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年5月22日,东汉帝国的太师董卓在前往皇宫的路上遇刺身亡,他的尸体随即被抛弃在长安的闹市口,以示羞辱。
他的族人,上至九十岁的母亲,下至未成年的孙女,不久之后也被皇甫嵩尽灭于郿邬。
而这一切,距离他率兵入洛阳掌控朝政还不到三年。
董卓之死
其实,自从去年遭遇越骑校尉伍孚的刺杀后,董卓对自己的安危已越发上心。
在这次入朝参加皇帝的宴会时,从长安的居所到未央殿,道路的两旁都陈列有士兵以保障安全。然而出乎董卓的意料,贴身保镖吕布这次却成了刺客的同谋。
—-吕布何在?
当车驾进入北掖门,充作护卫的李肃、秦谊等人突然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刺向董卓进而导致他坠下马车时,他连忙呼喊吕布。
—-有诏在此,奉命讨贼!
面对董卓的求救,吕布却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封讨贼诏书,并将之高高举起。
大吃一惊后的董卓怒不可遏:“狗奴才,安敢如此!”回应他的是一柄直入胸膛的戟,戟的主人为吕布。
参与这一谋杀案的两个人,一个是被塑造为天下第一猛将的吕布,另一个是一心为国的司徒王允。吕布为什么要杀董卓?有人说是因为美色。王允为何要杀董卓?有人则说是因为他残暴百姓,荼毒生灵。
—-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还没有比他更不堪的人。
这是陈寿对他的评价,也是历史的公认。这样的人,想不灭亡似乎都不可能。
然而,正如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对商纣王的评语:“纣王的缺点,远远达不到传说中的程度”,历史对董卓的批判程度也远超他所犯下的罪恶。
董卓只要是个正常人,就不会只想着施暴于他人或者消灭对方的肉体。
道理不难理解。董卓热衷于追求的是权力,权力是什么?它是一种支配关系,立足于人际交往之中。孤家寡人毫无权力可言。
要想长久地拥有权力,一味地武力镇压并不可行—黑社会也要拜关二爷,必须要让被统治者自愿服从,也就是要建构权力的合法性。
董卓知道这个道理吗?
他知道。因为他初始权力的来源,便不是单纯依靠武力取得的。
权力从何处来?
简单来说,权力的来源通常有这么几种:
“拳头硬的便是爹”是一类,这种权力是诉诸于武力的镇压。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式的嫡长子继承制是一类,这种权力源于对传统的服从。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式的科举为官是一类,这种权力源于法理的正当性。
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场”是一类,这种权力源于对统治者个人超凡魅力的号召力。
董卓家世普通,他的权力来源于第三、四种。在他人生的初期,第四种更为主要,即领袖魅力的加持。乱世的军阀、开国的帝王走的都是这种路线。
董卓年轻时是个豪侠,曾经游历羌族聚集区,结交了大量的羌人部落领袖。所谓豪侠,便是如宋江一般,交友广泛、不爱钱财且急人所急,袁绍、曹操、刘备、孙策都是这类人。
董卓游历归来后,躬耕于农。后来有羌族的部落酋长前来拜访,董卓二话不说,杀掉珍贵的耕牛来宴请对方。这些酋长们为董卓的义气所感动,回到部落后,将搜集到的牛马羊等千余头各类牲畜回赠给他。
到了公元167年,董卓跟随中郎将张奂一道征讨叛乱的羌族,大破之,因功提拔为郎中并得到九千匹缣的赏赐。董卓把封赏之物全部分为手下的将士和官吏,一点也没留。
从以上的事情出发,我们不难看出董卓为人的豪爽、爱好交友及不爱钱财。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个人魅力,吸引了一批凉州的汉人及羌人归顺与他,并由此建立了强大的凉州军事集团,成为他立足于世的根基。
—-董卓平素里在陇蜀之地拥有盛名,今天杀了他,向西行军平定羌乱根本不可能。
中平三年,张温指挥董卓、孙坚平定边章羌乱。当孙坚以嚣张跋扈、目无尊上又没有功劳为由劝张温杀掉董卓时,张温以这样的理由拒绝了他。
董卓崛起于战争,依赖的是他在凉州地区的名望以及强大的凉州军团,而这又是建立在他超凡的个人魅力基础上的。
以此推之,要想拥有更高的权力,就必须进一步发挥这种领袖魅力,形成更大的人群认同。武力可以用,但不能是唯一的手段。
所以,掌控朝廷后的董卓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拉拢士大夫集团。
其一,为陈蕃、窦武等死去的党人平反,恢复他们的爵位并选拔任用他们的后代。
其二,重用天下名士为中央高级官僚,如蔡邕、黄琬、杨彪、郑泰等。
其三,任命士族名士为地方一把手,如刘虞、韩馥、刘岱、张邈等。
自董卓进京以来,公卿大臣、州郡一把手都是从旧官僚或者士族名士中选拔,西凉军队中的武将甚至于他的亲信也都无一被委以高官。
做了这些后,董卓本以为会迎来士大夫的归心,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各路诸侯的发兵讨伐,三国演义里描述为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为什么会这样?
