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经》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20-06-10 22:16 被阅读0次

道教的宗教理念汲取了道家思想的精华,不仅神化了老子和《道德经》,而且把庄子演绎为一个神通广大的道仙,《庄子》一书亦被信道之人尊奉为道教经典,称为《南华经》。

道教在唐朝得到了迅速发展,李氏唐朝出于政治目的,倍加尊奉道教。据历史记载:天宝元年二月丙申,“庄子号为南华真人,文子号为通玄真人,列子号为冲虚真人,庚桑子号为洞虚真人,其四子所著书改为真经”(《旧唐书·玄宗本纪》)。《唐会要》记载:“天宝元年二月十二日,追赠庄子为南华真人,所著书为《南华真经》。”

不难看出,唐玄宗在天宝年间,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尊《庄子》为《南华真经》。后来的道教徒以此为例,在尊崇老子、神化《道德经》的同时,同样敬奉庄子,把《南华经》视为经典。

北宋时期,著名道士陈景元称庄子“著书十万余言,目之曰《南华论》”。南宋道士褚伯秀认为南华之号“似是上天职任所司,犹东华、南极之类,不可以人间义理臆度”。

纵观历史,道教徒注释《庄子》,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主要有成玄英的《南华真经注疏》、陈景元的《南华真经章句音义》、褚伯秀的《南华真经义海纂微》。

《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学界通常认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七个内篇为庄子所著。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子的弟子或者后人根据《庄子》内篇的思想编撰的,目前尚无定论。

《庄子》一书承袭与发挥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最为典型的一句话是:“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意思是说,“道”可以被传播,但是不能被传授;可以获得,但是看不见。

在《庄子》一书中,还蕴含着一些关于“心斋”和“坐忘”等精神理念。择要举例如下: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意思是说:大道至虚至静,因此人心应当清虚宁静以合大道。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意思是说:肢体废去不动,聪明免去不用,离开形体去掉思虑,心同于无所不通之大道,就叫作坐忘。

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庄子·刻意》)意思是说:像熊一样攀援树木而自悬,如鸟一样展翅而伸腿。这是为了长寿的需要,是导引锻炼、保养身体之人和像彭祖长寿这一类人的爱好。

《庄子》所内含的这些思想后来被道教所借用和神化。司马承祯认为“坐忘”是修道最重要的问题。他说:“炼形为气,名曰真人……炼气成神,名曰神人……炼神合道,名曰至人。”(《坐忘论》)

《庄子》的思想充满了形而上、抽象的理念,这也是能为道教所汲取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

  • 《南华经》

    道教的宗教理念汲取了道家思想的精华,不仅神化了老子和《道德经》,而且把庄子演绎为一个神通广大的道仙,《庄子》一书亦...

  • 浅谈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又名《南华经》,它是道家经典著作,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

  • 【原创】古风《书德道南华即兴赋诗》作者/梅鹤雪

    【原创】古风《书德道南华即兴赋诗》 作者/梅鹤雪 题记:书德道经、南华经各两刻时,心悟舒朗即兴赋诗! 寂寞书南华,...

  • 【行走在乾县】乾州人文历史博物馆藏品推介(三)《南华经独见》

    (三)《南华经独见》(清代晋陵胡文英绳崖评释本) 《南华经》本名《庄子》,是庄子及其门徒所著。唐玄宗天宝元年(72...

  • 每日书课(2020.03.03)

    文征明小楷《庄子南华经》简介 小楷《庄子南华经》册,为文征明八十六岁高龄时所作,分《逍遥游》《齐物论》《养身主》《...

  • 九月读书小结

    庄子《南华经》 小学的时候,我在机缘巧合之下,接触了庄子的第一篇文章《逍遥游》。 《逍遥游》,作为庄子《南华经》内...

  • 庄子.内篇.逍遥游(节选)

    概述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

  • 夜读《庄子》

    入化南华经, 出神游玄宫。 偷得屠龙技, 偏向凡间生。

  • 《阴符经》的智慧之十四——一部书留下的千古谜团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也称《黄帝天机经》,和《道德经》《南华经》《周易》一起被奉为道家...

  • 读一点《庄子》(摘抄1)

    简介: 《庄子》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典籍,又名《南华经》或《南华真经》,由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华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um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