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个人的知识体系库

作者: 菲儿dancer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11:57 被阅读335次

    我为什么想要迫切解决阅读问题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正在中央一台如火如荼的播出着,从《朗读者》到《中国诗词大会》、《经典永流传》等节目的火热,加上全民意识的提高,阅读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整个假期,无论是图书馆、书吧、书店都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读书、学习的景象,这是社会特别好的一大趋势。

    1.迫切渴望用知识武装头脑。

            随着自己的不断成长,我也越来越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尤其当自己进入到一个成长“瓶颈期”,对知识的渴望就更加迫切。成长的越快才发现不会的东西越多,越迫切的想要去学习和掌握,阅读就成了最重要的途径。

    2.买了大量的书,想要立即成为“专家”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畅游在书店、当当网上,把自己感兴趣的书、想要涉猎的书统统买回来,有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有ppt等技术操作的、有社群化运营的、有如何写好文案的......,然而仅仅是“买”来,囤在那里,总想着一股脑儿的变为我大脑里的知识,让我在各个领域成为专家。每天我都督促自己的学生和女儿要坚持读书半小时,女儿大部分时间是一天读一本书或者两三天就完成一本书的阅读,而我......总是用各种“懒惰”做推脱。我每天都会在书包里放一本书,一个月过去了,这本书没换过;我每天也都会拿出书来,象征性的翻阅一下,来慰藉自己想要“读书”的心,然而不超过2分钟,就放到一边了。我的迫切愿望与实际行动成反比,阅读效果几乎为零。

    3.阅读无效率,读了就忘

           遇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我也会专注的去读,而且每一页都不舍得落下,每一个片段都想品一品,做做标注。读完了,过段时间就忘了,甚至读完了,问问自己这本书讲了什么,好像也只知道大概。有收获吗?好像有;收获大吗?好像也不大。就这样在迫切要读书的意识——没时间读的“实际行动”——读了也没有收益的恶性循环中度日。

           直到这个假期来临,陪孩子上兴趣班的空闲时间,决定要静下心来读书,我意识到首先要从根源上先解决我目前阅读的现状才行,只有阅读效率提高了,才能为我后续的高效阅读奠定基础。

            偶然间看了彭小六的《洋葱阅读法》才明白我的阅读问题所在,才明白之前买了那么多书,都是无头绪、无主题的,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库,才会让自己阅读更高效,成长更迅速,知识更丰富。

    如何建立个人的知识体系库

            最近围绕如何高效阅读这一问题,开始了系列的主题阅读,也大致梳理了书中推荐的有关有效阅读的书籍,列了一个书单,让自己能够专心研究“高效阅读”的问题。我先后阅读了《洋葱阅读法》、《颠覆平庸》、《快速阅读术》、《这样读书就够了》、《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发现书中作者的观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些共性的做法或许就是他们高效阅读的成功之法。

    1.共性1——多读书

            成功人士大多都养成了大量阅读的习惯,一年阅读上百本书就很轻松的一件事情,尽管他们的时间同样宝贵,但照样可以抽出时间来阅读,并很好的利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读书虽然要多,但是像我之前一样漫无目的的去阅读,收获甚少,我们应该借助一些读书方法进行主题阅读,这样的阅读才是高效的。比如书中提到的番茄工作法,把工作或者阅读时间用“番茄钟”的方法切片,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也让专注时间内更高效;快速阅读,只阅读与你的主题相关的内容,快速浏览;掌握自己的阅读速度,缓急有度。

            以我这个假期的阅读为例,最初我读《洋葱阅读法》用了5天的时间,还是沿用了一章一节不放过的习惯,而且每个章节都做张思维导图来总结,生怕自己的忘记;随后的《颠覆平庸》用了3天,我不在纠结于章节的总结,而是针对我感兴趣的某个点来进行梳理;后续的几本书竟然可以做到一天一本,因为我发现作者的观点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只需要找到“如何高效阅读”共性的点就可以了。短短十几天的时间,我发现我的阅读速度提高了,也开始有意识的去建构我的知识体系库。

    建立个人知识体系库首先要多读书,在读中先开始有意识的进行主题阅读,总结共性点。

    2.共性点2——多思考

    便签法

            我们读了很多书,会发现收获甚微,而且在工作中的帮助也不大,那时因为在阅读时却少了思考。很多“大牛”都讲到了赵周老师的拆书法对他们的影响,他们也都在用“拆书法”去阅读,让自己的效率事半功倍,《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详细描述了拆书法的原理和方法,其中便签法应用起来简单又实用:

