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行之
01
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北丐洪七公,这让你想到谁?
对,是金庸。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合称“五绝”,出自金庸《射雕英雄传》,代表着武林中最高的武学巅峰。
天涯,大漠中的旅店,酒和女人,刀与浪子,这让你想到谁?
对,是古龙。
边陲小镇,西域荒漠,挂着风铃的旅店,寂寞的女人,烧喉咙的烈酒,吹毛立断的刀剑,不知道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漂泊浪子,是古龙江湖中最常见的元素。
金庸古龙是武侠中的两大巨匠,两个人的作品风格迥然不同。如果说金庸是宋代周正巧密的工笔,那古龙则是明代奇肆灵动的写意。如果说金庸是十八世纪丰满宏伟的咏叹调,那古龙则是中世纪委婉轻盈的小夜曲。
这样两个人,两种武侠风味,各有千秋,却无法折叠。无数的武侠迷都幻想,如果金庸和古龙合体,那该是怎样的江湖?
本来是不可能的。但还好,这世上,还有一个叫王家卫的导演。他用电影,实现了一次金庸与古龙的合体。
这部电影,叫《东邪西毒》。
02
王家卫是个奇才,1988年开始拍电影,28年只拍了11部电影,信奉慢工出细活的手艺哲学。这人是个偏执狂,电影中要用一块旧布,他买好布,并不通过人工仿旧,非要等新布一直放,几个月后自然变旧才拍。电影里要用梅花,并不直接移植,非要亲自在院子里栽,一直要等新栽的梅花开时才拍。他总戴墨镜,于是人称“墨镜王”。
王家卫的电影极具个人风格,支离破碎的叙事,孤峭寂寞的人物,诗意而神经质的台词,缠绵悱恻的古典音乐,离奇横斜的摄影角度,变幻莫测的广角镜头,营造着疏离,弥乱,冷僻,孤独,幽微的视听氛围,犹如巴山夜雨中的一盏晃动的昏黄灯火。他的华丽和颓靡,失落与守望,人称“王式电影”。
王家卫曾说,金庸和古龙是两大宗师,他自己更偏好古龙,他认为古龙更纯粹一点,古龙对人看得很透,像一个诗人一样。
他对古龙的偏好,在他的第一部武侠电影《东邪西毒》中就暴露无遗。这部电影他有意将金庸和古龙两位武侠宗师合体。故事的人物,选取的是金庸武侠中的角色。
「 翌年,欧阳峰重返白驼山,成一方霸主,号称西毒。」
「 三年后,洪七加入丐帮,终成丐帮帮主,号称北丐,晚年与欧阳峰决斗于大雪山,结果相拥而亡。」
「 六年后,黄药师隐居东海桃花岛,自称桃花岛主,号东邪。」
不同的是,他不肯照搬西毒,北丐,东邪的原型,只是给《射雕英雄传》的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搭建出了一个前传。他要借金庸人物的壳,填自己的东西。
人物是金庸的无疑,但王家卫说,古龙是一个流氓,有才气的流氓。所以他拍《东邪西毒》的时候会想,要是古龙去写这场戏会怎么去写。他喜欢反差,就试着用古龙的口吻来讲金庸的故事。
用古龙的口吻,来讲金庸的故事,于是金庸,古龙,王家卫,三坛好酒混合在一起,调剂出了一杯风味别致的江湖。清疏,幽凉,有远方风沙与剑气的味道。
03
王家卫和古龙有诸多相似之处。两人的作品同样注重符号化和仪式感。
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杏花,烟雨,江南。
古龙痴迷于符号化的诗意,他喜欢的场景是古道西风瘦马,长街,月夜,落叶,秋风,积雪。
王家卫同样痴迷符号化的诗意,午后三点的阳光,人潮拥挤的十字路口,霓虹灯,午夜酒吧,杂货店,门牌2046的房间,飞驰的列车,冷雨,老唱片,幽邃的走廊。
在《东邪西毒》中,王家卫的符号学,终于和古龙重合。
沙漠,茅屋,鸟笼,桃花,斗笠,快刀。
「 我以前听人说过如果刀快的话,血从伤口喷出来的时候像风声一样,很好听,想不到第一次听到的是我自己流出来的血。」
这种暴力美学,经过王家卫呈现后,犹如古龙再现。
04
王家卫和古龙的作品,同样充满着各种仪式感。
古龙笔下的人物,大多是痴迷仪式感的。小李飞刀的飞刀,用得最多的,不是杀人,而是雕一个女人的样子。楚留香踏月留香,钟情于月夜活动。西门吹雪杀完人,要吹落剑上的血。叶开每次介绍自己,都是一句“我叫叶开,叶子的叶,开心的开。”
王家卫电影里的人物,仪式感同样严重。阿飞不停对着镜子梳头,苏丽珍永远穿着旗袍上下楼的,周慕云对着莫高窟的石洞说话。女逃犯任何时候都戴假发、墨镜,晴雨天都穿雨衣。何志武不停地吃过期的凤梨罐头。
古龙和王家卫作品里的人物,似乎有严重的强迫症,偏执地树立自我的一种仪式感。在这种仪式感里,人物自我解构,救赎,搭建出自己特立独行的一套信条。
05
「 春天,江南。」
「 残秋,木叶萧萧,夕阳满天。」
「 七月十四日,晴。宜动土,忌出行。」
古龙如此迷恋陈述时间,小说大多以时间加环境的短句为开头,奠定了经典的“古龙式开头”。
