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伐楚国
齐桓公二十九年的某一天,齐国的后宫发生一件小事:齐桓公与侧室蔡姬在花园的池塘中坐船游玩,蔡姬和桓公开玩笑,故意把游船左右晃动。也许桓公不谙水性,害怕得脸色都变了,命令她停下而蔡姬不听,桓公一怒之下把蔡姬赶回娘家蔡国。蔡君索性又把蔡姬嫁到了别的国家,而此时桓公尚未与蔡姬离婚。这相当于蔡国人给桓公扣上了一顶绿帽,这让齐桓公则能忍受。次年春,感到大受侮辱齐桓公召集宋桓公、鲁僖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穆公、曹昭公,联军侵袭蔡国,蔡国那里经受得住,没坚持多久便迅速溃败。由于蔡国亲附楚国,击败蔡国后,中原联军索性顺道攻打楚国,以遏制其北上的势头,两军在陘地相持不下。
楚成王见联军大兵压境,不敢轻敌,派遣大夫屈完到诸侯军营劳军。联军稍稍后退,在召陵驻扎下来。齐桓公将诸侯联军列成阵势,与屈完一起乘车检阅,目的在于向楚国展示武力。检阅中途,齐桓公说:“用如此精锐的军队去作战,有谁能够抵挡?用如此雄厚的兵力去攻城,又有哪座城池攻不破?”屈完也硬气的回答道:“您如果以恩德安抚诸侯,谁敢不从?您如果凭借武力,我楚国以方城山为城墙,以汉水为护城河,您的军队虽然多,到时恐怕也用不上。”见屈完态度强硬,齐桓公也不愿与之硬拼,便与屈完订立盟约,楚国答应履行诸侯义务,继续向周天子进攻,于是双方各自撤兵回国。这次会盟史称“召陵之盟”,齐桓公没有与楚开战,他知道楚国通过多年的开疆拓土,此时幅员广阔,国力强大,目前无机可乘,无法一战而胜,一旦兵戎相见必定旷日持久,生灵涂炭,最终玉石俱焚。而选择通过外交谈判的手段,兵不血刃地达到让楚国退兵并尊奉王室的目的,也许是最好的方法。召陵会盟后,齐桓公霸主的地位愈加稳定。
召陵会盟南方的楚患刚刚消弭,诸侯联军内部又起了内讧,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陈国大夫辕涛涂私下里和郑国大夫申侯说:“如果诸侯联军从陈国与郑国之间取道撤退,两国势必要为部队提供必需的粮草物资,这样两国一定不堪重负。如果取道东方,沿着海边回去,这样就好了,还可以顺道向东夷部落耀武扬威一番,怎么样?”申侯假意表示赞成,辕涛涂一看申侯也同意自己的观点,便把此计划告诉了齐桓公,齐桓公没有多想也便同意了。此时,申侯这个小人跳将出来,跟齐桓公说:“联军在外征战日久,早已疲惫不堪,假如在东方遇到蛮族人为敌,恐怕没有力量持续战斗了,这样就危险了。不如取道陈、郑之间,由两国供应所需物资和警备防御,这样才更加稳妥。”齐桓公听后也觉得这样更好,便把郑邑虎牢赏赐给申侯,而认为辕涛涂吝啬,不愿陈国负担联军撤退所需的物资,反把他拘禁起来,随即以不忠于齐国为由率联军进攻陈国。陈国哪里敢与诸侯联军为敌,赶忙向齐国解释,向联军诸侯求和,齐国才作罢,把辕涛涂释放回国。
安定周室
转年,即齐桓公三十一年(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周王室又出现了不安定因素。早先,周惠王的太子姬郑之生母陈妫早亡,周惠王另立惠后,惠后生下小儿子王子带。新王后自然宠爱自己亲生的儿子,打算废长立幼,这使长子郑的太子地位不稳。这种情况下,齐桓公再次召集诸侯,齐桓公、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昭公在首止与周太子郑会盟,相约安定周室,稳固太子之位。而周惠王则不希望齐桓公稳固太子的地位,意欲破坏会盟。在会盟之前,周惠王派遣大臣周公忌父单独召见郑文公,鼓动郑文公背叛齐国。郑文公不听大夫孔叔劝阻,执意撇下军队,逃回郑国。齐桓公岂容背叛,次年即率联军讨伐郑国,包围郑邑新密。楚成王见中原诸侯内讧,又起了北上之意,率军进攻许国以救郑。联军见盟国有难,只好撤去新密的包围去救援许国,楚军旋即撤退。
齐桓公不甘半途而废,楚军退后继续攻打郑国,郑国不堪其累,便把外臣申侯杀死以向齐国解说。齐桓公三十三年八月,诸侯在宁母会盟,郑文公此时已服软,派太子华前往赴会,听取齐桓公的命令。谁知太子华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打算借助齐国的力量削弱自己的国家,除掉本国的贤臣良将,方便自己日后抢班夺权,并答应事成之后让郑国成为齐国的附庸。齐桓公在相国管仲的规劝下拒绝了太子华,太子华获罪于郑,郑国也随即派人向齐国求和请盟。
次年,周惠王驾崩,齐桓公再次作为盟主会合周王室使臣、宋桓公、鲁僖公、卫文公、许僖公、曹共公、陈太子款在洮地会盟,以稳定王太子的地位。郑文公已顺服齐国,也请求加入盟会。王太子郑即位,是为周襄王。即位之事尘埃落定后,才正式为周惠王发丧。
葵丘会盟
