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识账本人物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晚清那些年(二)——李鸿章的裱糊生涯

晚清那些年(二)——李鸿章的裱糊生涯

作者: 卡卡10086 | 来源:发表于2017-08-20 03:46 被阅读303次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好,海军也罢,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孔,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李鸿章

李鸿章

这段牢骚话,是李鸿章在甲午战败后所说的表明其一生事业的感慨。

终李鸿章一生的事业,其实不过是大清朝的裱糊匠,收拾了一辈子的烂摊子,最后却在忧愤交加中去世,哪怕死后得的也不过是汉奸卖国贼的恶名,不知合肥泉下有知会做何感想。

说起中国的近代史,你会发现,虽然我们说历史的进程是在不断往前,但中国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其实是一个不断倒退的过程。

由于连年的战乱,整个近代的节奏其实是建国不如民国,民国不如晚清,确实一蟹不如一蟹。

《茶馆》

《茶馆》里有句台词说的挺好:“这大清朝不见得好啊!可这到了民国了,我挨了饿啊。”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反映了当时底层民众的普遍心态。

思念故主倒不是因为人们普遍存在的矫情心理,只不过秩序还未建立,生活每况逾下的时候,人们才发现,糟糕的秩序也总比没有秩序强。

不论哪个时代明白人总是占少数。

如果说晚清时期真有明白人的话,李鸿章算是其中之一,当时晚清民国时期,很少有人能理解这个道理。

李鸿章就知道。

他知道,大清朝还是得扶住喽,不然外人欺负咱呢!但大清朝这个样子下去不行,那怎么办咧?那就改嘛,于是李中堂的外号裱糊匠就这么来了。

一、李鸿章其人

世上有没有生而知之者我不知道,反正李鸿章不是,真要说起来,李鸿章这个人的性格给人的感觉,其实他就是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会有的那种小伙伴,小伙子很聪明,但透着一股子“坏”劲,有的时候也透着一股着孩子气。

举个例子,美国现在还有道菜,叫李鸿章杂碎。

李鸿章杂碎

怎么来的呢?他一生办洋务,出访美国拉关系的时候,吃腻味了美国菜,不习惯。那个时候没有老干妈,没办法拌饭吃,我们的李中堂大人,就把餐馆中的下脚料一通乱炖,咂摸点中国菜的味道。这玩意煮出来是啥就是啥了,不过好在美国人觉得这味道还不错,恰好李鸿章这个这中国人,又符合了当时美国人的一些猎奇心理,李鸿章杂碎,这道意外的炖菜,就这么流传下来了,到现在美国很多餐馆还有做这道菜,这已经成了美国的一道名菜,这倒是一个意料之外的事情。

李鸿章杂碎算是这家伙不拘一格的意外之喜,但除此之外李鸿章还有一个我们很多人身上都有的毛病,那就是——懒!

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1859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李鸿章还在曾国藩帐下混,就着江南大营,江北大营揍太平天国。

李鸿章这家伙有个毛病,爱睡懒觉,而曾国藩则每天必定等所有将官,都到齐了以后开始吃早饭,所以每次李鸿章都不来,曾国藩就一遍一遍的催李鸿章出来吃早饭,这种事情多了,自然就会有不少龃龉,而且李鸿章除了爱睡懒觉,还特别喜欢说大话,哗众取宠,所以曾国藩在的时候总会不断的敲打他,至于中间到底发发生了什么事情,史书上没有写,不过经常发生些龃龉倒是不难想象。

再有就是,这人虽然脑子活范,但轴的时候还是特别轴,咸丰年间打太平天国的时候,当时的安徽巡抚翁同书(同治,光绪皇帝的帝师翁同龢的大哥)弃城而逃,曾国藩当时更轴,就拉着李鸿章要弹劾他,原话是这么写的

臣职份所在,例应纠参,不敢以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他这弹劾的很爽,可也就和翁同龢结下了梁子,这也为日后的甲午战败埋下了伏笔。

二、李鸿章与太平天国

镇压太平天国时期的李鸿章

按李鸿章自己的说法,他这一生是

“少年科甲,中年戎马,晚年洋务”

所谓的中年戎马指的就是平灭太平天国,这也算是他一生的重要功绩。

我现在由于主流意识形态为了给农民起义拔份,把太平天国拔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但其实对中国伤害最大,让全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恰恰就是这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

据统计太平天国使中国人口从4亿锐减到了2.4亿,这场战争对中国的恶性影响甚至比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还要大。

你能说这样的农民战争是正义的吗?

