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81期“ 柔”专题活动。】
柔,当看到这个字,我就想到了水,想到了风,它们无形,随山水而盘璇,没有固定的形态,却可包容万物。
都说柔情似水,这可能就是对温柔最大的称赞!它也兼具包容。
在同事眼里,我是个温柔的人,说话缓缓而来,这是她们对我最大的夸赞。
她们常常问我,“我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也是此般嘛?”
天下父母都一样,我也会在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教下,没有任何成效时开始提高我的分贝,拿出我的威严。好好的说,有时候,真的没有效果。但作为父母,成长中总是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我试图说服自己,不要这样,可是孩子有时候,真的让人没办法好好说话。做个温柔的妈妈事实上是很难的。
记得那一天是周四,儿子要上英语补习课。因为休息,所以上课是我带着儿子去的,如往常一样下课后他想玩一会。
我和同事的孩子大小差不多,上英语补习课他们也是一起的,所以每周两次的英语补习课也是他们可以玩耍的机会。但是周四因为上完课已经八点半了,所以玩的时间会比较少。
经常会在出来坐轻轨的路上一边走一边玩,慢慢走过来,也能玩上近10分钟,他们一路跑,一路追。
浩浩虽然比儿子小15天,但他们的性格是有差异的。儿子语言发育较晚,记得两岁多还在说叠词,后来为此还特别去儿童医院上了专门的语言培训课。
可浩浩不一样,他是个心思细腻,嘴巴确实会说的孩子。之前我们一起去北海,期间一起呆了六七天,我是见识到了他嘴巴的厉害,我表示我都说不过他。
浩浩喜欢说儿子,儿子说不过就喜欢动手。小孩子没清没重,在一起追呀,跑呀,儿子有时候有点喜欢动手推人,情不自禁的就把手伸出去了。
我和同事一边走,一边招呼两个孩子,让他们慢一点跑,我也不断提醒儿子,浩浩说你,你也说回去,不要动手,不要推人。
可玩得正嗨的两个小屁孩都听不进去,为此我特意提高了分贝,可是还是没有作用。出去那一段路有些黑,生怕他们摔跤。再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以后,我出手了,一把拉住了儿子。
他停下来了,终于停下来了。我拉住他,问他,“你听到妈妈叫你了嘛?”
“没有。”
“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让你停下来嘛?”
他也不知道,只是一脸懵逼的看着我,眼神里略带委屈。
“妈妈提醒过你很多次了,不要去推人,万一摔跤了,那怎么办?”我放低我的声调,语气尽量温和一些。
其实只有我知道,无论关系多好,如果真的伤到哪里,那都是不好交代的,当然我更是害怕孩子们在推囔间失了分寸,伤着头就更是不好。毕竟,虽然伤害是无心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宝贝,玩耍,还是要尽可能保证他的安全。
在我的制止下,终于安静下来啦!在陪伴教育中,我努力克制,我尽可能做一位温柔的妈妈。
坐上轻轨,儿子在没有浩浩语言的刺激下,也越发安静。虽然我常常告诉他,我们每个人都有嘴巴,嘴巴就是拿来说的,别人用嘴巴,那我们就用嘴巴说回去。但是如果动手了,你再对就是不对,你也可以明确告诉他,不要再说了,再说我就要动手了。要给出警示,不要急着攻击。但他常常因为语言表达不擅长,而有些吃亏,在面对质疑时,他总是不能表达出他的委屈,而我作为妈妈,我是很清楚他的性格与脾气的。所以很多次即使遇到事,我都会选择站在他的背后,成为他的后盾。
偶有在大街上,看到有的孩子犯一点小错,都被家长大声指责,予以打击。看到此我也常常反思,我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情况,不应该变成这个样子。
作为妈妈,我应该像水一样包容,做一个温柔的妈妈,包容孩子成长的小插曲,成为孩子信赖的妈妈,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像风一样温柔和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