齐桓公三十五年(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作为盟主的齐桓公再次邀集宋襄公、鲁僖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在葵丘举行会盟,重温旧日的盟约,继续友好的关系。周襄王感念齐桓公安定王位的恩德,特意派遣周公宰孔赴会,赐予齐桓公彤弓矢、大骆、文武胙肉,并特许不必下阶跪拜。齐桓公恭谨的回答:“天子的威严就在我面前咫尺不到,小白我怎么敢违背礼法于天下诸侯,接受天子的命令却不下阶跪拜?”于是按照礼仪下阶跪拜而后登堂受胙,这意味着齐国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周王室的承认,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当年秋天,诸侯又在蔡丘盟会,发出宣言:“凡同盟之国,都要和平相处。”又重申周天子的禁令:“不可壅塞泉水,不可多藏谷米,不可改换嫡子,不可以妾为妻,不可让妇人参政。”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葵丘会盟”,是齐桓公霸业的终章,一场压轴的好戏。同年,晋国国君晋献公死,晋国发生内乱。齐桓公率军平乱,行军到达高粱时,秦国已送公子夷吾入晋即位,是为晋惠公。齐桓公见晋国君位已定,便撤军回国。
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霸业中衰
过了一年后,即齐桓公三十七年,王子带联合伊洛附近的戎人作乱,攻打京师,进入都城。与此同时,楚国也起兵灭亡了背楚附齐的黄国。齐桓公、晋惠公攻打戎人以救援王室,不过未能予以剿灭,最终齐桓公派遣管仲、隰朋二人为使,促成王室、晋国、戎人的和解。
第二年,东部的淮夷侵袭杞国,齐桓公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咸地,召集宋、鲁、陈、卫、郑、许、曹开会,谋划平定夷乱并安定王室。最终决定把杞国迁到远离夷人的缘陵,而诸侯各自出兵共同帮助周王室戍守城池以防备狄人,齐桓公则派遣仲孙湫领兵前往。
中原正苦于蛮族的入侵,南方的楚国趁此机会攻打亲近中原诸侯的徐国。齐桓公四十一年三月,齐桓公再次邀集诸侯在牡丘盟会,讨伐楚国的属国厉国以救徐国,但没能成功,徐国的军队最终还是被楚国击溃。
齐桓公四十二年,狄人再次南下侵袭王室,周襄王又向齐国告急,齐桓公急忙征集诸侯军队戍守京师。祸不单行,东边的淮夷与此时也滋扰鄫国,焦头烂额的齐桓公再次赶往南方,十二月,在淮地与诸侯会盟,为鄫国修筑防御淮夷的城墙,并计划向东征伐以示威于夷人。这时候,诸侯们的军队、劳工们连年征战,辗转各地,早已疲惫不堪。思归心切的士卒、工匠们在筑城期间发生哗变,有人在夜里登上土山高声喊叫:“齐国发生动乱了!”搞得人心惶惶,城池还未竣工,诸侯们便匆匆回国。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齐桓公的霸业于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之盟达到巅峰,达到了顶峰后自然开始走向下坡。戎人作乱被迫与之和解、南征淮夷最终迁徙杞国、救援徐国无奈无功而返,这一切被迫采取的折中手段,都表明了齐国军事实力的衰弱,齐桓公的霸业终于走到了尽头。而公元前644年为鄫筑城时的那句动摇军心的口号,似乎也预示着齐国来日大难的降临。
晚景凄凉
淮地会盟的第二年,年迈的齐桓公病倒了。桓公宠幸的三个佞臣易牙、竖刁、卫开方专齐国之权。当年十月七日,春秋首霸齐桓公病逝,在位四十三年。
齐桓公先后有三位夫人:王姬、徐赢、蔡姬,都没能生下子嗣。桓公又好女色,多姬妾,有侧室六人:长卫姬,生公子无亏;少卫姬,生公子元;郑姬,生公子昭;葛赢,生公子潘;密姬,生公子商人;宋华子,生公子雍,他们都不是正妻所生,按理都有可能继承君位。早先,齐桓公和管仲把公子昭立为太子,并托付给宋襄公以为外援。后来,长卫姬通过易牙进献美食得到齐桓公的宠爱,桓公又答应把她的儿子公子无亏立为继承人,这便埋下了争位的祸根。待到管仲去世后,除公子昭之外的五个公子都谋求得到君位,各自结党争立太子。齐桓公去世后,便同室操戈互相攻打,齐桓公的遗体停在公宫内,没人收敛入棺,所谓“停尸不顾,束甲相攻”。待到公子无亏上位,齐桓公的尸体已经在床上停了六十七天,尸体早已腐烂,蛆虫顺着窗户爬到外面。可怜一代霸主,死后竟是如此凄凉。争位成功的公子无亏收敛了齐桓公后,十二月八日,才向诸侯发布讣告,而齐桓公指定的接班人公子昭被迫逃往宋国投奔宋襄公。
五子争立齐桓公是齐僖公幼子,在兄长齐襄公被杀后先于兄长公子纠回国,取得齐国卿族支持而得以继承君位。得到贤相管仲的辅佐,齐国得以崛起于诸侯。而后中原诸国苦于四方蛮族滋扰,齐桓公便在管仲的建议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东伐淮夷、西击山戎、北攻诸狄、南讨荆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得到周王室的承认与支持。无奈晚年昏庸,纵情于声色,在管仲死后错用佞臣;庶子众多而没有嫡子,导致国家的混乱。
一如郑庄公死后的郑国,齐国在齐桓公死后,陷入了比郑国更加严重、更加漫长的内乱,齐桓公的几个儿子你方唱罢我登场,齐国也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动荡中耗尽了攒下的老本,走向衰落,再也难以恢复桓公时期的辉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