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外党世界今日看点语言·翻译
随笔 | 语言的故障 |「我打了一个喷嚏,朋友跟我说对不起,而我

随笔 | 语言的故障 |「我打了一个喷嚏,朋友跟我说对不起,而我

作者: e6793c73869a | 来源:发表于2017-03-03 20:13 被阅读596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br />

「Hi, how are you?」
「I'm fine, and you?」
「Me, too.」

来到美国以后,似乎碰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如果细究起来,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着我,时不时戳我一下。美国人照面时都会脱口而出:「Hi, how are you?」我常常不知所措,心想每次都回答同样的句子会不会有些傻。其实我可以找到很多种回答,但似乎怎么也无法如实回答:「Not so good.」如若这么说,面对「Why?」的追问,我便没有任何具体的内容来解释为什么不好——我仅仅是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好,仅此而已。

后来我发现,美国人最常用的问答句式是:

「Hi, how are you doing?」
「I'm good, how are you?」
「I'm fine.」

不同于小学课本上的用词,但也一样很刻板。美国人似乎对这一套打招呼的句式从不厌倦,一天可以重复几十遍。而我至今在面对「How are you?」的提问时总要先区分一下good和fine,才能在头脑中再掷个骰子,单数答「I'm good.」双数答「I'm fine.」它们或许毫无区别,不过是换个说法,也可以是「Not bad」,都没什么不同。像我们说「我很好。」 「还行。」 「不错呢。」

听美国人回答「I'm good.」时,我总会想起电影《情书》的结尾,藤井树在山野中大声地呼喊,自问自答,长久地重复:

「你好吗——?」
「我很好——」
「你好吗——?」
「我很好——」

瞬间出戏。但「I'm fine.」却似有些不同,它与这里的「我很好」有一个说法上的差异,不仅仅是用词,但具体差在哪儿,我说不出所以然。

刚来到美国的公司时,我向同事介绍自己的名字,对方没有听懂,我将它拼出来,他恍然大悟,用升调重复一遍:「Ah! It is……」。我用降调说,却似是错误的,这样的情况在去年英国旅行时似乎并没有碰到。我留意了一下,美国人更多用升调,讲起话来很大气,十分上台面。

用升调说,就是美式发音,用降调,就带些异国口音。特别神奇。懂的人自然觉得这无可厚非,完全是废话,对于我这样学语言半吊子的人来说,则是一个巨大的坎。

其实用「升调」和「降调」来区分发音,十分笼统,实际体会更为复杂,语音语调常根据具体情境与心情而异。
<br />

我入职于一家日资企业,阴差阳错被派到美国,竟在美国开始学习起日语。用英语来理解日语的日常用语,往往要经历二次翻译之后来解读。

「……desu ka?」 (ですか)是疑问句的提问语,相当于英语「Is that……?」或「What…… is it?」,汉语「是……吗?」或「是……呢?」

「……desu.」 (です)即「This is……」或「It is……」,「是……」

而「Hajimemashite, Yoro shiku onegai shimasu」 (初めまして,よろしくお愿いします),即「How do you do? Nice to meet you」,似乎很好理解。后来我在一部日剧中看到作自我介绍的片段,才恍然理解那句话的意思是「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此后「Nice to meet you」的说法开始显得颇为奇怪,完全不对头,又似乎在英语中再也找不到更确切的说法。

在法国上学时,吃完午饭,端着餐盘交给清理员,礼貌地说一句:「S'il vous plaît.」即英语「Please.」汉语中的「请」——但这里不能理解为「请」,而是「麻烦你了」;英语也不会说「Please」,而是「Thanks」。如果用日语就是「Sumi masen」 (すみません),本意是「对不起」或「不好意思」,英语中的「Sorry」或「Excuse me」,在这里也只能理解为「麻烦你了。」