    I: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信息(你认为书中不错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证明你自己已经理解了)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联系自己的实际,试举几个相关的切身例子)

    A2:我的应用(我下一步打算如何去做,达到怎样的目标,也就是由这个观点,你想到的下一步的打算,当然更多的要真正的去实践)

    它反复强调阅读后的思考和实践对个人的重要性,这也是高效阅读,促进成长的重要因素。

            建立个人知识体系库还需要多思考,将书中的理论联系切身实际,且要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切身体会,,将自身实践的案例与效果梳理出来,也构成了知识体系库中属于你自己的那一部分知识和能力。

    3.共性点3——多分享

            a.撰写读书笔记。在之前的文章《作为教师,如何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中讲到了分享的重要性,每读完一本书或者完成主题阅读后,通过写作的形式来分享读书笔记或者自己的思考、感悟,都是自己梳理个人知识的一个好方法,也让更多人发现你。

            b.和朋友探讨交流。互联网时代,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通过读书会等形式,或者和线下的朋友一起聊聊读书心得,在探讨中修改和完善你的观点,让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更准确、更清晰。

            c.仿写“大牛”文章。模仿你崇拜的作者,看看人家是如何写一篇观点性强、主题鲜明的文章的,也尝试着写一写,让自己的写作能力更进一步,有朝一日也可以写出阅读量惊人的“爆文”来。

            d.制作读书笔记PPT。让分享的内容视觉化,更利于大众所记忆和理解。之前讲到要不放过任何平台分享的机会,让自己“崭露头角”,现在的直播分享大多都是采用PPT演绎和语音/视频解说的形式,所以制作读书笔记PPT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是视觉化的观点呈现,更易被大家所牢记,更加通俗易懂。在分享中我们又一次的检验了我们的观点是否正确,表述是否完善,个人知识体系库中的视觉化部分也初步完成。

             e.注意收集分享后的反馈。每次分享结束后,我们要注重收集大家学习后的反馈,这就好比我们的教学反馈,有反馈才会有进步,才会让你的分享越来越精彩,个人品牌的知名度也会越来越高。彭小六给我们分享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反馈方法——苹果和洋葱。苹果代表”优点“,洋葱代表“可以改进的建议”,每次课程结束后,可以让大家画一画或者写一写,作为课后的反馈小作业,现在小打卡等作业形式很多,都可以有意识的布置这样的小反馈,来不断的改进和提升自己,也可以达到和学员之间的互动,一举多得。

    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库,要在阅读后有自己的成果输出,将别人的观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自己的思考总结,变为属于你自己的个人知识,否则照本宣科就属于“抄袭”了。

    学会收集、整理和分类

            在生活中我们会有一种体验,一年前的这个时候你在干些什么?去年的一年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或许脑海中早已模糊,但是当你翻看我的朋友圈时,往事历历在目,都呈现在了眼前。我们的知识同样如此,一年前分享的内容还记住了哪些?光靠大脑已经不能完整呈现了,这时我们需要一个“外挂硬盘”来存储。在《快速阅读术》中讲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把一切都化为己有是极不现实的。那么干脆摒弃‘将信息印刻在自己心中’的理念,将其转变为‘记录在身外’。”这时一个记录的平台载体就显得尤为重要。

           书中的作者都共同提到了“印象笔记”,尽管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但是看来使用方法不当,一直没有发现它的价值所在,直到最近才开始重新整理我的印象笔记内容。之所以有一段时间不使用,是因为我平时把微信中好的文章转存到印象笔记中就不管了,所以几年积累下来,相当于一个“大仓库”,里面存储着很多货物,但是因为没有及时整理、归类,所以现在什么也找不到了,最后干脆就放弃直接堆在那里。

    我的知识体系库重新整理

           通过以上现象,我们会意识到对于已有素材、知识的整理归类很重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一篇好的文章、一个好的观点等实在太多太多,在我们注重收集的同时,也要及时归纳整理。当完成上述3点的读书、思考、分享后,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的,但我们的知识库也需要将其中的“物品”及时归纳和整理,当我们需要时,可以随时提取。

           最终总结一下,如何建立个人的知识体系库:

    1.借助方法来完成主题性阅读,建立自己的主题书单,有计划的去阅读;

    2.在阅读中,采用拆书法,联系自己的实际,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3.运用写作、平台等多种形式来分享自己的观点,不断实践、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4.将个人的知识体系库及时进行整理、归类,便于随时提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建立个人的知识体系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ya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