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食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吃喝的讲究
这些“臭臭”的东西,有没有让你爱不释口?

这些“臭臭”的东西,有没有让你爱不释口?

作者: a7a9f4a70e07 | 来源:发表于2017-07-01 17:18 被阅读245次

晚上回家,看见桌子上有一包长沙臭豆腐,忍不住拿起来品尝。虽然辣得“哧哈哧哈”,但架不住超级对味。一包过后有些意犹未尽,口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但也只能从脑子中细细描述那些臭得让人爱不释口的美味,安抚一下蠢蠢欲动的味蕾。

01 榴莲

榴莲,一直被我称作是“幸福之果”,因为吃得时候总有一种超级满足感和幸福感,总感觉周围有Bling Bling的粉红色泡泡。

这都要感谢大学时期的室友媛媛。最开始是她超级喜欢吃,后来分享给我们每人一口,结果就是其余三人被迅速圈粉。

于是开始了遥遥无期的榴莲大作战,走哪都不忘买块榴莲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青岛台东步行街,和闺蜜的三人行,让榴莲酥成了记忆中最好吃的点心。

北京南锣鼓巷,一个人享用了一盘炸榴莲,浓郁的香气让舌头烫起了一个大泡。

新疆喀什的工地上,在距家一万多公里的地方,吃到榴莲的瞬间,幸福的味道冲得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路边的三轮车旁,老爸忍着对榴莲味道的抵触,花了138元大洋为我买了一整个榴莲,寒冷的冬天都有了温度……

榴莲,是幸福的味道。

02 臭豆腐

已经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臭豆腐的味道了,反正臭豆腐是我出门旅行必吃的小吃之一。只要看到臭豆腐的招牌,那是必须要来上一份的。

朋友对我这一行为嗤之以鼻,认为旅行就是要吃当地的特色,而我却是见到臭豆腐就挪不动腿。

我却自有一番大道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臭豆腐虽然还是臭豆腐,但色香味却天南海北差异颇大。

颜色上,白、黄、黑、绿皆有。而我也是一直不求甚解,到现在也搞不清楚哪种才是地道的臭豆腐。

汤头上,酸、甜、辣、咸间杂。独缺一味“苦”,就把人生五味尝了个遍。

配料上,辣椒、香菜、葱花、酱料各不相同。红红绿绿的,无论是配上黑色还是黄色的臭豆腐都煞是好看。

口感上,外酥内软是为最佳。但经常是里外皆焦,颇有嚼劲。有时候还带点涩感,味同嚼蜡。

最好吃的一次是在拉萨的夜市上。臭豆腐炸得金黄金黄的,外面微微鼓起,一口下去先是脆脆的,紧接着鲜辣的汤头流出,再嚼两下,内里软软滑滑的,香中带点臭臭的味道,唇齿留香。

可惜这些年来,随着旅游的商业化,已经很难在大街小巷吃到记忆中的味道了,都颇有些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味道。不过,却不妨碍我每次旅行中自得其乐。

臭豆腐,是旅行的味道。

03 臭鸡蛋

说实话,都已经好几年没吃到过臭鸡蛋了。于是每年家里腌蛋时都要感叹一下,恨不得对着坛子念几句咒语,让那些蛋们妥妥地变成臭鸡蛋。

我听老人们说,腌蛋也是一门手艺,就像是同样的食材,同样的配料、火候和步骤,在不同的人手里出来的味道就是大相径庭。

腌蛋也是一样,即便要来独家秘方,该是咸鸡蛋的还是正常的咸鸡蛋,该是臭鸡蛋的还是能臭满屋子的臭鸡蛋。

一个人一辈子能腌出来的通常只有一种蛋,鲜少能随意变换味道,自由掌控香臭。

大概是大众对臭鸡蛋的味道接受度不高,市场上从未见过有卖腌臭的咸鸡蛋。只能偶尔从不喜臭鸡蛋但老是腌臭的街坊邻里那儿尝个鲜。

浅灰绿色,黏黏的蛋白;墨绿色,流油的蛋黄。

臭鸡蛋,是遇见的味道。

04 臭豆腐乳

臭豆腐乳是我们一家三口的最爱,而且只钟情于王致和牌。

也曾尝试过其他牌子的臭豆腐乳,但总感觉只是臭和咸,独独缺了那一味香。

繁忙一天最温馨的时光,就是下班后一家三口围桌而坐,喜滋滋得打开臭豆腐乳的盖子,任臭香臭香的味道飘满整个屋子。

通常一顿饭的标准数量是两块。老爸口味比较重,自己就能干掉一块。而我和老妈则分享另外一块。

老爸是拿臭豆腐乳当下酒菜的,夹一小块喝口酒,连皮带肉通通下肚,就连盘底的那一点点残渣都不放过,拿馒头擦得精光。据说是小时候太穷,养成擦锅底的习惯。

这样一对比,我和老妈就成了浪费派,通常只吃里面黏黏的部分。其实外面的皮卖相也很好,只是那一层咸死人的盐粒子实在是降不了。

臭豆腐乳,是家的味道。

05  毛豆腐

我命里也许与豆腐有缘,对一切带豆腐二字的食物都没有抵抗力。上大学时曾经尝遍了三区食堂的所有豆腐,现在都成了同学间的经典小故事了。

话说这个毛豆腐,吃到纯属机缘巧合,之前都没有听说过,但唇齿的留香到现在都记忆尤新。

那是去年去新安江时,早上无事晃到江边,吃着料足味美的笋干肉丝面,跟摊位的大姐闲聊时听她说起,到了她们这地儿,不吃笋干,不吃毛豆腐等于白来了。

于是细细打听了起来,原来这卖毛豆腐的摊位就在笋干肉丝面的旁边,为了保证口味,老板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只限量供应一屉毛豆腐,卖完了就收摊,想吃明天就得赶早。