经过几道翻译,语言似乎形成了一个怪圈,散发着捉摸不定的磁场。

还是在法国,点餐时说:「De la viande, s'il vous plaît.」英语是「Pork, please.」很好理解。用中文再说一遍:「请给我一份猪肉。」听起来似乎有些怪异,大概这就是翻译体。更自然的说法是:「来一份猪肉,谢谢。」这时「谢谢」取代了「请」,弥合了语言上的破绽,但「谢谢」并不是「请」,倾向于「麻烦你了」,是文化上的转圜。

譬如日本人说「Excuse me」(「不好意思」)是「Sumi masen」,说「S'il vous plaît」(「Please」,「麻烦你了」)也是「Sumi masen」,同一个说法在不同情境中表达出不同的意思,似乎是语言交流的常态,类似于一词多义,却不知为何,我每每听来都产生一种难以解释的理解偏差。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是,在法国,你打了一个喷嚏,你的朋友会说:「Désolé.」即「Sorry.」好像是他错了一样,这时你要答:「Merci.」(「Thanks.」)

换成中文说就是,我打了一个喷嚏,朋友跟我说对不起,而我与他道谢。

在美国和英国,你打了一个喷嚏,你的朋友会说:「Bless you.」你答:「Thanks.」这里好像就没什么不对。但是……究竟祝福什么呢?
<br />

有一日同事开车载我回住处,讲起周末,我闲来无事,走去附近的一家麦当劳吃点垃圾食品。彼时冰天雪地,同事说,这里应该看不到一个人在路上走吧。

我说,几乎没有,但确实见到了一个,穿着套头外衣,我走在他后面,后来他一下子穿过马路,就不见了,消失在雪地里了。

同事沉吟一会儿,说,这里还是很安全的吧。又说,在上海应该不安全吧?

我也沉吟了一会儿,说,上海总体来说还是很安全的,没什么危险,只是火车站附近比较混乱,可能会有坏人徘徊。

同事沉默了片刻,我才意识到,他问我在上海穿马路是否安全,我却回答上海的治安状况。根本原因是我来此之前就了解到这座城市犯罪率很高,这些日子以来都占据了我对于「不安全」的概念。但细想起来,我确实常陷入这类奇怪的误解。
<br />

其实即便是中文内部的环境,不同方言讲述同一个表达也会用不同的词和句式,若用普通话来理解,也颇为奇怪。方言的涵义往往比文字的表面意义更为丰富,无法书写,只可言传。我至今也无法准确理解粤语歌中那些婉转绵密的意境,置换到普通话的语境则完全抹杀了美感。更不用提东北的儿化音,四川的「锤子」、「铲铲」,台湾的「机车」……

我喜欢的作家张怡微曾在台湾求学多年,她很喜欢收集两岸文化的语言差异。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澎湃新闻: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南方作家用方言写作的合法性。像北方作家用方言写作是有合法性的,但南方作家如果用方言写作似乎会更容易被质疑。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怡微: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也不是专家。不过我一直在南方,会看到更南方还有一些官方语言不是汉语的国家,仍然使用汉语写作。他们也对汉语的发展有贡献。这其实很有趣。我在做评审的时候,可以一眼看出作品来自大陆还是香港还是台湾还是马来西亚……大家都用汉语写作,但汉语本身又创造了界限。另外,许多外在元素其实是会影响到日常语言的。比方台北多雨,经常下一个月的雨看不到晴天,这本来是个气候原因。但有次我去买饭,想加一个烫青菜,店员就跟我说,「烫青菜没有了,以后也不会再有了。」我就很惊讶,不知道烫青菜怎么了。还有一次,我去印论文,卡纸了,我问店员要不要重新打开,店员说,「要哦,因为刚才的那些,它再也不会出来了。」我觉得很有趣。我很喜欢收集这些我自己不会使用的日常语言。