当然这是后话且不去说他。

从后来的历史来看,李鸿章算是晚清历史上少有的懂军事,会打仗的人才。

曾国藩虽然到平灭了太平天国,但其实曾国藩自己也承认自己才略太欠。用曾国藩自己的说法就是。

结硬寨打呆仗

李鸿章不是,从用人的眼光,战斗的勇气,治军的水准都算一时之选。

李鸿章最开始是跟着父亲开始办团练的,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克安庆,李鸿章怂恿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并代为捉刀连夜赶写奏章。

咸丰帝诏谕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任安徽团练大臣,办理团练防剿事宜。吕对李说:

“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调偕行”。

意思就是你特么阴我,现在皇帝要我去打仗,你也来呗。

于是他随着吕侍郎开始了团练生涯,同年他的父亲也被举荐回乡办团练。

其实李鸿章最开始出仕的时候就是做幕僚出身,给别人打下手。

当然了最开始一个书生,带兵能带出个什么好呢?

曾国藩就说他:“专以浪战为能”(曾国藩最讨厌人浪战),李鸿章刚带兵,惨的时候那简直往事不堪回首。

咸丰三年正是太平军最猖獗的时候,而到了1856年,南京城中发生了天京事变,太平军眼看着不行了,大清帝国内部就开始论功行赏。

这个时候中国人内斗内行的本事就出来了,一时间各种流言四起,李鸿章基本就被流言搞得在朝廷里混不下去了。

恰好这个时候李鸿章父亲李文安死了,他就依祖制回乡守制。

到这里他对太平天国第一阶段的团练生涯算是结束了。

结果天不遂人愿,第二年,太平军就把他老家庐州(今合肥)打了下来,那能怎么办?跑呗,于是带着七大姑、八大姨反正一大家子人跑到了当时的南昌,去投奔他哥去了。

一开始天京事变之后,朝廷都挺不客气的,眼见着这太平天国就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结果到了咸丰九年(1859年)的时候,蹦了两个小将,李秀成,陈玉诚出来干架来了,于是“三河一战”官军又被太平军捻到地上一顿胖揍。

这个时候曾国藩又想起李鸿章来了。把李鸿章叫来在军中做了一个幕僚,李与曾一生的情谊,师徒情分也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

其实李鸿章一生与曾国藩有许多纠葛,龃龉也有很多,不过李鸿章这人很大气,一辈子在干正事的时候没有说被情感所牵绊,不会因为置一个人的气,就事事和你不对付,给你穿小鞋什么的,这一点不论是李鸿章还是曾国藩从来没有过,这也算是他们性格当中的优点吧。

他在给曾国藩当幕僚时候,两人就有的事闹的很不愉快。

1860年(咸丰十年)秋这幕僚当的好好的时候,曾、李师生之间因为曾国藩决定移军祁门和弹劾李元度二事发生严重分歧。

曾国藩当时就想把部队驻扎在祁门这个地方,你现在看地图,祁门就在黄山的西山麓这个位置,曾国藩有的时候小家子气就出来了,就认为这里好,这里安全。

另外一个事情就是曾国藩因为跟李元度关系好,就让他防守徽州。完了这哥们犯了曾国藩大忌,浪的不行,最后兵败气的要参他。

祁门地形

李鸿章则认为祁门地处万山丛中,是兵家所忌的“绝地”,移驻不妥。

你现在看地图的话就会发现这地方确实是个绝地一被围就完犊子了没什么搞头;

而李元度这人“文人大言”也就是个马谡一般的人才,曾国藩其实知道这个人毛病多的不行但还是把责任交给他,结果甫一兵败又气的要参他一本。

李鸿章看不过去就说了曾国藩几句,曾国藩的性格本身就执拗,两个人就谈不拢了。

这个时候李鸿章也年轻,切谈不拢老子不玩了,拜拜了您呐,这就走了。

到第二年,曾国藩发现李鸿章说的还真是对的,祁门这个地方确实是不能守。参李元度这事也做的确实不地道。

曾国藩这人有个最大的好处,做错了他认,于是又腆着脸给李鸿章写信,说

“你这走的时候也没说不回来啊,现在这个部队前线很需要你啊,怎么你看,你就回来呗?”

