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50期“渡”专题活动。
小区里出了件新鲜事,24栋102的王阿婆要把房子让渡给六楼租房子的吴喜一家,消息一传出来,大家都议论纷纷。王阿婆今年八十八岁,老伴在十年前就去世了,她一个人独自生活的这十年,女儿有事才会过来一下。因为她女儿家住得离这个小区太远了,来一趟单程要一个半小时,阿婆体恤女儿,没有大事她也不会给她女儿打电话。
阿婆吃好早饭就会坐到门口晒太阳,六楼的吴喜在小区门口开了一个小水果店,楼下经常卸货,开始照面会打个招呼,一来二去和阿婆就熟络了起来。阿婆也爱热闹,后来就坐到吴喜的水果店门口去晒太阳,吴喜也对阿婆也很热情,店里的水果经常拿给阿婆吃,阿婆的水果常年都不用买的。吴喜夫妇还有个儿子叫乐乐,今年六岁,乐乐就是阿婆看着长大的,小嘴也很甜,奶奶长奶奶短地叫个不停。
乐乐今年要上小学了,让吴喜他们发愁的是他们租房子上不了小区里的小学,按照分配的话要去五公里之外的小学,那里小学还没有他们小区的小学师资力量好。夫妻俩就商量着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乐乐在小区里上学,被阿婆听到,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事情。
这件事情阿婆也告诉了她女儿,女儿当天就赶过来了,问她是不是被他们一家人灌了什么迷魂药,被人骗了,还说她防诈骗的案例肯定听的太少了。
阿婆坐在椅子上,示意女儿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先是沉默了几秒,然后用低沉的声音开口了:“这十年都是我一个人生活,没大事我也不叫你,知道你家里也一摊子事,还要带孙子孙女,没有精力来照顾我这个老太婆。你自己年龄也大了,也知道人年龄上去之后会有很多毛病,睡眠少了,睁着眼睛没事干的滋味真的不好受。这些年幸亏有小吴他们一家人照应着我才能熬到现在这把年纪,按理说我只有你这一个女儿,房子肯定是要留给你的。”
阿婆很久没有一口气说这么多话了,她起身去倒了杯水,回来坐下来又继续说:“七年前我摔了一跤,你还记得吗?当时小孙孙正好刚出生,我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把你忙坏了,出院后我就没再让你过来,伤筋动骨一百天,哪有这么快好?我一个人行动不方便,都是小吴和他媳妇帮我买菜做饭,我才能恢复得这么好。”女儿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阿婆又继续说了:“你也不容易,我知道的,要伺候儿媳妇过月子,还要带孩子,我不能再给你添麻烦了。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倒不是说你待我不好,你也有心无力。”
“我现在每天在他们店门口坐着,他们不光不嫌弃我,做饭都故意多做一口,也省得我再开炉灶了,水果更是没断过,虽然我也吃不了多少,但是人家心肠是好的。我坐在那里看着人来人往的人都以为我是他们家阿婆,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有的还和我唠嗑,每天我都过的很开心。心情好了也不怎么生病,也不用一个人苦哈哈地在家守着个电视机过日子。
阿婆喝了一小口水继续说:“我们自己家的小孙孙我没见过几次,乐乐是我看着出生,看着长大的,一口一个奶奶小嘴甜得很,这次他上学有房子的话就能在小区里上,方便。我只是名义上给他们借用一下,等手续办好了还会转回来的。他们没有提,也不愿意,是我自己主动提出来的。到时候即使他们贪了,我也认了,我都到这个岁数了,也没几天活头了。你之前拆迁了三套,房子应该也不缺,我就当做个好事吧。“
阿婆的女儿还头一次听老妈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平时来了就急吼吼地把东西放下,该做的事情做掉,就要赶回去了,她还没有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听老人说过话,更别说交心了。这次她听完也感到很羞愧,虽然自己已经退休很多年了,还是无暇顾及年岁已高的老母亲。自己忙着自己的小家,对老妈疏忽了。听完她也知道老人心意已定,基本上是无法改变了,那就顺着她的意吧,老人开心就好。
一周后,阿婆在社区居委会的见证下把房子让渡给了吴喜,吴喜也没白白受着,同时还写了两份保证书,一份就是等孩子顺利上学后再转回的保证,还有一份是保证日常照应阿婆的承诺书。
阿婆自己有养老金,大事都是她女儿来应付,日常照应对吴喜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对阿婆来说却是雪中送炭。这样阿婆也心安理得受着他们家的关照,可以说是互惠互利的一件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