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直到深夜十二点才看完《吞》。本来以为,看完此书不会超过十一点,但因途中有个老同学添加我微信,我们聊了会天,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之所以想看完这本小说再休息,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太引人入胜。
《吞》这部小说是我在上个月,参加中国作协作家李云小说《盛夏》出版的分享会上,特意向蒋老师讨要来阅读的。这是我第一次与蒋老师有缘晤面,但蒋老师的大名,我是在几年前就有所耳闻。那时候,文友说:“蒋老师不仅是一位著名作家,还是一位优秀企业家。他写了很多书,小说,诗歌,散文。”当时我听了,问这位文友,怎样才能拜读到蒋老师的作品呢?文友又说:“那是因为你和蒋老师不熟悉,要是熟悉了,他会送给你读的。”当时我心里就想,要怎样才能和蒋老师这样的大作家熟悉起来呢?按我本人的个性,感觉很难。
其实,要说机会,也不是说没有。就拿简书来说,一晃,我已在上面注册了三四年。但加入日更的行列,只有两年。因为蒋老师在简书平台是会员,粉丝过万,大名鼎鼎。那天的分享会上,我诚恳的对蒋老师说明了想法,说自己早就希望能拜读到他的作品他的书,只是碍于没有机会,蒋老师听了,慷慨大方的答应分享会结束后给我。就这样,那天我一个人拿到了蒋老师最多的书,六本。
书带回家,我最先看完的是那本《我就是那一只墙外的苹果》。这是蒋老师的散文集,说贴切点,这是一本宝贵的教科书,内容全是蒋老师对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总结出来的励志精神及宝贵经验。赐予读者满满的正能量。
这是一个农民命运形象的象征,写照。简洁精炼的文字,一篇篇读来令人动容,敬仰,既有形象的描述,又有高度的概括。你会发现,它们都是饱含命运哲学的文字。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生活与创业,原本就是两个密切相关的事物。读着这样的文字,谁又不会产生深刻印象的感恩感触与感想呢?随着蒋老师事业的发展与庞大,不得不说,这就是引导后人的一只金碗,体现自身宝贵的经验,引发读者的共鸣。
事实上,蒋坤元老师他个人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据我所知,蒋老师四十岁创业,至今十多年,已经声名远扬,拥有过亿资产。最难为可贵的是,忙碌之余,蒋老师自始自终都在坚持自己的读书之路,创作之路,为人低调,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四十多部作品集。这就是一个谦和低调的企业家,作家生命。
《我就是墙外的那一只苹果》第一辑开篇就有中心阐明:我知道,那些生长在墙外的苹果,经历了更多的风雨和磨难,它们可能卑微,可能丝亳引不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只要它们能坚持到成熟的那一天,那么,它们一定会比墙内的苹果更香甜,一定会成为世间最甜美的果实。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有同感,这只墙外的苹果,是一种善心,爱心,忧心,同情心,更有一种高贵的人性品质。以苹果喻人,和人的生命一样,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抵达到最高境界,安神,静心,这是一种多么优美的灵魂啊!
再说说这本《吞》的小说。未打开之前,我以为这本书已经出版多年。这或许是我受了黑色封面的忽悠,或者说反应迟钝,因为在我看来,黑色,还代表年久,忧郁。但当我打开书详细阅读了解之后,这才发现,这本小说集是新出版的。看完内容,就不觉为奇了。
小说主要内容围绕陈、王两个财主,为争一个黄金地——小西湖展开,让我们收获一笔江南历史财富。个人认为,小说在表达的语言上算不上精美,但故事情节,则是绝对精彩的。就像青年作家齐帆齐所言:蒋坤元的文字朴实无华中蕴含着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是一部不多见的精彩小说。
青年作家小隐在书面上也有不可忽视的说明:他说,作为乡土文学作家的代表,蒋坤元老师的这部小说依旧扎根在他热爱的土地——美丽的阳澄湖畔。但这部小说又不同于蒋老师以往的作品。它写了两个家族的历史变迁,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印记,从大的方面来讲,反映了历史进程。
在此,我要说,清点和展示,描写与阐述,蒋坤元老师始终在创作的路上挚爱与创新。让我们以更高、更远的目光,展望蒋老师身后那一遍更辽阔的天空。
2020/11/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