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小白的成长之路读书心情随笔
中西美学历程探讨——你有审美情趣吗,你觉得美是什么?

中西美学历程探讨——你有审美情趣吗,你觉得美是什么?

作者: 凯仁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01-14 21:34 被阅读130次

    李泽厚,我国著名哲学家,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同时也进行哲学和美学的研究。1979年,李泽厚因出版《美的历程》一书畅销,被冠上了“思想领袖”“思想库”“青年导师”的称号。

    《美的历程》这本书里,李泽厚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古代艺术在各时期形成的不同的审美趣味,梳理和归纳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李泽厚认为只有把审美、艺术和历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美。

    美的历程

    一、美的追问

    (1)美是一种有意义的形式,要结合社会、历史环境理解不同时期的审美情趣。克乃夫·贝尔(Clive Bell)提出“‘美’是有意义的形式”的著名观点,否定再现,强调纯形式(如线条)的审美性质,给后期印象派绘画提供了理论依据。(李泽厚《美的历程》)

    (2)“美”是人们谈论与追求的永恒议题,负责记录美的艺术家们,表达出不同形式的美。美是社会风气的表现,在社会思潮不断变化的影响下,形成不同的美学风格。(翁贝托·艾柯)

    (3)从亚里士多德以后,整体概念成为美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传统概念。对整体概念运用较好的是歌德,他把美摆在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整体上,把整体概念运用到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方面。歌德主张“显出特征的整体说”,着重从客观现实和具体事物出发,要求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艺术与自然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及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统一,所以歌德主张,美是辩证的。(歌德的美学观)

    (4)美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即是形式,离开形式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也不能成其为美,可以说,美和社会内容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美之为美必然需要一种有意义的载体来传递。 二、中国不同时期美的表现形式(《美的历程》李泽厚)

    美是“有意味的形式”,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着内在的规律。李泽厚从宏观的角度指出,要想深切的体验到中国古代艺术的美感,不仅要关注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更要关注它的内涵,关注作品背后的那个时代的思想观念。

    (一)商周时期的审美特点

    商代有很多大型青铜器,上面的纹饰多是凶猛、可怕的饕餮。饕餮是当时宗教仪典中的圣牛,人们幻想饕餮具有巨大的神力,恐怖、残酷、凶狠,这使得青铜器带有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狰狞的美感。

    这种美感的产生与那个时代的背景紧密相连。从炎黄时代一直到商周时期,大规模的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频起。人们歌颂这种野蛮血腥的吞并战争,宣扬暴力的征服,于是吃人的饕餮形象成为了时代的标志。在看来十分恐怖的神秘气息中,却反映了人类社会必须通过血与火的恐怖,才能开辟社会前进的道路。青铜艺术的美,就在于它融合了历史力量和原始宗教的神秘观念,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气息。

    但是,不是所有狰狞、恐怖又神秘的东西都能具有美感。在商周的青铜艺术中,还有着像小孩子一样的天真的、稚气的东西。这些元素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独特的青铜艺术的美——沉重又神秘、狰狞又天真。

    (二)先秦时期的审美趣味

    所谓“先秦”,是指秦朝以前,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巨大变革的时期,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两股对立的思想,一个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另一个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儒家强调用理性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鼓励人们积极对待人生,努力建功立业,宣传着正能量。道家则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一种不受世俗约束的独立状态。这两家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躲避,但是两者都蕴含着理性的精神。这里的“理性”指的是不信仰宗教神鬼,而是关注现实,追求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在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审美趣味转向一种追求内在的、精神的、理性的美。

    (三)魏晋时期的审美趣味

    魏晋时期,政治上分裂割据,政权更迭异常频繁,等级森严的门阀士族垄断了官位;经济上,城市和商业不再像秦汉时那样繁荣,地主的庄园不断扩大,农民被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文化上,儒家思想越来越迂腐。但是,黑暗、混乱的魏晋时期恰恰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艺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审美的趣味也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的审美特点可以概括为“人的觉醒”。

