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菊阳光
近日,读东晋末期陶渊明《桃花源记》,为其用优美的语言营造一个与世无争、质朴自然的世外桃源而折服,同时作者以此表达了对美好的大同社会的向往,更是对当时朝野对广大人民残酷统治的讽刺和谴责。
读懂好文,先要了解作者和创作的历史背景。陶渊明出身寒门,祖上曾任官职,但至近几代已败落,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与当时朝野之风格格不入,于是辞去上任仅81天县令,从此归隐田园,成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东晋末期,王朝极端腐败,统治者弃政荒淫,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士族官僚特权和利益,连年赋税混战,民不聊生。在这样的年代背景下,陶渊明不屑与污为伍,毅然辞官,并以诗寄情,写下《桃花源记》这样的惊天之作。
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是对美好的大同社会的向往,官与民站在极端的对立面,因此,当渔人沿着溪水寻至桃花源时,质朴的桃花源人以最高的礼遇待之,渔人为平民者,理应同情并认同桃花源人的安定和自给自足的生活,而不是“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在笔者认为,这是报官,官必先寻至,后与当时民同赋税,一并统治。窃以为,这是《桃花源记》的败笔之处。
笔者不才,抖胆给《桃花源记》改变结尾:既出,得其船,沿原路回。渔人惊奇,说与邻人,一传十百,人人向往,说要寻之,竟无一人复得。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如此,应更能反映当时广大人民对统治者的反抗和觉醒,人人都向往桃花源的生活,与腐败的朝野更能形成极大的反差。
网友评论
瞎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