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德国同事——琳达

作者: 这才是德国 | 来源:发表于2017-08-09 04:03 被阅读206次

1

“早上好。”第一天上班,一个大头、短发的德国女士礼貌地和我打招呼。她的大头让我想起年画上的胖阿福大头娃娃。

“你叫什么名字?”我把名字的汉语拼音写在纸上,毕竟中文名字对德国人来说是陌生的。

“我叫琳达。”她自我介绍。

“琳达。”我重复着,并掏出小本,“您能把名字写在这里吗?”

琳达接过我递过来的笔,在小本上写下她和其他两位同事的名字。她的德语清晰、语调平缓、语速不快不慢,我竟然能听懂了70-80%。

第一天上班,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做,另一个同事示范给我。因为是新手,我干活速度比其他同事慢。“别着急,这工作好学。”琳达的善解人意让我的心情放松了许多。

每一天的工作地点不同,结束的时间也不同,太多信息需要记忆。“你可以用笔写下来。”琳达提醒我。真是好主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回家后,我制作了一个表格,记录下每天的工作内容、地点,结束时间等。这个简单的表格足足花费了两个小时,每一个德语单词都查了字典。看似简单的表格,对我而言是个工程。毕竟很多德语单词平时用不到,查字典也未必准确。

第二天上班,我将打印出来的表格出示给琳达。她伸直胳膊将这张A4纸举到远处并眯着眼睛说:“这个单词不是这样写的。”她拿起笔帮我修改了几个德语单词。她的眼睛有点远视,看来年龄至少在50岁以上,同龄人,这令我感觉亲近很多。

2

下班了,我朝自行车存放区域走着,看到琳达钻进路边一辆小“smart”两人座汽车。这种小车在德国、荷兰很常见,它小巧,耗油少,停车方便。一会儿,“突突突”的汽车马达声由远而近,又渐渐远去,那声音像拖拉机。

清晨5点,我骑车到达工作场地外。透过玻璃窗望过去,室内的灯光已经亮了, 一个矮小的身影在晃动,是琳达,她总是第一个到。之后另外两个同事也先后进门。一连四五天,另外两个同事到达后不是马上投入工作,而是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我不能完全听懂,但知道她们聊的事情与工作有关,但与我无关。我这个新手,规定时间内有些事情干不完,我对琳达说:“我可以先开始干活吗?”琳达点点头,随后也跟着我一起开始工作。

我心生疑问,“上班时间这么紧,为什么另外两位同事干活前聊这么长时间?”我问琳达:“大清早起床,准时到岗就是为了聊天吗?”琳达双手握成喇叭状放在嘴上:“blabla”,学那两位德女说话的样子。

琳达很有正义感。连续两天,两个同事像商量好似的没来上班。“今天来,明天不来,真是灵活的工作。”我也吃惊,这班还可以这么上?“想来就来,不想来就请病假,自己病了、老父亲病了、孩子病了,家人一个接着一个生病”。从来没见过这样上班的,严谨的德国人上班这么自由?我刚来不好说什么,只是心存疑惑。这次琳达道出了实情。看来她对此也很有想法。在每周例会上,琳达向经理提出了这个问题。经理也向她解释为什么这两位同事没有来上班。

3

“感觉怎么样?”上班一个星期后琳达问我。“像是做健身操,出了很多汗。”我一边擦额头上的汗一边说。

“不同的是,你做健身操不用付钱。”

“您做这个工作多长时间了?”工作间隙我和琳达聊天。

“三个月。我们都是新手。”琳达谦虚了,她显然比我做得好,干活快,质量高。

“你喜欢德国吗?”说实话最初两年不喜欢,因为不会说德语。现在学了一些德语,考过B1,找到德国企业的工作,心情舒畅了很多。

“德语有点难。但是您的德语大部分我能听懂。”真是奇怪,别人的德语尤其是陌生人的德语我有很多听不懂,但是琳达的德语发音清楚、词汇简单,我居然听懂了大概。

“你觉得这工作怎样?”

“因为离家近,骑车几分钟就到,凑合干吧。”我问琳达:“您住的远吗?”

