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人在旅途(三十四)

作者: 悦读苑 | 来源:发表于2019-06-30 07:03 被阅读5次
教研人在旅途(三十四)

信阳会上,程实老师看到了罗山县教研室作文教学方案《整体推进 分步实施》,直到他做教研员时,这些问题还是在思考着:低段学生的句子练习,中段学生的片段练习,高段学生的布局谋篇练习。

在一次课题中段总结会上,程实老师讲到:“问题即课题。我们开展实验的目的,就是发现了农村小学生在习作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学生没有掌握写作方法是一个主要问题,再一个就是有没有当堂训练的问题,还有学生是否进行了二次习作等等。”

教研人在旅途(三十四)

当场听讲座的老师们大为吃惊,不知道作文还要这么进行呀!

接下来,程实老师讲到关于“快乐” 的问题。他饶有兴趣地说:“学生会写了,谁不愿意写呀?”

“怎么才能快乐?熟能生巧嘛!”

“多写多练”在程实老师看来,不愧为一条有效的渠道罢了。

参与课题实验的六位老师分别讲解了各自的实验情况,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读写结合”应该成为一条习作的主渠道,仿写是一条比较有效的策略。

程实老师在总结会上,带领大家重新学习了丁有宽与他的“读写结合”。

程实老师说:“丁老师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任教于农村。半个世纪以来,他为了破除‘农村孩子又蛮又笨,难于教好’的传统观念,寻求让农村孩子聪明起来的途径,不管是逆境还是顺境,一直坚持进行‘教书育人,转化差生’和‘读写结合,教材教法’两项教育科研的实验和研究。”

教研人在旅途(三十四)

丁有宽被誉为“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奇葩”。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朱作仁认为:丁有宽以读写结合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没有“花架子”的痕迹,他把时间大量花在学生的“读写思”上面,力行“求实”的教风。他的教学过程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及具体化的“活动心理学”原理。

原全国小学语文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惠莹说:丁老师经过长期的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改革,创立了“读写同步,一年起步,系列训练,整体结合”综合训练型新教学体系,并编写了体现其特色、可操作的教材和专著。这条路子走对了,值得大家学习和研究。

程实老师与大家一起重温了丁有宽老师的名著《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

第二年,程实老师主持的《小学生快乐作文的实践与研究》获得省课题成果三等奖。

 

(河南省林州市 张贵栓)

相关文章

  • 教研人在旅途(三十四)

    信阳会上,程实老师看到了罗山县教研室作文教学方案《整体推进 分步实施》,直到他做教研员时,这些问题还是在思考着:低...

  • 教研人在旅途(三十)

    教研员既要培训老师,又要接受培训。程实老师认为:培训主要是一次求证的过程。 他在天津师范大学参加国培时,曾任小学语...

  • 教研人在旅途(十三)

    2010年春节刚过,《教育时报》根据省教育厅的部署,对河南教育作了新的规划,对第二届河南教育名片的课题提出了新期望...

  • 教研人在旅途(十五)

    在“雅韵设计”办公室里,程实老师看着设计师为《教育教学论坛》设计的封一、封二画面。 程实老师说“我上次来,不是把我...

  • 教研人在旅途(十四)

    一个星期日的上午。 在程实老师的集体办公室里。 程实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尺多厚的稿件。 办公室一片安静,只有翻阅纸张...

  • 教研人在旅途(十六)

    十多年前,程实老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对教学有点儿认识。 十多年来,程实老师从教学一线走到了教研一线,对教研工作似...

  • 教研人在旅途(十九)

    在程实老师的两个《听课笔记》本里,真正记录着这些发生在课堂的、真实的、多彩的画面。 这些画面里,程实老师没有记录教...

  • 教研人在旅途(十七)

    “博客年龄9岁,博客内容26页,博客等级16,博客积分37,访问量119545,关注人气55,获赠金笔5。” 看了...

  • 教研人在旅途(十一)

    “三步九环互动式教研模式”《教育时报》称之为“草根模式”之后,再一次在报纸上作了专题报道。 打开“新闻专栏”,可以...

  • 教研人在旅途(八)

    每星期五下午是教研室的工作例会时间。 这次例会,领导就安排了一项工作,关于“三步九环互动式教研模式”。 会议室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研人在旅途(三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jv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