    从两汉时期开始,士大夫阶层生活条件优越,政治上享有世代相传的特权。这样一群有闲又有钱的人,慢慢失去了对政治的兴趣,追求自我的享受,文学的独立,音乐的修养,自然的欣赏等。他们关注的东西,从外部环境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从社会转向了自然。这就是我们所讲的“人的觉醒”。这种觉醒强调自己独特的一面,强调一种独立的精神,外在的表现就是形成了潇洒风流、特立独行的魏晋风度。

    异常频繁的朝代更迭只是在魏晋时期出现了“人的觉醒”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与这一时期思想领域的怀疑论思潮有关系。“人的觉醒”在文学方面表现在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观念与文学价值的独立时期。在书法领域,草书的盛行,体现了这一时期不重实用,只重情感的艺术特点。

    (四)唐宋时期的审美趣味

    唐诗、宋词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审美趣味。唐诗盛行的年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人们对现实生活充满了希望,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渴望建功立业。所以,在盛唐的诗歌中充满了青春、自由和欢乐的气息。唐诗虽然风格多样,却都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就是盛唐之音。

    而宋词有长短不齐的固定句式,表达复杂的心境,体现不同的境界。境界的大小,决定了词的不同美感。这种审美趣味的变化与时代背景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北宋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贸易繁荣,社会相对稳定,科举制的大规模推行,使得地主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稳固,于是地主知识分子们开始享受生活,时代的精神不在于建功立业,而在于关注生活,不强调世间万物,而关注个人心境。

    (五)明清的审美趣味

    进入明清,审美趣味变得俗气了。带点庸俗的市民文学是属于城市中的小市民的,表达了当时的人们想要冲破传统礼教束缚的愿望,虽然还谈不上个性解放,但是在这些世俗小说中可以看到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带有着蓬勃的生机。

    明清时期市民文艺的产生与社会的发展有直接关系。明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业市镇不断发展壮大,市民阶层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在文艺领域,市民们就需要一种描述真实生活的东西用来消遣,于是,唐代出现了“传奇”,宋代出现了“话本”,在这个基础上,明清时期发展成了“小说”,市民文学就这样逐渐兴盛起来。

    到了清朝中期,满族已经统治中原很长时间了。表面上看,社会发展,甚至出现了“康乾盛世”,但是内部已经开始腐败,政治专制,官场黑暗。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批揭露社会现实的小说,表达了一种“无路可走”的苦痛和求索,它们的美感表现在对社会生活具体的描述和批判。

    历史

    三、西方不同时期中“美”的变迁(《美的历史》翁贝托·艾柯)

    翁贝托·艾柯被称为“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他一生中留下了140多部、横跨各个领域的著作,内容涉及美学、哲学、文学、符号学等多个领域。

    在本书里,作者艾柯通过列举大量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结合当时的文化思想,试图探寻不同时期“美”的理想境界。本书并没有对“美”给出具体的定义,相反的是,作者认为“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意识形态的改变,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本书思想核心是:“美”是一个不断更迭、反复交错的过程。比如某一时段被诗人歌咏的美,在若干世纪后才会被画家、雕塑家塑造出来;“美”的概念不断游走在各个形态中,没有统一的标准。

    (1)最早,古希腊人认为,“美”是其他特质的附庸。后来柏拉图将美独立出来,美从此有了自己的地位。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源于“数学”,由此,“对称”成为古典希腊艺术至高无上的审美原则之一。

    (2)中世纪并不如现在我们想象的那么黑暗,那时的人们自认为活在灿烂的环境中。光与色彩是中世纪美学的重要特点,哥特式教堂的玻璃窗就是这一特点的最好佐证。

    (3)15至16世纪,受到透视法、新柏拉图主义、神秘主义等影响,美学概念出现了双重取向。准确描绘物体比例变得不再重要,艺术家们更偏向于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象征意味浓厚的物体出现在画面中,美充满了神话般的幻觉感。然而很快,艺术作品又趋于朴实,美又与实用主义相联系。

    (4)文艺复兴后期,“比例”不再是艺术创作的教条,而演变成了一种创作工具。美呈现出了多样的形态。风格主义强调表现创作者的内心,而紧随其后的巴洛克风格又充满了奔放的装饰。受到理性思潮的影响,美学观点进入了动荡时期。17世纪,巴洛克风格进入晚期,由戏剧领域开始,新古典主义诞生了。新古典主义者对传统理论的不断批判,引起了对“美”定义的争执,美的判断标准更加难以界定。

