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宇宙观

作者: 高丘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7-27 05:24 被阅读14次

 

老子的宇宙观

                 

在我国古代,天命论是大多数人的宇宙观。天命思想的产生,是人们受到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双重压迫,误以为自己的命运由一种超社会的力量支配着,这显然是王权统治的确立并加强的结果。

天命论到商代发展到了极点,殷商奴隶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借助于上帝,把对天的祭祀看作头等大事,无论是国家的政治生活,还是民间的社会活动,如出兵打仗、农耕、狩猎、婚丧等,都要求巫问卜,祈告于天。

到了西周,人们感到“天命靡常”,统治阶级也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天惟时求民主”(《尚书》.多方)的天命转移思想。虽然这一时期天命论在内容上有所改变,但仍然承袭了殷人的天命观。

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主流意识依然是“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第十二),就连我们的孔圣人也主张“畏天命”(《论语》季氏第十六),并告诫人们“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日第二十)。天命思想一直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延续着,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老子反对天命论的宇宙观,提出了一个以“道”为宇宙本原的新的宇宙观。

他把人格化了的天,还原到自然之天的本来面目,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天是没有意志的,对万物没有偏爱和憎恶之心,不会去帮助谁,也不会去伤害谁,任凭它们自然兴灭。

在老子看来,天地和万物一样,只不过是客观存在的“万有”,均由“道”化生而来,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这里的“二”指的就是天地和阴阳,由混沌一体的元气“一”所化生(“一”是初始的“有”)。而这个混沌一体的元气“一”,又是由“道”产生的。这样一来,“道”不仅凌驾于万物之上,而且凌驾于天地之上,“道”“为天地母”(《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成为宇宙的本原。

相关文章

  • 老子的宇宙观

    在我国古代,天命论是大多数人的宇宙观。天命思想的产生,是人们受到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双重压迫,误以...

  • 老子

    老子和黑格尔都有一个这些体系,这个体系的支点是道和总念,论述顺序是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宇宙观,老子说天地不仁,...

  • 第一章 神往五百年1‖是何为道

    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以易经与老庄为代表﹐而《道德经》体现的是老子的思想。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恒道”。...

  • 读《老子》的一点小感悟

    最近一直在读《老子》,全文虽只有五千字,但却博大精深,值得终身学习。 内容主要分老子的宇宙观世界观等哲学思想、君王...

  • 读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老子的道德经中开篇,道篇是讲宇宙观和自然观,德篇是讲社会观和人生观。 老子思想的深...

  • 老子对我生活的启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老子的道德经中开篇,道篇是讲宇宙观和自然观,德篇是讲社会观和人生观。 老子思想的...

  • 老子的宇宙观—“德”与“道”的关系

    二千多年前,老子虽还不能如现在这样提出宇宙论,但他用惟恍惟惚的大道之类来形容,以引导人们自今及古,寻找人类...

  •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的宇宙观,即“道”。他看君、看民、看圣人、看大盗、看鸡、看犬,从宇宙的角度看,因而更深刻、...

  • 老子“德”的内涵(分享一堂哲学课)

    老子“道”的含义,是讲宇宙观与世界观。它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弱者道之用。其含义是,弱化是道的实现方式,它归结...

  • 《道德经》第九章

    《道德经》是一本高深莫测的哲学书。老子在书中讲到他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兵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的宇宙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tk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