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人远天涯近(1)

作者: 江岚_美国 | 来源:发表于2019-05-15 07:27 被阅读21次

早先,“出远门”这个词,并不在我的常用词汇表当中。

生活的车轮日复一日旋转,轮子上的纹理是固定的,碾压过的地标很少很简单。祖父母家、学校和外祖父母家,都在小小的桂林城中,公共汽车顶多两站路的范围之内。此外所有的地名都是“远方”。比如广播里听到的“自治区首府南宁”、比如祖父提起的“永定老家”和“你爸爸上大学的广州”……一个比一个远,只能停留在故事的某一段情节里或地图的某一点上,任凭想象,无法抵达。

这种缓慢规则的突变,发生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1978年。新鲜的元素从四面八方加入,冰河解封,万物复苏,希望的田野上一派生机盎然,“出远门”随之变成实实在在的事。

先是祖父返回“永定老家”省亲。老家在闽西山区,祖父说过很多很多次。要回去的话,得从桂林坐火车先到江西的鹰潭,然后转车到福建龙岩,再坐长途汽车到永定县城,然后走几十里山路回乡下。整个旅程要两天?三天?我没有很清晰的概念,只记得祖父此行一去月余。他回来之后,家里连续好几年有过要送我回永定的提议,总因这一段旅途太长太复杂而一再搁浅。

虽然不能回老家,没多久我自己也“出远门”了,被市里送往“自治区首府”南宁参加决赛。在当时的桂林“南站”上火车,除了带队老师以外,同行的参赛同学都是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去南宁。汽笛一拉响,绿皮的蒸汽机车冒着呼呼白烟,敲打着“咣当咣当咣当”的节奏,无边田野无数峰峦房屋向后掠去,四百多公里跑十一个小时。将座位旁边的窗户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总有些新奇被我们叽叽喳喳地发现,一路上兴奋得不得了。

到1982年,家父因落实政策调往广西大学任教,两年后接我到南宁就学。此后每年的寒暑假期我必定在南宁-桂林之间的火车上往返,无论朝着哪头跑都是“回家”,都算不得“出远门”了。

穿山越岭的铁道线上,火车从普快换成了特快,行程从十一个小时缩短到九个多小时,“咣当咣当”的行进节奏不再新奇。

相关文章

  • 人远天涯近?人近天涯远。

    周五的晚上,荷在车里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等着快下舞蹈课的小林,音乐在小小的空间蔓延开来,欧美人磁性的嗓音就着夜色,...

  • 四十年,人远天涯近(1)

    早先,“出远门”这个词,并不在我的常用词汇表当中。 生活的车轮日复一日旋转,轮子上的纹理是固定的,碾压过的地标很少...

  • 人远天涯近(四)

    如果一个人身上兼具商人,政治家和知识分子这样三重角色有些不可思议。而在法国有一个风景优美城市Varengevill...

  • 天涯近,隔壁远

    小A是朋友的弟弟,30多岁了依然剩男一枚。 按说,他不该剩下——软硬条件均尚可。可是,能一步步混进资深剩男的行列,...

  • 人远心远,人近心远,人远心近,人近心近

    又是大丰盛的一天,亲爱的爸爸,姐姐,老公都给我视频,谢谢如此可爱敞开的爸爸,理了一个如此精神的发型,爱你的点滴,爱...

  • 四十年,人远天涯近(2)

    八十年代中期的高中校园,悄然兴起了学生社团。我们的“白鸽文学社”在广西的评选中胜出,我因此被选送去参加“中南五省中...

  • 四十年,人远天涯近(3)

    成为我生命轨道上最关键分岔点的那个冬天,并不是很冷。家父陪我坐上了从桂林开往上海的列车。 时代的变革,终于将我推入...

  • 四十年,人远天涯近(4)

    2008年,家父退休以后的某天,他过去的老学生接他到附近县城新开发的游览区去参观。在那里遇到一位盲人老者,据说精通...

  • 七绝.十年

    近见青山就菊花,远成绿水向天涯。 十年紫气东来好,万里春风国与家。

  • 天涯与咫尺

    天涯远不远,不远。心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 咫尺近不近,不近。心在天涯,咫天怎么会近? 有时候,我们心的牵挂真的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十年,人远天涯近(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hu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