即使经过重重翻译,我恐怕也无法理解台湾人说「再也不会……了」究竟是在说什么,或者说,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想来,企图通过翻译来理解他乡的语言,脱离本土的文化环境,便永远地向着歧义越走越远,再也回不来了。
<br />

看到一个朋友在空间说:「我又不是傻的。」
答:「是啊。」
或:「你是啊。」
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是体贴,后者则全然是戏谑。

而:「I'm not silly, anyway.」
答:「No(, you are not).」
或:「Yes, you are.」
英语语境下却看不出什么机枢。
<br />

这些大概是我个人的故障,中文太好,对外语有了戒心。于大多数人而言,或只是文化的摩擦。
<br />
<br />

(完)
<br />


相关文章

  • 随笔 | 语言的故障 |「我打了一个喷嚏,朋友跟我说对不起,而我

    「Hi, how are you?」「I'm fine, and you?」「Me, too.」 来到美国以后,似...

  • 童言蜜语2

    早上醒来,小朋友打了个喷嚏。 我问“哎哟,谁想程程了?” “妈妈想程程了。”他看着我笑着说。 我也假装打了个喷嚏。...

  • 我打了一个喷嚏

    草木皆兵的日子,我连打三个喷嚏,头也疼的很不舒服,不由得脑补着新冠病毒的样子,就像是一身黑衣长袍的武者,手拿利器摁...

  • 创意写作自虐107(27)

    任务:一个喷嚏 我打了一个喷嚏 那是我在想你 我想你给我拍的天空的流云 日日变化的光影 我打了一个喷嚏 那是我在想...

  • 跟我说:“对不起”

    两態娃不知从何时起,竟然要我们跟她说对不起。 说话大声了点,娃说是凶,要说对不起。 轻轻碰了一下,娃说是打,也要说...

  • 吃饭时谢耳朵朋友在他旁边打喷嚏

    餐厅里,谢耳朵的朋友打完饭找座位时,在他旁边打了一个阿嚏,喷嚏。 谢耳朵问他为什么打喷嚏。对方说抱歉。 谢耳朵问他...

  • 我的灵魂打了一个喷嚏

    睡了十几个小时的我在床上伸了一个懒腰,却还是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安慰自己难得周末的早晨可以睡懒觉,却清醒着玩...

  • 我打了一个抽象的喷嚏

    离开视觉表面的我分布在均匀的空间中有黑色蜘蛛藏于天花板的夹层之间唤醒午睡的意识旋转在眼皮内侧的泡泡悬浮于灵上而不在...

  • 【011 一个喷嚏】错位

    有人说,打喷嚏时大概是有远方的人在念着你,而我在想起你时突然打了三个喷嚏,大概是你在回应我吧。 程迦蓦地想起席锐来...

  •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

    一个寒假,我去朋友家里玩。刚出门,便不由得打了个哆嗦。外面的风呼呼的吹着,让我打了一个喷嚏。 ...

网友评论

  • 78629cfd1ffe:感觉语言是天赋(摊手)
    e6793c73869a:@王小马6888 :relieved:天赋不佳,后天不勤,就吊在那儿了
  • 二十五岁的老奶奶:打喷嚏人家说“(God) bless you”,然后当然是谢谢人家帮自己祈祷啊
    e6793c73869a:@二十五岁的老奶奶 哈哈哈,虽然不是很懂,但还是好好笑
    二十五岁的老奶奶:@淀子金 大体是这个意思,迷信打喷嚏时会被鬼上身,说这句话用来帮人辟邪。

    在咱们广东,打喷嚏时也有类似的说法“大吉利是”,还有些地方的人加长成“大吉利是,一个老婆,两个平妻,三个妾侍”:joy:绝对不是骗你
    e6793c73869a:是在想为什么要bless呢。
    大概有个文化上的梗,打喷嚏有点晦气,要祝福一下,去一去晦气?

本文标题:随笔 | 语言的故障 |「我打了一个喷嚏,朋友跟我说对不起,而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dx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