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诗中有似是而非的话,最为绝妙
五十、痛斥时弊
【原文】余弱冠在都,即闻吴江布衣徐灵胎有权奇倜傥之名,终不得一见。庚寅七月,患臂痛,乃买舟访之,一见欢然。年将八十矣,犹谈论生风,留余小饮,赠以良药。门邻太湖,七十二峰招之可到。有佳句云:“一生那有真闲日?百岁仍多未了缘。”《自题墓门》云:“满山灵草仙人药,一径松风处士坟。”灵胎有《戒赌》、《戒酒》、《劝世道情》,语虽俚,恰有意义。《刺时文》云:“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那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孤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译文]我二十岁时在京都,就听说吴江百姓徐灵胎有风流倜傥的名声,终不得一见。庚寅年七月,我臂膀痛,于是坐船去拜访他,一见面十分高兴。他年纪快到八十了,还谈论生风,留我小喝几杯,赠给我良药。房门邻着太湖,七十二峰,招之欲来。有佳句说:“一生中哪有真闲的日子,活了一百岁仍有未了的情缘。”《自题墓门》说:“满山都是灵草仙人才吃的药,青松微风吹拂着处士坟头。”灵胎写有《戒赌》、《戒酒》、《劝世道情》,语言虽然鄙俗,却很有意义。《刺时文》说:“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来是为了求才,谁知道,变成了欺骗人的伎俩。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说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什么样的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头放着高高的文章,店里买有新科利器,读起来摇头晃脑,口角流沫,甘蔗渣嚼了又嚼,有什么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即使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录了吴江布衣徐灵胎的为人和趣事、以及“ 痛斥时弊”的诗句文章。
余弱冠在都,即闻吴江布衣徐灵胎有权奇倜傥之名,终不得一见。
庚寅七月,患臂痛,乃买舟访之,一见欢然。
年将八十矣,犹谈论生风,留余小饮,赠以良药。
门邻太湖,七十二峰招之可到。
有佳句云:“一生那有真闲日?百岁仍多未了缘。”
《自题墓门》云:“满山灵草仙人药,一径松风处士坟。”
灵胎有《戒赌》、《戒酒》、《劝世道情》,语虽俚,恰有意义。
《刺时文》云:“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那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孤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