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是此生必要的修行

作者: 冬惊 | 来源:发表于2016-12-22 11:52 被阅读1065次
猜猜插图选自哪本书?

作为文学译者和作者,我一直有两个遗憾,一是没有系统地学习英美文学,第二是西语、法语、日语的学习都半途而废,世界文学读得太少。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没有耐心去读大部头的古典名著,以至于在某网站“读名著有没有必要”这个答案下面,赞同票最高的竟然是唐缺的“没有”。

这个答案真是太让人遗憾了。

从功利的角度来讲,或许有人觉得读名著不能给人带来利益,没有“干货”,所以没用。但我认为,名著对于陶冶性情非常必要,在这一点上,当代中国文学几乎是无法胜任的,看美剧英剧和报刊也取代不了。为什么有的译者翻译别的挺好,遇到名人名言、文学性艺术性的就不行了呢?简而言之,读书太少,尤其是经典文学读得太少。

回忆起对我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除了老舍,基本上都是世界名著。名著对于人心灵的净化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能提高文学修养和中文水平,还会让你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找到净土。

谈谈读过印象比较深的名著:

童年最爱《小公主》,小学还读了《巴黎圣母院》、《约翰克里斯朵夫》、《简爱》、高尔基《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罪与罚》《红楼梦》等,大部分读的原著全译本,有些是青少版。

这要感谢我父母经常从单位的图书馆往家里借书,后来我高年级会自己借书了,去借了不少《红楼梦论稿》之类的书。小孩子看《红楼梦》其实是看热闹,但古典文学之美青少年还是可以感觉到的。有些世界名著小孩子看还太早(如《约翰克里斯多夫》《罪与罚》),但找一套比较靠谱的青少版开启孩子的智慧与心灵,必将使其受益匪浅。

中学时代:莫泊桑、契诃夫、莎士比亚、莫里哀戏剧、泰戈尔、《先知》《八十天环游地球》《名利场》《伊豆的舞女》《百年孤独》《小王子》……

中学时代适合读《飞鸟集》等有一定哲理性却并不深涩的名著,可以培养对于哲学思辨的爱好,增强美的感受。

成年以后:王尔德、劳伦斯、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太宰治、波伏娃、伍尔夫、克里希那穆提,《飘》《德伯家的苔丝》《少年维特的烦恼》《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儿子与情人》《源氏物语》《漂亮朋友》等。其中有几部听的英文有声书,英美文学中有一半读的英文原著。《源氏物语》我把两个中译本和一个英译本都看了。

中国古典名著读的较少,除了红楼梦看了两遍。别的大概就是古诗十九首、论语、大学、中庸、幽梦影、无声戏什么的。诗词元曲对我的影响最大,上小学之前背诵了唐诗一百多首,为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还记得当时母亲有很多名家朗诵的资料,我就跟着VCD背长恨歌,现在还能背诵。但是跟能用文言写作的朋友相比,我的古文积淀还是太少。

总的来说,世界名著的力量是强大的,虽然我读的总数不多,但它们在我人生的启蒙阶段和低谷都给了我极大的启示,无论是对真善美,还是对人性与世界。

真正体会到读名著的意义是成年以后,我在保加利亚的首都索非亚做交换学生的时候。那一年索非亚局势不稳,又赶上欧洲天然气危机,我也屡次受伤,又因为奖学金风波受到孤立,可以说是陷入人生低谷。在本专业学业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我去英语系旁听了一些课程,读了些世界名著,听了十几部有声书。

在这些名著中,有一些是床头灯系列的英文有声书,原著经过改编后更浅显易懂,完好地保留了原文的美感与艺术性,比如《德伯家的苔丝》《少年维特的烦恼》,乡村生活的纯美无不令人动容。

我还在索非亚大学的小书店买了英保对照的《王尔德童话》,每一篇读来都令人唏嘘,令人落泪。读劳伦斯,感慨他的心理描写那样形象,在《儿子与情人》中的男主角身上看到一个青年对于入世的迷茫,觉得几百年前的人与今人面临的困境并无实质上的不同。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因为人性是不变的,而大作家百年前就写透了。一些想不明白的问题,在名著里面可以找到答案,就像读史使人明智一样。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将人从蒙昧中点醒,而阅读名著使人在功利浮躁的世界对唯美和纯粹抱有一份坚持,对人性的弱点能够宽容,英国文学的自然之美更能洗涤人的灵魂,哈代、劳伦斯、华兹华斯、王尔德笔下的世界就像英国的风景一样美好……