反正曾国藩就给李鸿章写了封信,这事要搁别人手里那架子还不拿死了,啊不!我就不回去。李鸿章不是,他接到信,第二天,就打包袱出发,又去投奔曾国藩去也。

从这可以看出来,李其实是一个很明大体识大事的一个人。

在平灭太平天国的后期,李鸿章其实做了对其后半生乃至整个中国未来发展都很重要的事情。

咸丰十年(1860年),基本是太平天国最后一辉煌的时期,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主力。

在太平军猛烈攻势下,江南豪绅地主,纷纷逃避到已经形同孤岛的上海。

为了免遭灭顶之灾,在沪士绅买办。一面筹备“中外会防局”,依赖西方雇佣军保护上海;另一方面又派出钱鼎铭等为代表,前往安庆请曾国藩派援兵。

钱鼎铭先动之以情,每天哭的嗷嗷叫,说这上海的民众期望曾大帅就像久旱盼望甘雨啊;

继而晓之以利,说上海每月可筹饷六十万两,这对时感缺饷的湘军。

那就真是不能放弃的肥肉了。曾国藩最初属意派曾国荃领兵东援,但曾国荃一心要攻下天京,建立首功,而不愿过去趟浑水。

随后,曾国藩又函请湘军宿将陈士杰出山,但陈士杰说他妈已经老了不想去!从军跑那么远的地方不去!

到最后曾国藩想起李鸿章来了,一说,李鸿章马上答应了,我去!

这一去就建出一淮军,也为今后影响中国几十年的北洋军阀的诞生埋下了一个伏笔。

太平天国是一个契机,让包括李鸿章在内汉族大臣担起了救亡图存的大任,而因剿灭太平军而诞生的淮军,则成了影响日后清朝及中国进程的重要政治力量。

就又是很多人难以预料的了。

三、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现在我们所说的洋务运动其实并不是一个有预谋有组织的运动,至少在清庭内部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的,国家进行变革目标性的文件。

现在我们所说的洋务运动,其实是当时在中央及地方的诸多大臣所做的模仿西方的尝试行动的统称。

李鸿章晚年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不断的改进当前大清朝,一点一点的去推进这个暮气沉沉的国家一步步往前走。

1865年,李鸿章在署理两江总督任上,曾国藩支持下,收购了上海虹口美商旗记铁厂,与韩殿甲、丁日昌的两局合并,筹建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总局

与此同时,苏州机器局亦随李鸿章迁往南京,扩建为金陵制造局。

金陵制造局

同治九年,调任直隶总督,接管原由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并扩大生产规模。

天津制造局

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已如他自己所言

“练兵以制器为先”。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清朝中叶以后,由于京杭运河淤塞,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

同治十一年底,李鸿章又以海运为名督办创立了“轮船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

其后,从1870年到1880年(同治九年到光绪六年),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山东峄县煤矿、天津电报总局、唐胥铁路、上海电报总局、津沽铁路、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

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

有曾国藩和李鸿章共同创造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与俾斯麦

这基本上是李鸿章一生最为巅峰的时候,这个时期,由于慈禧的支持。在当时的清庭洋务派,通过不断的去学习外国的知识,不断的去自强,求富,去为这个国家的未来谋福利,为中国真的能够踏出一条路来奋斗,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和思维的僵化,这些企业大多失败了,至少这一点不断尝试,努力推进的精神是很值得敬佩的。

四、李鸿章与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几乎是中国人内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几乎成了中国人内心中最沉痛的民族记忆,与此同时,由于甲午战败,李鸿章背上了一辈子也抹不去的骂名。

签订马关条约

当时北京城的好事者给李鸿章先生写了两个对联。

一个是

杨三已死无苏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你看这对的多工整。杨三是当时京城戏剧表演中著名的丑角,刚好甲午战败的时候死了,所以叫杨三已死无苏丑。反过来李二先生就是汉奸了。

另一个是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地上光

这两副对联深刻写出了当时中国人对李鸿章的心态。

解释一下,当时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算是第一重臣,又出身于合肥,所以时人说宰相合肥天下瘦。

下联说的是帝师翁同龢他当时管户部,刚好他又是常熟人,这对子也工整,一副对联把当时两位重臣都给骂了。

其实关于甲午战争,梁启超说了一句公道话。梁公在他所写的李鸿章传中这么写道

吾见彼责李者……是役将帅无一人不辱国,不待言矣,然比较于百步五十步之间,则海军优于陆军,李鸿章部下之陆军又较优于其他军也。……然则徒罪李鸿章一人,呜呼可哉?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

当时西方的报纸当时也有评论:

“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

当我们回头再看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会发现把所有的责任归咎到李鸿章一个人身上,是不公平的。

