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后的第一篇读书笔记

作者: 心路浅漾 | 来源:发表于2021-04-22 07:59 被阅读0次

砍柴书院&简书写作营

(网图侵删)

读书时,语文老师说过一句话,听讲座是获取某一方面知识最快的捷径。昨天晚上听了砍柴训练营的课,对这句话更加确信了。两位大咖的分享,让我的思维豁然开朗。

先分享一下精华,因为激动,不分享不能平复心情。

与清老师关于《如何成稿》的分享

上稿这个过程:

首先呢,不管是编辑给的选题还是自己找的选题。第一步都要去沟通。看看你的想法和编辑的想法是否一致,你拿到一个人的时候,他打动你的点是什么?你想从哪里切入?你和编辑稍微做个碰撞,可能就有新的火花。当然了最开始你不可能一步到位,立刻就找到你自己的那条线。

那就开始找素材。

找素材就是大浪淘沙,视频太多,就两倍速看找到你真的想要的东西。打开素材库,放进去备用。资料找了那么多,怎么让他们为你所用?列大纲。

大纲这件事太重要了,你的大纲越详细,成稿速度越快,大纲带给列大纲还有个好处。理清思路,先列大纲,给编辑看一下,大纲过了。调整下状态打开word奋笔疾书一气呵成。

大纲过了写初稿,有一点一定记住:不!要!边!写!边!改!边写边改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思路不停地被打断,而且总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还没写完呢,头挠秃了,所以开始写初稿了,除非某些不可抗力影响,不要回头看,就写,写完了再说。

大纲过了,初稿写完了,先把稿子放一放,出去溜达一圈,或者干脆睡一觉。可以开始改稿了。如果你身边没人,你甚至可以把稿子读一下。读着读着……可能就发现哪里不太对劲了。所以,先放放,把自己的热血凉一下,再去看。

而且交稿的时候有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对不熟悉的编辑与格式。一般来说,大家看起来比较舒服的格式是【小四号或者四号】,空一行,1.5倍行距,大致就按照这个格式排版好。

一稿过基本上是不可能滴,要改稿。再次去跟编辑沟通。别怂,别怕,问清楚了后边好省事。而且改稿这件事,可能比写初稿都要痛苦,但是是每个新媒体作者都避免不了的一步。好稿子都是改出来的。

说一下配图这个问题,人物稿就需要大量的人物图片,在找素材这个阶段,各位就要下意识的收集图片了。不至于用的时候无图可用,还得多走一步路。尤其是视频啊,截图啊这种,最好在找素材的阶段就存好。logo啊水印啊这些的通通马赛克掉,当然了干净的原图最好。

(网图侵删)
李砍柴老师《如何通过素材搭建框架撰写大纲?》             

【关于素材】

如果你的素材没有让你形成一个写作思路,那么就意味着你还没有看透素材

如果你的素材不能让你的思路变得清晰,那是因为你还没从素材的一堆乱麻里找到那个让你眼前一亮的线头

如果你的素材,让你在你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写作的框架(开头我怎么写,观点我怎么承接,结尾怎么结,胸有成竹),这说明你的素材搜集到位了。

【关于大纲】

列大纲的意义:

(1)约稿的时候,快速让编辑明白,我们的思路,和要表达的内容。节约彼此的时间。

(2)让小白—70分以下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不偏离主题路线。

(3)让70分以上的作者,根据现有的内容,再次深挖,持续精进。

大纲的类型也就几种:

1.起承转合(八股文的写作范例);

2.总分总;

3.是为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适合干货类);

4.混合型(适合相对复杂的行文结构)。

李砍柴老师心得:

我们现在很多作者写作,包括我自己,在简书写作,是纯粹不讲究结构的。

在我看来,新媒体写作,前半部分需要理科生思维,需要挖素材,找思路,定框架,写大纲,呈现完整的逻辑结构。后半部分则需要文科生思维,要有文采,有感染力,有个人风格。

如果我们一味地理科生,写文章固然条理清晰,但是很容易干瘪无味,读之兴味索然,毫无意境。如果我们一味地文科生,文章很容易自说自话,离题万里,没有重点,言之无物。

理科生的“论证充分,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再加上文科生的“文采斐然,金句频出,风格卓然”。

我的作业

关于本次作业,我在心里思索了许久,感觉还是不容易完成。素材的搜集,还处在刚开始的读厚环节。

关于大纲的想法,更是没有头绪。大纲,这两个字与我绝缘于二十几年前。当学生时,老师要求写作文必须写大纲。不当学生以后,不但不写大纲,写作文这种高深的事也很少接触了。

昨天学习了两位大咖的大纲分享,最直接的感受是,我对大纲的应用能力还在门外,入门级别都达不到,更别提对大纲有不同的独特见解。所以这次作业,我的质量用语言很难形容。努力在以后的写作中,把大纲及其它的质量逐步提上来!

加油!

(网图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人后的第一篇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xx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