大学毕业后我去英国留学两年,至今依然时常感慨,英国实在太美了,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建筑,确实有净化心灵的作用,无怪乎他们能写出这样的名著。另外英国人真的爱读书,书店也美的让人不想走。那一段时间我的感知变得比以往更加敏锐,体会到此生少有的宁静,并且因饱览欧洲人文与艺术之美而无比快乐与满足。

诚然,中国当代文学也有不少值得一读的大作,这部分我可能看得比世界名著更多,但并不觉得看莫言能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虽然莫言的故事讲得极好),从审美的体验上来看,远不如读读老舍、萧红、郁达夫、汪曾祺和徐志摩。这和当代中国生活的粗鄙浮躁、急功近利欲望膨胀不无关系。一个时代的文学就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写照,而名著是时间帮你珍藏的瑰宝。

如果没记错的话,《查泰来夫人的情人》里面提到贵族淑女们在年轻时就被送到欧陆去开眼界、接收文化艺术的熏陶。也许不是每个人在成长初期都有条件接受古典音乐、哲学、科学史、美术史和世界历史的教育,但我们还是可以读点名著,从中领略世界的开阔,这也是对中国简单粗暴的应试教育最好的补充。

总之,如果想在真正意义上完善自我,一定要读名著,它们令人善良,令人纯粹,令人正直,令人深刻。

我为认为名著没用的言论感到遗憾,为没有受过陶冶的灵魂感到惋惜,但也羡慕他们在这个混沌的尘世里不会因为太纯粹而感到痛苦。

相关文章

  • 读名著是此生必要的修行

    作为文学译者和作者,我一直有两个遗憾,一是没有系统地学习英美文学,第二是西语、法语、日语的学习都半途而废,世界文学...

  • 大杨荐书 | 阅读名著,是此生必要的修行

    2018/08/01 “我不是不相信现代文学,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方面浪费时间,人生短暂。” —...

  • 我为什么鼓吹中学生要阅读名著?

    中学生读名著大有必要。 读名著是精神成长的重要条件。中学生的阅历有限,要完成精神成长和心灵发育,仅仅从身边的人物中...

  • 百味人生

    百味人生 一壶清香红茶,一本古典名著,喝茶品百味人生。茶香滿室,喝茶是浮华后面安静的修行。读名著宝典,修身养性...

  • 读书有没有必要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没有耐心去读大部头的古典名著,以至于在某网站“读名著有没有必要”这个答案下面,赞...

  • 2020-07-25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没有耐心去读大部头的古典名著,以至于在某网站“读名著有没有必要”这个答案下面,赞...

  • 此生的修行

    我确实想要去修行,从初中开始就打算要去修行了,同学们都笑我,觉得我是在开玩笑。 那段时间,看了很多关于取经的故事,...

  • 《耶路撒冷三千年》,一本没必要读的名著

    世界上有一些“名著”,名气不小,其实没必要读;而有些名著,因为晦涩难懂,或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理解,很多人却...

  • 此生,修行

    其实我对生活无所求, 如若我一人,这便是一趟修行, 即使我本无意多留,但该有的修行要走, 嬉笑怒骂也只是功课,修完...

  • 此生修行

    实在不爱,天天鸡毛蒜皮的琐碎。 我自觉不论怎样,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去生存着。我不喜欢现在法律意义上的...