“开车20分钟。”

“这工作您喜欢?”我又问。

“差劲的工作!”琳达的直言不讳让我一怔。

“那为什么还干呢?每天起床这么早。”

“我一个人生活,两个女儿都结婚了,丈夫两年前得癌症去世,我必须负担自己的生活。”琳达的语调依旧平缓。

“德国男女都是65岁退休,我还得工作10年才能拿退休金。”琳达继续说着,“我丈夫对我很好。”这是我第一次从一个德国女人口中听到夸赞自己丈夫的话。印象中的德国女人大多比较强势,外形高大,丰乳肥臀,琳达是个例外,善良朴实温和,她和丈夫感情深厚。可以想象,其丈夫至少是和她的品行相似的一类人。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一个人生活的压力可以想像得到。

“我还有另外一份工作。”原来琳达同时做两份工,以供养自己的住房和日常生活费用。

德国人的退休金每个人都不同,相比邻国荷兰人的退休金要少很多。德国的物价也在逐年上涨,房子也越来越贵,生活成本增加,如果不出去工作,退休之前的生活靠什么支撑?富裕的德国为真假难民可以豪掷几百亿欧元,那都是纳税人的钱,但本国还有很多穷人,尤其是一些退休的老年人、因病不能工作的人。小城街道上、超市前经常能看到一些步履迟缓、蹒跚的老年人推着助力车在捡拾饮料瓶。

以前我只知道外国人在德国生活的艰辛,在底层的挣扎。但不曾了解,在德国本土还有很多德国人过着清贫的日子,每个月扣除各种费用所剩无几。德国号称是个福利国家,不知道福利都是谁在享有。

早上7点半,下班时间到,“突突突”似拖拉机的马达声又响起来,琳达的小smart汽车渐行渐远,淹没在小城上班高峰的车流中……

相关文章

  • 我的德国同事——琳达

    1 “早上好。”第一天上班,一个大头、短发的德国女士礼貌地和我打招呼。她的大头让我想起年画上的胖阿福大头娃娃。 “...

  • 德国职场,熬过困苦,体会深刻的幸福感

    1.道别 辞掉清洁工前的最后一天,我留给德国同事琳达我的电话和地址,琳达也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我,上面有她的地...

  • 琳达琳达

    (虚构盲写练习) 艾芮儿撇撇嘴:“琳达的话还真是多。下班前被她逮到一个话题,居然拖住我讲了那么久。” “是嘛,” ...

  • 我的德国同事

    万圣节那天和同事一起工作。那天工作,遇到了我第一次刚到科里就带我的同事。她叫Evira. 那天我才知道她和我奶奶年...

  • 我的同事漫琳

    离开复兴村支行好几年了,其实跟她的联系屈指可数,平时也没有短信和电话,她的情况我略知一二,只知道她大概一切都还好...

  • 4.3 苟富贵,勿相忘

    我得赶紧回去跟琳达说道说道。 噢,对了,琳达!我是应该先跟她聊聊才对。 我所知的琳达,虽然整天对着彭于晏流口水,这...

  • 天使|渴望

    琳达是我的闺蜜。 那天,在下班前,琳达说,明日她有事,不能来上班。 我听着琳达说有事就觉着好蹊跷。因为,我们是无话...

  • 仪式感,点亮平凡的日子

    临近圣诞节,德国小城人家的窗户上点亮了圣诞灯火;窗前悬挂着圣诞五星;圣诞之星鲜花…… 德国邻居布琳达的生日在圣诞节...

  • 《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沟通技巧

    一个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安迪面试进入穿普拉达的女魔头马琳达的公司,成为马琳达的助手。很快,马琳达的雷厉风行,...

  • 德国养老护士———我的同事

    他,德国人,36岁。他在养老院做护士助理已经3年。当时因为好奇就询问了他,喜欢这份工作吗?他说他很喜欢。我不理解他...

网友评论

  • 不动颊:看到后半段才来了兴趣,然后就突然收尾了:cold_sweat::cold_sweat:
  • 素人渔女:真正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就要亲自在那里生活,作者写的文章很真实
    这才是德国:@素人渔女 谢谢你。
  • 海星星_de_Sana::heart:
    这才是德国:@海星星_de_Sana 谢谢你。
  • 三儿王屿:随着德国老龄化问题,未来的福利会是个大问题。
    这才是德国:@三儿王屿 德国的福利分三六九等,德国人、欧盟人、外国人。医保差点压垮我。最初是400欧元每月,后来找到工作后,每月200欧元。也就是每个月睁开眼就欠德国200欧元。
  • 快乐岩兰草:没有人比你写的更真实,中国大部分人是以旅游观光猎奇的状态看德国,在德国留下生活是另一个状态。谢谢分享。
    这才是德国:@mango建红 感谢你的留言。
  • 一念清宁:刚听完王老师在朝夕日历分享的英语学习经验,看到您在简书有账号,就赶来阅读您写的文章。在您的笔下让人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德国,而不是那些从来没有出过国的人天真地以为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的德国。
    这才是德国:德国没有国内媒体宣传的那么神。国内已经将德国“神化”了。

本文标题:我的德国同事——琳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tf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