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831415/517515e337b06813.jpg)
前天写了一篇《赞五爹》的简文,我是把五爹对我家的好记在心上的。天地悠悠,人心可鉴,善恶总会有天报。而天报我们的恰好是恩。因为我母亲和五爹一家都是善良的人。是他们为我们后人积的德。
我和五爹家合居一屋很多年,同居屋檐下,常常鸡狗相鸣。我家鸡吃了你家谷,你家狗咬死了我家猫,摩擦的事总是难免的。有些人会因为一点绳头小利而兵戍相向,老死不相往来。但我和五爹家不会。这与五爹、五姩的好和我母亲的善良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妯娌之间的虚怀若谷,存心阔处很重要。
我母亲出生于一个穷苦的家庭,世世代代与农相伴。母亲外家那边兄妹七人,母亲是姐大。外公外婆都是老实的农民。一生终老,连海口市都没有去过。像老黄牛一样天天耕耘着他家的一亩三分地,硬是挺着腰把七个孩子拉扯大。我母亲是大姐当娘,是外公外婆的得力帮手。从小到大,家里脏活苦活什么都干。又是弟妹们的好靠山。
小时候,我经常随母亲去外婆家捡表哥小舅的旧衣服穿。除外公外婆倍爱我和弟弟外,舅舅和小姨对我们都很好。每次从外婆家归来,他们都能给我们找一些吃的。去地里摘花生,爬上树上摘龙眼,去山里摘竹笋,凡能充饥的都会塞给母亲带回。這也是母亲用勤劳和善良换来的弟妹们对我们小辈的好,是爱心的传递。
母亲十七岁那年嫁给了我的父亲。他们的婚姻是由红纸定的命。我父亲这边也是排行老大。脚下也有兄妹八人。母亲过门时,父亲的弟妹还小,也是我母亲当嫂携着长大的。所以母亲的善良也使家父这边的家风有了一个好的引领。是内因和外因的有机结合。
外公的家教家风,使母亲练就了吃苦耐劳,相让相守,无与世争的优良品格。是细微处见精神的一个实例。母亲的这种品格又是引领我们与五爹一家合居其屋而能长期和睦相处的内因。
记得小时候,农村的孩子是在玩耍中长大的。那是大跃进之年,大人们忙于大干快上。砸锅炼铁,建山塘,修水利,早出晚归。没有时间顾及我们。所以我们的童年是在自然态的野生中长大的。
捉鱼、玩水、打鸟、摘野果、打枷、走躲(捉迷藏)总是不亦乐乎,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写作业。母亲从不把这当回事。如果不按时吃饭母亲就将它倒入桶内喂猪,让你饿后长记性。如果不按时写作业,母亲也只是任由学校老师鞭抽和站圈,从不心痛,不会去找老师论理和找校长的麻烦。只要不和别人打架惹事,平平安安回家便是母亲的最大心愿。
在母亲的概念中‘’书不如薯,公明不如先刀鱼‘’。她并不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她只相信勤劳能致富,节俭能持家,不劳动者没饭吃。
她常常对我们说:‘’她的父母是靠勤劳养活八个孩子的〃。我的爷爷这边也是,爷爷的勤劳还盖起了两间正屋,而父亲兄弟几人,人人都读过书,却没有一个成大事的。甚至于小事也没有干好过。我家的无屋无头,让我们长大后没有钱供其读书,在母亲看来,好像也是父亲的读书没用之过。
母亲虽然没有上过一天的学,但有时好像也能说一点貌似比较学问的话。比如‘’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十个诸葛亮不如一个朱元璋‘’。尽管母亲也鼓励我们要多读书。但她的目的是让我们明白事理,脚踏实地地谋一业。而非读书做官为了赚钱,或把学问变成大话来吓唬人。
在她看来,农村才是‘’广阔的天地‘’,城里人将来是要到农村来‘’大有做为‘’的。所以书读多读少无关紧要。读书多的人也不见得高人一等。好多大的汉奸和卖国贼都是读书多的人干的。小人物想干都没那本事。所以多读书不见能治国平天下。关健是很多读书人还养不了自己那个家。我父亲就是个例子。
父亲读了几年书,却长期浪荡在外。半点也没养过母亲那个家。全靠母亲种田卖粮撑着。没有母亲我们粮食紧张的那三年,我们肯定是要饿死的。更谈不上后来的上大学了。
我常常觉得母亲的话是有理的。是小妇人的大智慧。大学毕业后,我身边的许多读书人受升官发财之累成了贪官。我更坚定了母亲的话是有理的。也许这就是不识字母亲的大智慧。妇人之见有时也能登上大讲堂。
尽管母亲对读书并不看好,也许那是对我父亲说的气话,事实上,在粮食最困难的年头,她还是含辛茹苦的送我们去读书。记得我读初一的那一年。文革开始了。学校开始停课闹革命。校内一片大乱。我打算不上学了,回家务农。一向认为读书无用的母亲却因我逃学而哭了。因为,那年我才满十三岁。在农村干不了体力活。除开放牛,队里没有我能干的农活。
我个子矮小,用五爹的话来说,我还没有田畦高,站在薯沟里人家只见薯叶却看不见我。
恰恰是那一年,我邻居家的一个孩子放牛时被牛踏死了。所以母亲是不让我放牛的。还有一事让我母亲担心:如果我小小就退学,就只是个小学毕业生,而凭我家的处境,一个小学学历的孩子,将来是找不到媳妇的。所以母亲是真的哭了。
为了让我继续读书,母亲悄悄的去找了我的那位挨学生批斗的班主任。班主告诉我母亲我还是能读书的,尽管那年头读书人都被关进了‘’牛棚‘’。母亲还是一定要让我回学校去。母亲动员了包括五爹六姑及我的四舅等人做了我的思想工作。想方设法把我赶回学校去。是她叫五爹带我回到了学校。从此我才有了一个初中文凭,才有了七八年的高考资格。
后来的经验证明,母亲的担心是有先见之明的。二十岁后,当我的同龄人都已结婚生子,而我却找不到女朋友时我才认识到情况的严重,才知道了读书的重要。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不能说明一切,但有时也是一支能救命的稻草!这一点是在我读完大学回来后,找到了一个好老婆后才得到证明的。关健时刻,母亲总能先知先觉。这也是母亲对子女的无私的爱。只有无私,才能洞见世间事,拳拳母子爱。
我始终觉得母亲的善良是留给我们的最好财富。
有一年,我和村里的兄弟放学途中摘萝尼。是我先发现的那一颗又大又熟的萝尼被他人抢了,那人比我大,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那一类,我和他论理,却秀才遇见兵,反挨了一顿打。回家后我向母亲告了一状。本想母亲帮我,却遭到了母亲的痛骂。
凡与他人纠纷,母亲总是不分青红皂白说我的不是。‘’人家因乜打你而不打别人‘’这是母亲常常数落我的话。也许母亲深知我家势不及人,息事宁人是她的唯一。也许她觉得孔子的那个《一年三季》的故事值得借鑫,凡事不必与不讲理之人争一已之得失。这也是她的善良一面。
母亲离我们而去已经很远了。但关于她的善良是不会走远的。许多故事始终在我们的心里。从母亲的处世经典中,我深刻地理解了:人不一定要富贵,但一定要善良,像我的母亲那样:不与他人争长短,只顾自己知足常乐!始终记得劳动者最光荣!!
相关阅读《五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