网友评论

  • 没有鸡汤:还是不错的
    冬惊:@没有鸡汤 :smile:
  • 剥豆小工:读名著到底有没有用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想。很多时候人们看书都是一些市面上的畅销书和实用性书籍。不可否认读过很多“无用书”的人和没读过的人思想真的不一样,但是带着目的性去读名著,每天盯着自己有没有进步真的很累。我想能读很多名著很多“无用书”的人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一颗爱读书爱思考的心以及选择读书这种方式当做一种娱乐方式吧。哈哈,说得有点乱😊,新年开始了,今年希望能好好读基本名著再加上一个大部头的书,对于喜欢的,我想能再反复看几遍。说到这里,你觉得像傲慢与偏见这样的名著是看改编的电影,看是看英文原著好呢?看原著感觉比较花时间,可是感觉对能力提升比较有用。BTW,我是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
    冬惊:@翻译官的孩子 你好~ 可以先看电影 觉得有意思再看原著 学英语关键还是读自己有兴趣的 其实看报刊听BBC广播,读手机端新闻也好。名著也可以中译本和原著一起对比看
    剥豆小工: @翻译官的孩子 不是基本,是几本😥
  • 徒忧子:看到“绿蒂”,我就马上想起了维特,不过我看的是杨武能先生的译本,很多年了,不记得其中有没有插图。您展示的这幅插图,真的很美,很动人☺☺☺☺。
    徒忧子: @冬惊 😆😆😆😆
    冬惊:@廖树锋 :blush::blush:握手握手!
  • 6号特工:大一大二和工作稳定后,看了一些大部头的名著。你文章中提到的,大概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样子都看过。
    冬惊:@小李飞书 :+1::+1::+1:
  • 罗骨:红楼梦对我影响很大,经历一些,到了某个年龄段,红楼看不下五遍,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书,而是在读一个人生
    冬惊:@罗大鱼 :+1::+1:您说的太对了
  • HF楠LBQ:名著实在读的少的可怜,一直想读一些,但是太多,不知道从何下手。
    HF楠LBQ: @冬惊 嗯呢
    冬惊:@HF楠LBQ 可以看看BBC的名著改编剧:smile:
  • 长路漫漫丶:插图为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我的一个版本: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冬惊:@长路漫漫丶 :+1::+1::+1:
  • 二手业余伪专家:没读过什么名著。现在成家立业后,发现还是对文学名著不感兴趣。心静不下来。
  • c29e48c29e28:回忆起对我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除了老舍,基本上都是世界名著。
    这句话有瑕疵
  • 四笔一丹青:我上一年也特别喜欢听床头灯系列,听的简爱,后面的因为听不懂放弃了,看到你的文章,打算考完试就捡起来:smile:,最近考试看外国文学史,感觉我还是好喜欢文学,但自己理解意思总是偏颇,理解不全面,英语原著好多单词不认识,我的单词量太少了,自己底子太薄了,大学四年看网文看傻了,将英语都丢下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学英语的,开口直接崩了:no_mouth:
    dd240d8c2b4a: @冬惊 简爱我看了两遍,第一次是在六年级,在那个还是懵懂的年龄我却看得泪流满面,第二次是在去年大三时看的,仍然深深打动着我
    四笔一丹青:@冬惊 我觉得还是看电影来的快,我记得也快,先看电影再读原著,方法可能不对,但是我好像看视觉化的东西感觉会了解的快些,文字化的需要时间去感悟,如果现在词汇量不到,就感觉感悟不了某些地方,说到底,我太急躁:sweat_smile:
    冬惊:@四笔一丹青 握手握手 床头灯特别好~ 简爱原著好像我也是最后没看完 觉得不好看了!
  • 王栎涵:🌹🌹🌹🌹👍👍👍
    冬惊:@王栎涵 谢谢:kissing_heart:
  • c50386ad4ef1:那张图片描述应该出自《约翰克里斯朵夫》,阅读中…
    冬惊:@Yang晨子 少年维特的烦恼~
  • 南下的夏天:仓廪实而知礼节,名著也必须是解决了生活需求才能读的下去吧。所以很多大学生只会去读干货和鸡汤,因为生存尚未解决,只好多学点安身立命的东西,并且打一针鸡血。:smile::smile:但作者文章写的很赞。
    冬惊:@南下的夏天 :smile:谢谢支持,适合小学开始读,因为小学比较闲:blush:如果像我一样懒,看名著改编BBC剧也不错:)
    南下的夏天:@枫小梦 ………经常出爆文的枫酱!
    枫小梦:@南下的夏天 抓住夏神 :joy:

本文标题:读名著是此生必要的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nf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