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这个故事的作者,名字叫安东尼·布朗。
他是英国绘本大师,超现实主义画家,曾获国际安徒生画家奖、格林纳威大奖等,代表作有《大猩猩》、《隧道》、《动物园的一天》以及《我爸爸》和《我妈妈》。
他创作的图画书,以超现实风格著称。
他往往用层层重叠的水彩技巧,巨细无遗地描写人物、动物和环境,但是在构图当中,却故意将物件错置、比例颠倒、形体互换……造成出人意料的超现实效果。
在他所架构的故事里,现实和想象的界限很难划分。
。。
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作家,到现在为止,已经出版了50多本图画书,而且还得了好多好多的奖呢!
安东尼之所以写这本绘本,是因为他很爱他的爸爸。
他觉得他的爸爸高大强壮,无所不能,就像上帝一样!
可是不幸的是,在安东尼17岁的时候,爸爸突然去世了。
他很伤心,他是那样的想念爸爸,于是就创作了这本我们都喜欢的《我爸爸》。
。。
与这个故事的相遇,可以追溯到10年前,那时候刚刚开始接触新教育,对于新教育的晨诵午读有着极大的痴迷。
每一次,带着学生一起读这个故事,对爸爸的形象都有深深的敬畏,对于安东尼也有着深深的敬畏。
这是一个很温馨的故事。
“我”爸爸在“我”心目中,是极其高大,极其伟大,极其可爱,又极其傻乎乎。
但是,“我”就是极其爱着这样的爸爸。
通篇都是对爸爸各种各样的赞美,从外形到内在,深深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
有些时候,一部分爸爸在外务工不回家的日子里,孩子们会要求我,一遍遍重读这个故事。
。。
这个故事,非常适合爸爸和孩子一起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本领展示给孩子看,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爸爸。
故事里描述爸爸时,都是非常生动的,让孩子一目了然。
爸爸带着孩子阅读故事的时候,可以引领孩子观察一下。
故事里提到爸爸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点,无论爸爸是什么样的,他始终穿着那件衣服,给孩子非常亲切的感觉。
爸爸也许没有什么时间陪着孩子,可是爸爸也是永远爱着孩子的,这一点一定要告诉孩子。
。。
遗憾的是,孩子们的爸爸多数在外边务工,没有在家,无法实现爸爸陪着孩子一起阅读这个故事。
爸爸不陪,那就妈妈来陪,和孩子一起读完这个故事。
让妈妈来读爸爸的故事,一来是增强亲子关系,二来通过妈妈的声音,对爸爸有一些了解。
尤其是故事讲完以后,妈妈一定要和孩子讲一讲爸爸的故事。
这是爸爸妈妈彼此深深了解的见证,这是父母关系良好,孩子幸福的见证。
这是为孩子总有一个幸福未来的底线。
。。
日子的滋味儿,就是平时生活中一个个碎片拼凑出来的。
这本书也同样,每一页上的内容,都像是生活的碎片,从不同角度塑造了“爸爸”的形象。
他像房子一样高大,他跑得像风一样快,他是伟大的舞蹈家,也是了不起的歌唱家…
这样一系列夸张和比喻,再现了孩子们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爸爸,完成了对父亲的热爱和致敬。
在这本书的最后,高大、强壮的爸爸把幼小的孩子紧紧搂在怀里,而孩子也伸长了手臂,给了爸爸一个大大的拥抱。
每一次读到故事的结尾,我的眼睛都会潮湿,因为这个拥抱的碎片。
从我记事起,便没有了拥抱的记忆,尤其是和爸爸妈妈的拥抱。
虽然说,爸爸妈妈尚还健在,完成这样一个拥抱也不是难事。
可是,对于性格内敛的我们来说,做出来确实要艰难很多。
幸好,幸福的感觉不是依靠这样的拥抱来确定的。
但我依然相信,幸福的感觉,是需要生活中那些一个个瞬间拼凑出来的。
对爸爸妈妈的幸福感觉,也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