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满满的欢乐

作者: 雏梦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22:16 被阅读55次
儿时的年味/满满的欢乐

小时候的记忆里,年味就是满满的欢乐!

腊月里,从孩子们迫不及待的第一声炮仗响起的那一刻,年就来了。

大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打扫家,擦玻璃,洗衣服,洗被罩……凡事亲力亲为,不象现在大事小事都可以叫家政搞定。很多时候他们也给自己的每个孩子都分派活,一人打扫一间屋子,并擦玻璃。虽然年龄小的的孩子还要踩着凳子,但一个个都干得特别卖力,仿佛干不完这些活,年是不会到来的。有时候他们争先恐后,有时候他们互相帮助,虽然满头大汗,但兴高采烈。

腊月二十三过后,就开始准备过年的吃食了,各种好吃的铺天盖地:炸丸子,炸麻花,炸酥鸡,红烧肉……光炸制食品就得整整一天。这个时候很少下厨的爸爸们总会自告奋勇,成为那一天那个灶台边那位辛苦的主厨。至于那些程序繁琐的生豆芽,蒸花馍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活,必然是妈妈们的拿手绝活。现在年味淡了,是因为什么东西都有现成的可买,人们没有了亲自参与制作的用心和辛苦,自然就少了一些特别的滋味。

最爱吃外婆家大年三十夜里煮的羊排骨和猪大骨,有种特别的醇美香味,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那就是所有人家过年的味道。随着外婆的去世,再也没吃到这种人间美味,任凭我们怎么做,味道总是相差那么一丢丢。尽管现在的我们也会在除夕晚上摆上满满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但总觉得还是缺少点什么。

仔细想来,其实年味就是鸡毛掸子掸起的到处飞扬的灰尘和灰蒙蒙的蜘蛛网。

是先搬得乱七八糟,擦擦洗洗后再归置整齐的明亮整洁的家具。

是外婆或妗子生的白白胖胖的豆芽。

是用石臼一锤一锤捣出来的黄澄澄的糕面。

是用布蒙着眼睛的驴围着石磨磨出来的用来做豆腐的白花花的豆浆。

是从大门到家门满院子的红彤彤的对联。

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和到处炸飞的红色炮仗皮。

是忙着放炮仗的兴奋小孩流下来好长但顾不得擦掉的鼻涕。

是豁牙的孩子们穿着新衣怀揣满兜糖果的追逐嬉戏。

是大年初一包在饺子里那一枚枚带给人好运和惊喜的硬币。

是爷爷奶奶准备好满桌子的糖果瓜子等着儿孙前来叩头的正襟危坐。

是孩子们清脆响亮的康健问好,和长辈们绵长幸福的回应。

是正好下场雪时,院子里堆起的大大的雪人和雪人鲜红的合不拢嘴的笑……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

活动传送门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相关文章

  • 儿时的年味/满满的欢乐

    小时候的记忆里,年味就是满满的欢乐! 腊月里,从孩子们迫不及待的第一声炮仗响起的那一刻,年就来了。 大人们开始忙碌...

  • 儿时的年味/欢乐年

    儿时的年味/欢乐年 文/中流击水 那年三十真热闹 家家户户放鞭炮 围着火炉包水饺 观看晚会乐陶陶 初一早晨起得...

  • 儿时的年味|满满的回忆

    剪窗花 儿时的年味从剪窗花说起,一进腊月,家里人总会选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把屋里的大小物件搬出去,对家里进行彻底地打...

  • 满满的年味~儿时的记忆

    作为一个90后的老阿姨,对于这个果子可谓是儿时的记忆里存在的东西了。 在我悠远的记忆里,小时候快过年只有在外婆家看...

  • 儿时的年味|久盼的欢乐

    一个坐落在偏远地区的小山村,寻常时段都特别的安静,路上没有什么人,家里也只有老人和小孩,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一点点...

  • 儿时的年味|满满的回忆 满满的温暖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 儿时的年味|仪式感满满

    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变得寡然无味。照常地睡到自然醒,玩玩手机出街走走,无甚特别。儿时可不是这般。 那时候,过年是旧...

  • 儿时的年味|时光深处欢乐年

    年味是家家屋檐下挂着的一只只红灯笼 年味是户户门前张贴的一幅幅喜庆春联 年味是父亲悉心珍藏的一瓶好酒 年味是母亲精...

  • 儿时的年味|满满的亲情味

    我赶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出世,那个年代,物资奇缺,家里唯一的泥砖房刚好给无情的洪水冲塌了,日子是雪上加霜,全家人都...

  • 儿时的年味|炮声中的欢乐

    对于当年还是小孩的我来说,过年意味着什么呢?过年意味着放假;意味着可以几个小朋友尽情的玩耍;意味着饭桌上的好吃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满满的欢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lk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