而王家卫电影,亦钟情于对时间流动的捕捉。随处可见的钟表,在静态的空间里,时间的流动格外具有逝者如斯的象征。
「 16号,4月16号。1960年4月16号下午3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
「 我和她最接近的时候,我们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我对她一无所知,6个钟头之后,她喜欢了另一个男人。」
王家卫对于时间的细化,有近乎偏执的拿捏。
在《东邪西毒》里,王家卫与古龙重叠后,便有了这样的开场旁白:
「 初十日,立秋,晴,凉风至,宜出行会友,忌新船下水。」
「 十五日,晴,有风,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有血光,忌远行,宜诵经解灾。」
06
《东邪西毒》的英文名是Ashes of Times,意为时间的灰烬。
无论是古龙,还是王家卫,构建的江湖中,最厉害的武器,都是时间。
时间催人老,美人迟暮,英雄末路,时间是最不可战胜的剃刀,再多繁华也终要剥离地一干二净。
王家卫和古龙,深谙此道。总以旁观者的视觉,看待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如一双布光的手。
07
很多人喜欢仿王家卫和古龙。因为他们风格化明显,好仿。符号化,仪式感,对时间细化的痴迷,仿出了这些,就大概就有了个样子。
但这些总是他们的表象,王家卫的电影,受到作家刘以鬯,穆时英的诸多影响。穆时英是新感觉派的代表,如果看过他的小说,再看王家卫的电影,就觉得王家卫喜欢他一点不奇怪了。王家卫的台词尽管并不周正,但是骨子里的那种疏离,隐忍,通透,谁也学不来。
古龙的小说,受日本侦探小说,武士精神,中国古典写意,书法,诗词等诸多影响,骨子里有雪夜访戴,秋风鲈鱼式的魏晋狷狂与浪漫,绝不是仿个长短句,就能拓印得过来的。
看王家卫和古龙,初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回头一看,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
08
古龙和王家卫,作品中的人物,都充满着一种疲惫感。他们都对江湖,对都市充满疲惫的厌倦,苦于被宿命所困,只能身不由己。
「 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这一边更好。」
「 你越想忘记一个人时,其实你越会记得他。人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可以把所有事都忘掉,以后每一日都是个新开始,你说多好。」
《东邪西毒》里,这些疲倦,是王家卫的,也是古龙的。一个导演,一个作家,在面对这些疲倦的时候,似乎在隔着时空干杯。
09
「 你知道喝酒跟喝水的分别吗?酒,越喝越暖,水会越喝越寒。」
《东邪西毒》里的这句台词,是原原本本古龙小说中的对白。
可酒暖回忆思念瘦,酒即便暖,酒入愁肠最易化作相思泪。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相思,是王家卫和古龙,共同解不开的心结。
10
相比王家卫和古龙,金庸是克制的。金庸的人物,有豪气,骨气,傲气,却并不注重符号化和仪式感,金庸的笔下有真正的英雄,豪杰,却没有真正的艺术家,诗人。
而古龙,是天生的诗人,有元气,剑气,灵气。有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的超脱,俊逸。
作家孔二狗说,我觉得金庸就是李安,古龙就是王家卫。
如此,便一语道破。
11
对于《东邪西毒》,王家卫自己说过:
「 我们在生命的过程中有时候有一些决定,都缘于某一种固执或执着,拍《东邪西毒》的时候,我更多想表达的是生命中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情始终都会像流水一样过去,到最后存在的都是美好的感情,这种美好的感情会循环不息。」
“这种美好的感情会循环不息”说得极好,套用到古龙的小说,便也精准。这种美好,是花满楼坐在窗前听风,是西门吹雪立在门前看雪,是沈浪和熊猫儿在喝酒,是风四娘在为萧十一郎点灯。
这种美好,无论是现在的都市,还是遥远的江湖,都不辜负那句“不胜人生一场醉”。
12
以古龙的口吻,讲述金庸的故事,王家卫做到了。他用自己的“王氏电影”完成了一次金庸和古龙的合体,他把自己当成了调和他们的基酒,转身后,留下我们似乎遗忘,却总似曾相似的江湖。
如此,小二,上酒。
2016-10-30
网友评论
巧的是我正在看孔二狗的黑道。
作者写的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