    (5)19世纪,浪漫主义蓬勃发展。人们对于社会的不安情绪反映在了美学上。悲剧、死亡主题的兴盛,放大了人们的情绪,以至于发展到了颓废主义。当然,在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如丹弟主义、象征主义、印象派、维多利亚风格等各类不同的美学观点。在同一时期内,对美的不同理解反映了社会上各类思想交融、动荡不安。

    四、西方女性与美的关系变化

    作者认为在美的历史中,女性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道德严苛却又直面情欲的中世纪,女性的美神圣不可侵犯,但又令人渴慕。在这种矛盾的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以“得不到的爱”为题材的诗歌、小说、戏剧。而后,女性形象逐渐升华,艺术家描绘的女性形象,如天使般圣洁,艺术作品中众多的“维纳斯”,体现了这一点。

    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参与到各类社会活动中来,甚至活跃在辩论与哲学的讨论中。这时的女性之美,不再只是诱惑与圣洁的象征,而是充满了个人化的风格。16至17世纪,随着宗教改革的进行,女性的形象重回家庭,女性的美演化成一种实用之美。巴洛克时期,浮夸奢华的社会风潮让对女性的描绘也变得高贵而甜美。18世纪,女性要求在社会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此时的女性之美沾染上了理性思潮的特点,显现出独特的美感。随后,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对女性美的解读突破了外表的局限,开始关注观者的情感波动。在关于女性的故事中,开始显现女性的嫉妒等性格弱点,同时女性的命运被安排上了悲剧色彩,女性的美往往体现在死亡的那一刻。在颓废主义时期,在充斥着堕落与颓废的社会中,花和女性,依然作为为数不多的“美”的象征,存在于艺术家的作品中。

    时至今日,由现代社会打造出来的“美”的女性模型,传导着现代女性美的定义。不同类型的女性之美不断更替,成为促进消费的利器。

    五、“美”的对立面是什么? 

    作者将怪物、机器等一些丑恶或者令人心生恐惧的事物列举在书中,打破了人们常规认为的“美”。这是因为作者认为,在艺术史中,“丑”与“美”是紧密相连的,“丑”即是“美”。

    在希腊神话中,守护秩序的阿波罗和破坏一切的戴奥尼索斯同时存在,证明了“美”并不是时时都令人愉悦的。

    出于好奇心的影响,人类对于神秘事物的探索将永不停止。在中世纪时期,怪物就作为一种神秘而又富有象征色彩的存在,成为艺术家们的创作题材。人们不太关注这些东西“美”或“不美”,只是“探索怪物”这件事情令人着迷。这种探索到后期逐渐转移到对怪物的形态解剖上,怪物的自然意义逐渐取代了象征意义。

    作者认为“丑”并不是美的反面,他引用了思想家康德等人的观点,认为美的对立面是崇高。“美”小而精致、“崇高”庞大粗野。“崇高”会给我们带来压迫性的感受,让人们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这种压迫性的恐惧感虽然不同于美,却更能激荡人心。

    破坏给人带来的快感,比顺从更加强烈。浪漫主义的冲突与反叛,让丑成为了美的补充。忧郁、阴暗、死亡这些有破坏性的词语,成为了常见的主题。人们用丑来展现美,或者说是用美来展现丑,丑与美不再有界限。由颓废主义衍生出来的撒旦主义更是把破坏与颠覆当作准则,崇尚魔鬼的力量。在这个时期,与常规的美学不同,丑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破坏带来的快感使丑具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今天,美与丑的界限更加模糊。人们的接受能力大大提升,对于能带来刺激的东西,不再辨认美丑,而是全盘接受。

    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微博“云岭共美”获取更多教育资讯,面向全体教育人搭建共美教育理念分享交流平台,让云岭大地绽放共美花。

    云岭共美

                        关注云岭共美,了解更多最新教育资讯!

                      交流、合作请加编辑  微信:lkr18213893268

                            投稿请发送至:                                     215923017@qq.co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西美学历程探讨——你有审美情趣吗,你觉得美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ul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