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诸子百家道学笔记
郭店楚简《老子》中的道论

郭店楚简《老子》中的道论

作者: 孤鸿学士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07:51 被阅读121次

    导读:在读完通行本、帛书本之后,仍有很多难以解释的问题,五千言中自相攻伐,前后矛盾之处随处可见,比如:一方面在宣传圣人,另一方面又主张“绝圣弃智”。另一方面说“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慈孝”。一方面有主张“绝仁弃义,民复慈孝”。楚简本以淳朴的语言讲述着朴素的道理,虽然只有今本五分之二的篇幅,却能完整阐述”老聃之学,无为之术“。由此观之,楚简胜今本多矣。

    1、道是什么?

    大概是有个浑然而成的形状,早在天地之前就已经有了。高远啊,空旷啊,独立的存在着,永远不会改变。或许天下就是她生出来的。我实在是不知道她的名是什么,给她取个表字叫“道”吧。如果非要问我她叫什么名,根据她的特点,勉强叫“大”吧。

    “道”用言辞表达出来,寡淡的没有任何足以吸引人的地方。空虚的没有任何形状,看又看不见。死气沉沉的,又没个声音,听又听不到。怎么能讲的出来呢?知“道”的人不会到处去说这个是道,那个是道。到处讲学的人其实讲的是经或者是学,而不是“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坐而论道”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坐下来,讲讲经典,探讨学问罢了。

    2、道学是什么?

    既然没有办法说清楚“道”是什么,那就描述一下自己的“知”吧。道学就是“知”道的过程和结果,自己“知”的这些,用文字表达出来,如能经久传承,这就是经典了。经是学的一部分。所知的这些,会随着个人的成长,阅历的积累,不断地刷新。学习阶段的人要特别注意,知识当然是越积累越多。但我们需要明确一下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生成运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智慧,不要让固有的知识把自己规死了,学道学成书呆子,也就离道越来越远了。经书可以常读,但不能迷信。学以至忘,运用出去的才是自己的智慧。

    3、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

    道生万物,作用于万物,是天下最尊贵的。而她的作用却是柔弱的,什么都不做,万物却自然萌发生长;连名都没有,万物却自然归顺服从。天道周旋,万物之间彼此相辅相成,最终都返回到最初的道当中,从无到有,从有回到无。最终归于本源,这就是道的作用。

    世界上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这四大里面“王”占一个。道大的无法描述,天大的没边,地大的没沿。王为什么也大呢?因为人可以效法地,效法天,效法道,效法自然。道天地王,四位一体,都是遵从自然的。或者说,如果人能做到像天地道一样遵循自然,那么人就可以成为与天地道同“大”的王。“自然”面前,万物平等。万物均自然。道=天=地=王。王就是效法“百谷王”的人。当然,人有自己的自主意识,人可以选择这样做,也可以选择不这样做。

    4、人如何法天地自然?

    江海还有一个名字叫“百谷王”。江海也“大”啊,因为她善于“处下”,所以百川归往。圣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能效法江海而为之。在万民之前,这是结果,以身后之,这是过程。在万民之上,这是结果,以言下之,这是过程。我们不能盲目的去追求结果,而无视过程。并不是为了“高”这个结果,一直往高的走。江海不与百谷争高,处在百谷之下,所以成了百谷王,结果比百谷大。圣人不与万民争高,处在百姓之下,所以百姓乐于推崇圣人。这个道理能否给您一些启示呢?

    圣人因为“不争”而处于万民之上,上行下效,牵一发而动全身。圣人应该怎么作呢?我见过有太多奋发图强而最终失败的,也见过很多执迷于身外之物最终又失去的。圣人之所以能得到,是因为圣人可以“辅万物之自然”,但是不能为。把圣人这种行为焦叫作“無为”、“居无为之事”,是居于“处下”、“不争”、“弗恃”、“弗居”的思想之下而产生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是行,使行为符合于道的德,就是人法自然。

    简文参考李零校定本

    2018年5月18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行者檟肃霜:郭店楚简《老子》,是年代上最接近老子生卒年代的版本。可以说,基本接近《史记》、《左传》、《竹书纪年》等总结先秦思想的史书中的老子。与后世的《道德经》(傅奕版,唐玄宗李隆基改写本)在对道家思想的描述上,是完全不同的。可以看看原文。
      • 魏道长:效法自然?当时古人那个年代应该还没有自然这个概念吧
        孤鸿学士:@魏道长 古今概念内涵不同,辨析起来很费劲。
      • 逢时开运咨询:你还需要与学习
      • 金子文:学习了
      • 娟娟新月:拜读了!👍👍👍

      本文标题:郭店楚简《老子》中的道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bl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