把原因仅仅归结于董卓残暴不仁这一因素有些太过简单,这背后其实暗含着帝国东部与西北边疆之间的矛盾—即关西与关东两大势力的对立。
这里的关,指的是长安与洛阳之间的函谷关。当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诸侯起兵勤王时,同为关西武将的皇甫嵩非但没有相应反而听命于董卓,便是一个显著的信号。
董卓被杀后,司徒王允掌权。因为董卓军队里的武将及在职的官吏多是凉州人,王允便打算解散这些军队。
—-凉州人一向忌惮袁氏家族,害怕关东诸侯。现在如果要解散军队,就会人人自危,可以让皇甫嵩为大将,统领这些军队驻扎在陕,慢慢安抚他们。同时与关东诸侯联系,之后再观其变。
有人这样劝阻道,这建议显然是个良谋。
—-不然。关东兴义兵的,都是像我一样的人。如果让军队屯驻在陕,虽然安定了凉州人,但不免会让关东诸侯生疑,甚是不可。
王允就这样拒绝了臣僚的建议。从他的语句中,我们不难看出凉州与关东之间的对立。
为什么会有这种对立?
因为地理条件的差异,东西对立古已有之,而将这一对立显著化、激烈化的则是秦国。
自战国中后期,秦国开始往东开疆拓土,并逐渐呈一家独大的趋势,随之形成了六国与秦国的对立,于是山东六国的观念出现了,进而出现了关西、关东或山西、山东的说法。
刘邦建立西汉后,帝国的首都在山西的长安,加之西汉因匈奴问题引发的对西域地区的重视,所以东西之间有着良好的交流,彼此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然而随着东汉定都山东的洛阳地区,帝国的政治中心转移到了东部。其后致命的匈奴威胁又被消除,西域地区的军事战略地位也不复存在。于是乎,帝国对于凉州地区的重视程度开始下降。
不过,匈奴问题虽然解决了,羌乱却不断发生,并成为帝国西部最大的边患。东汉一朝,较大规模的羌乱前后共有五次,羌汉战争几乎贯穿了东汉两百年的历史,到东汉中后期更是此起彼伏、无有宁日。
羌乱与匈奴问题不同,因为羌族人数不多,而且组织结构还停留在部落联盟的阶段,没有像匈奴单于那样的集权领袖。于是,羌族的叛乱不会给帝国带来致命的威胁,这是有利之处。
但不利的一面也很明显,帝国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西部羌乱。
因为今天与这个部落进行了和谈,明天那个部落又反叛了。等镇压了那个部落,又有第三个部落起来为祸。如同打地鼠的小游戏,这个被摁下,另一个又冒出了头。如此反复,没有穷尽。
这种持续的羌患带来的结果是,以凉州为首的关西地区经常处在战争之中,习武之风旺盛,同时不断的战乱又造成大量的世家大族东迁,最终的结果是凉州地区的蛮夷化。
与之相对,帝国的关东地区,因为长期的和平,人人爱好舞文弄墨,文学之风大盛。
就这样,一东一西,一文一武,文化差异不断扩大化。虽然是受同一个天子管辖,但彼此却有着不同的文化。关东之人瞧不上粗俗的关西之人—尤其是凉州、并州等与羌胡杂居地区的人。
董卓的不被山东士族拥戴,自在情理之中。往小了说,这是权力的私斗。往大了说,这是文明的冲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