世上唯美味不可辜负。第二天6点钟我就来到江边,毛豆腐早就开摊了,小半屉都卖掉了。老板大约50多岁,头发已经花白,穿一身有些肥大的旧西装,看上去很是和善。

摊子也是再简单不过,就一木质的架子撑起炉子,上面放一黝黑黝黑的煎锅。炉子四周是四条有些年岁的长板凳,乍一看颇有些二三好友“围炉夜话”的味道。

出于好奇,我细细端详了毛豆腐的真面目。乳白色的小豆腐块方方正正地排列在木质的旧屉子里,每个豆腐块上都长出一层白色的绒毛,靠边的绒毛已经迫不及待地攀爬到屉子沿儿上了,看上去缠缠绵绵的,煞是可爱。

于是我也迫不及待地要了一份,一份八块,和其他人的一起下了锅。老板不疾不徐,边聊天边娴熟地翻转,待表面金黄,撒上红色的酱汁和葱花就完成了。

最让人差异的是,煎好的毛豆腐并不出锅,而是分别用铁铲推至四边,每人一双卫生筷就吃了起来。大概是看我用筷怎么都加不成个儿,老板好心地给了我一个快餐盒。

味道该怎么形容呢?跟它的外表一样缠缠绵绵的,金黄色的外皮酥酥的,吃到嘴里绵绵软软的,一咬还拉丝,以致于吃到后面有些陶醉得头晕晕的。

最喜欢的还是这种围炉的感觉,听着老板与老顾客,准确地说,是老朋友拉拉家常,感觉就是老友的聚会,其乐融融,特别亲切。

因为忘不掉这个味道,离开新安江后,我在徽州的小饭馆中又点过一盘毛豆腐,却怎么都吃不出那种亲近的味道。

毛豆腐,是老友的味道。

06  臭咸鱼

臭咸鱼是个统称,但凡是用盐腌制晾干的鱼干都可称之为臭咸鱼,像是咸鲅鱼、咸面条鱼、咸白鳞鱼等等。

通常臭咸鱼的烹制工艺就是切块、放油和葱花,放入碗中,上笼屉蒸熟,口感筋道,用于下饭再好不过。

但是咸白磷鱼却是个例外,虽然浑身都是刺,但做法多样,每一种都是让人爱不释手。

煎白磷,先要将白磷鱼放在清水里泡上三个小时,稍稍晾干后下锅用滚油煎炸,待快出锅前,将打散的鸡蛋均匀地洒在整条鱼的表面,至金黄色鱼的咸香味也入了鸡蛋。饭桌上如若独此一菜,佐以馒头也是足矣。

咸白磷炖茄子,我一直认为这是一道懒人菜。烹制方法再简单不过,就是鱼与茄子分别切块,倒少量水放入锅中炖煮,直至熬烂。不用放油,不用放盐,更不需要其他佐料,要是再懒点直接放在微波炉里熬熟也无不可。我舌头一直对茄子过敏,但此道菜却是大大对了味,吃得喷香喷香。

勾魂媳妇,听这名字吃起来就很销魂,用切成小块的山东煎饼卷起来更是独一味。我不清楚小饭馆中的做法是怎样的,家中的做法却是有些讲究的。首先要将咸白磷剁碎,绞好猪肉备用,后将枣肉、花生和入碎白磷、猪肉沫再反复剁,直至完全融入一体,然后入锅用油翻炒,至炒干为止。喜食辣椒的可在准备阶段根据个人爱好放入干辣椒一起剁碎。

臭咸鱼,是独一处的味道。

07  虾酱

臭鱼烂虾,是家里老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说的就是这虾酱。虽然说法有些不是很科学健康,但基本很好地诠释了虾酱的味道。

这是沿海人民在饥饿年代用于保存食物的智慧。它是用小虾加入盐,经发酵磨成黏稠状后,做成的酱类食品。

这个味道呢,可以说是喜欢的人爱不释口,讨厌的人深恶痛绝,完全是黑白分明,不留一丁点灰色地带。

市场上还是很容易买到成品的虾酱的,但我还是每年都盼着老家人捎来的大罐虾酱。纯手工磨制,吃着有一种家乡的年代感,醇香醇香。

通常一勺虾酱,配三到四个鸡蛋,放上葱花,像蒸鸡蛋糕那样用小铁碗蒸制,开锅就是一股子鲜香味扑鼻而来,在加上黄白绿灰的颜色,比起海鲜也不遑多让。我经常把握不住火候和时间,每每蒸出蜂窝,但有句老话说的好,千般好,万般好,不如自己的东西好。抱着这种心态,却也是很能自我陶醉的。

虾酱,是陈年的味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些“臭臭”的东西,有没有让你爱不释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hg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