他们态度温和,语言谦卑和方式柔软,就不会给下属产生压力,负担和郁闷;可以给民众营造心态轻松活泼,自由自在的活动氛围。身为头领,他们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和乐善好施,就不会给百姓制造焦虑,恐惧和担心;可以给民众提供安全舒适,心安理得的生活环境。结果就是,民众乐意服从他们的领导,喜欢拥护他们的权力;因此,圣人就会获得了影响力,决策力和权衡力;继而获得了地位,荣誉和权力。

做官不应该作威作福,不可以耀武扬威,不需要盛气凌人;否则就会使下属紧张,纠结和郁闷;从而影响下属的工作质量和操办水平。当头不应该巧取豪夺,不可以争利抢惠,不需要损人利己;否则就会使民众担心,害怕和犯愁,从而破坏民众的信任和爱戴。威严令人生气,争抢使人厌恶,从而失去了推举和拥护,继而失去了地位和权力。

农耕文化中,威严态度,暴力手段和搜刮行为十分流行,非常普遍,在民智底下,环境恶劣和生活匮乏的时代,也是正常的,有效的与合理的领导作风和首领特征;但是当文明进步,社会进入商业文化的时候,协作与配合变成了主流,沟通和交流变成了要素,那么温和的态度,谦卑的语言和先人后己的观念就变成了合理且有效的行为方式;也成为了获得领导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相关文章

  • 我翻译的《道德经》第六十六章(3)

    原文: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译文: 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

  • 66-2 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66-2“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2

    第66章 不争之争 第二节 【原文】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①,处前而民不害②。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③。以其不争,故天...

  • 《老子》外识

    江海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也;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故处上民不重,处前民不受害。故天下乐推...

  • 《老子道德经解》憨山大师  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

  • 六十六.《莫能与争》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

  • “遇见…”计划:065/300

    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20190319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是以处上而民不重,...

  • 莫能与争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 《道德经》新注(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ek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