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论

作者: 神威上将军 | 来源:发表于2016-11-25 12:51 被阅读185次

古今存亡之道,多强者居上,仲者次之,弱者汰之,然非是强者必久存,弱者必速隳。天赋之机,为诸生灵存身立命之基,后天所得,多长生久立之要也。试问开天辟地之际,先祖茹毛饮血之交,如惟冯先基,徒籍肉躯,何敌虫兽虎狼,今余辈亦不复存焉。是故时日进焉,兵法兵道出矣,以谋生机。

岳武穆

愚以为生非易事,一如死非易事,古语有云“死生大焉”,然限之节义,先贤多重义轻死,抑或言重生轻死,如有兵法相助,何致若此。成则御敌抗侮,雪耻清仇,败则遁形保身,伺时而动,或有东山再起之机。时兵法之用,已然不求结伴有章,同敌巨兽。所求者,多为一众之愿,一国之益。成败之间,兴国建邦,沦身为奴,此状数不胜数,更甚者,一城之人,悉数屠灭,墙倾殿颓,斯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故,时愈进,兵愈重,昌庶之国,无非物阜民丰,如无重兵强将,繁华之相,终犹浮生幻梦,为狼心者觊觎,如不惜干戈,终不存焉。然余罔矣,如是死生相重亦是易事,何致史海血气之重,今人亦掩口鼻。

彪炳史册

用兵之道,非徒求胜求进,亦循道也。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虽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之上策,斯况多不可求。然破国为上,滥杀无辜,胜而屠民,则为万世唾弃,斯将虽有战功,亦覆屠夫之名,无有善终,盖非其本意也。斯时日进,寒暑易辙,军者将者全节守志,或重于完胜破敌。昔宋元之交,吾炎黄子孙与元夷血战不胜,君臣痛哭,毁舰弃兵,自沉崖山,斯象虽是败景,其大义大忠,前朝先烈亦不抵矣。兵道,非一言可概之。有兵道存焉,守之胜,吾等言实胜;弃之胜,民虽不言,非是无怨,多惧之矣,此情日增,待星火入油,熊烈之势不可阻也,或政更权迭,多江山易主之况。

一将功成万骨枯

余幼时常幻为卒为将,几经周折,终寂寥无果。吾尝闻“一将功成万骨枯”,斯言不可不惧。况实如他论,夺人之命为大恶大罪,开疆拓土,攻城守成,取敌首级,又当何论?清末之际,余国人狗彘不如,鹰犬熊蛇皆啖国土为食,斯况斯景,众人心愤当何以平?吾闻《马关条约》委台岛以倭人,有高山之族名赛德克,其素以夺敌首为荣,委身下命,为倭人役,为之奴。然雾月之时,其武士携刀四起,所驻倭兵,几近全灭,后虽为反攻,全族妇老多自缢枝头,以节食力助其父其子,悲烈之况,几近族灭,今斯族惟十数人矣。如此观之,兵道之所虑,众矣。

是故,兵法兵道,亦如死生,非易事耳。烽火起,雔敌至,涂炭生灵而鸡犬不宁白骨露野。斯时,君信将能,将成君愿,手握重兵之际亦是手握众命之时,一令发而不可更,或成或覆,存亡一念,可不慎与?

相关文章

  • 兵论

    古今存亡之道,多强者居上,仲者次之,弱者汰之,然非是强者必久存,弱者必速隳。天赋之机,为诸生灵存身立命之基,后天所...

  • 论兵

    兵者器也,器者决也,执器,而决断也,决断谓之战,战而胜之,示意锋芒,为兵。 兵是解决问题的利器,解决问题,通常有两...

  • 论车兵

    车兵是古代一种特殊的兵种,是古代用于战斗的马车。车兵也叫做战车,从商经西周至春秋,战车一直是军队的主要常备军,车战...

  • 成功领取[渔网]半自动EA下单工具

    __TradeBar __ 论坛 - 禅 股 论 今 论 坛 渔网 - 孙 子 兵 法 军 形 渔网公测文件已经上...

  • 2020-06-18

    敌加于己,不得已而应之,谓之应兵,兵应者胜;利人土地,谓之贪兵,兵贪者败。此魏相论兵语也。然岂独用兵为然哉?凡人事...

  • 《智囊》第八部 兵智·兵智部总序

    兵智·兵智部总序 作者:冯梦龙 【原文】 冯子曰:岳忠武论兵曰:“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愚以为“智”尤甚...

  • 《笑讽》

    淡论庸闲莫觉痴, 纸上谈兵声未止。 可笑不...

  • 论排兵布阵

    相信大家都会下象棋吧。在遵守马走日、象走田的规矩下更重要的是其他车马炮的布局。这几天我们在推百日战役,随着推进工作...

  • 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曾胡治兵语录》论“兵机”十一条

    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曾胡治兵语录》论“兵机”十一条 @[民国]蔡锷[原辑] @笑独行[摘编] 1.兵者...

  • 较量

    红军布阵兵先开 蓝营接招卒过界 交锋较量浑解数 握手言和论成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兵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oi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