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经》是曾国藩人生阅历和成功经验的总结,是他为人处世、做官治军的统一准则,共分内圣、励志、家范、明强、坚忍、刚柔、英才、廉矩、勤敬、诡道、久战、廪实、峻法、外王、忠疑、荷道、藏锋和盈虚十八卷,称为“挺经十八法”。
对于我们现代人,虽然时过境迁,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法,但人性鲜有改变,可以将挺经做为一面镜子,经常拿出来照一照,并时不时地问一下自己:“是否挺得住?”
本文是曾国藩《挺经》第九卷廉矩上篇。
【原文】
为治首务爱民,爱民必先察吏,察吏要在知人,知人必慎于听言。魏叔子以孟子所言“仁术”,“术”字最有道理。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即“术”字之的解也。又言蹈道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观人当就行事上勘察,不在虚声与言论;当以精己识为先,访人言为后。
古人修身治人之道,不外乎勤、大、谦。勤若文王之不遑,大若舜禹之不与,谦若汉文之不胜,而勤谦二字,尤为彻始彻终,须臾不可离之道。勤所以儆惰也,谦所以儆傲也,能勤且谦,则大字在其中矣。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勤字,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谦字,吾将守此二字以终身,傥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者乎!
【译文】
从事政务,首先在于爱民,爱护人民必须先督察官吏,察访官吏要点在于知人,而知人必须慎于听取言论。魏叔子认为孟子所说“仁术”中,“术”字最有道理,耐人寻味。喜爱一个人却能知晓他的短处,厌恶一个人却可以看见他的长处,就是“术”最好的解释。又说遵行大道、顺应时势的就是君子;违反大道、只谋私利的就是小人。
观察一个人应当从他具体行为上去勘察,不在于虚假的名声和浮夸的言论。应当以提高自己的识见能力为先,访察别人的言论在后。
古人修身治国的方法,不外乎“勤于政事、胸怀广大、谦虚谨慎”几点。如同文王那样勤于政事,如同舜禹那样胸怀宽大,如同汉文帝那样谦虚谨慎。而勤于政事、谦虛谨慎两点,更要从始至终地贯彻到底,一刻也不能背离。動于政事可以使懒惰的习气警醒,谦和谨慎可以警惕骄傲情绪滋生。能够勤劳、謙和,那么胸怀宽广自然就在其中了。
古往今来,圣贤豪杰,哪怕奸雄,只要想自立于世,不外乎也是个“勤”字。能够通晓千古的真理大道的,不外乎一个“谦”字。我将终身遵守这两个字来行事,就是所说的“早晨听到了人间至理真谛,晚上死了也值得了”呀!
【诗人解读】
天下有才能的人很多,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只是平庸地度过一生,终生也没有什么建树呢?曾国藩认为:一个人不得志,才能无法展示出来,无外乎犯了“惰”、“傲”两个毛病,惰不只是身体的懒惰,还包括思维的懒惰,傲也不光体现在言语和行为上,还有态度上也是如此,有些人的傲是深入骨子里的。
除了克服惰和傲,还要看清形势,天下大势,浩浩荡荡,势不可挡,任何人都无法扭转,只有顺应大势,个人才有机会,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风口上的猪”,但至少不要逆潮流而动,被潮流拍倒在沙滩上。
大家都知道,观察一个人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说与做之间有很大的鸿沟,所以我们才常说“知行合一“,俗话说,说的容易做的难。《老子》里也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有些事明显做不到,还要去说,这就是忽悠,像《二十四孝》里的故事,编书的人自己做得到吗?有些人做了,但不愿意说,也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好酒就要让大家知道,使大家都有机会来品尝。
勤、大、谦是指勤于政事、胸怀广大、谦虚谨慎,勤、谦对于一个人来说尤为重要。如果其它的做不到,那就从这两个字开始做起。勤劳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快,格局决定了一个人走的多高,谦虚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