当时的中日战争完全是一场现代化部队对战前现代化部队的战争,从战争的准备、组织、后勤各个方面中国都和日本没有什么可比性。

中国大部分官僚对此场战争其实是不尽心的,他们认为和他们没什么关系,说得恶毒一点,李鸿章的部队死了,也少个政敌,何乐不为。

当时大部分官僚其实都是这个心态,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国战,最明显的一个佐证就是甲午海战的时候刘公岛一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过广丙船一只,理由是此船是广东的不属于北洋海军,于此战无关云云。

这事当然很可笑,但至少说明战争时期大部分官员对此事不关已的态度。

或者说完全把这场战争当做扳倒李鸿章这个政敌的手段。

其实至少李鸿章对打这场仗算是尽心尽力的。

我们现在说甲午战争是由于李鸿章要保存实力,不敢打造成的,其实事实哪里是这个样子,压根没法打,前文说到,李鸿章和翁同龢不对付,甲午战争的时候,翁同龢正好在管户部,于是就对李鸿章百般刁难。要银子没有要命一条,我靠,你说这仗怎么打?

另外甲午战争的时候光绪皇帝遥控指挥,战争正式打响后,光绪皇帝听说日军军舰威海、旅顺活动生怕日军进攻天津,进而攻打北京,遂下令丁汝昌:

“威海、大连为北洋要隘,海军各舰应在此数处来往梭巡,严行扼守,不得远离勿令一船阑入,倘有疏虞,定将丁汝昌从重治罪。”

战败的责任统治者不背,反将失败归咎于个别大臣真倒是咄咄怪事。

其实最令人心酸的事情是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去谈判的事情。

当时老头年纪也不小了。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1895年),李鸿章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赶赴日本议和。尽管行前清廷已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的全权,但他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方代表反复辩论。

在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在回在日本住处的路上遇刺,当时他的随从要给老头包上,李鸿章说不用不用,就带着一身伤去,世界舆论哗然,日本人也不好意思的在谈判条件上就稍作让步。

三月十六日,李鸿章伤稍愈,双方第四次谈判,日方对中国赔款2亿5千万两白银(原本是3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等要求表示不再让步,日方和谈代表伊藤博文给李鸿章说面前“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事后日方继以增兵再战进行恫吓。李鸿章等连发电报请示,光绪皇帝同意签约,命令“即遵前旨与之定约”。

据说他在签字前的最后关头,曾经老泪纵横地对使团的美国顾问科士达说:

“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陕西,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中国可以抵抗到无尽期。日本最后必败求和。”

这就是李鸿章与甲午战争的最后结局,李鸿章因为甲午战败拔去三眼花翎,从此投闲置散,做一任闲散的京官。

也因为甲午战败,他发誓终生再不履日土,两年后他出使欧美各国回来,途经日本横滨,再也不愿登岸,当时需要换乘轮船,要用小船摆渡,他一看是日本船,就怎么也不肯上,最后美国人没有办法,只好在两艘轮船之间架了一块木板,老头当年75啦,在呼呼悠悠地海面上,刮着寒风阵阵,老头毅然决然地蹒跚着步子,慢慢腾腾地挪过去,也算全他一世之名了。

他本以为,就此一生屈辱就这么一次也就够了。

没想到命运还给李鸿章开了个小玩笑。

1901年庚子国变前夕,李鸿章抱着老脉的身躯出任两广总督,在此期间,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英、法等国组成八国联军进行干涉,慈禧携光绪逃至西安,北方局势一片混乱。而东南地区的实力派疆臣如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则在盛宣怀联络下,倡导东南互保,即不遵从朝廷的宣战诏书,以保东南半壁不陷入混乱中。李鸿章更是以将朝廷诏书蔑称为乱命的方式促成此事。

此乱命也,粤不敢从。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清朝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

朝廷下诏,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新调任为清朝国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当时慈禧的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

清廷再度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连续电催其北上议和,他知道这慈禧拉的屎他得擦了。

李鸿章乘轮船至沪后,以身体不适为由迁延观望,部下及亲属也都劝其以马关为前车之鉴,不要再北上,以免又成为替罪羊。

直至7月30日,北方局面实在无法收拾,慈禧在逃亡途中电催李鸿章北上。

1900年8月15日,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津。

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

由于心理压力巨大,李鸿章病倒了,他在拜会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的路上受了风寒,一病不起,故作拖延以“漫天要价”的联军沉不住气了,他们唯恐朝廷再也没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一个耗尽“中国财力兵力”的“议和大纲”终于新鲜出炉。

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在“议和大纲”上签字。

国人声讨又起:“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李鸿章开始咳血了,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

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4亿5000万两,是对4亿5000万中国人所定的数字,“人均一两,以示侮辱”。

李鸿章接受了这个侮辱。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签字,望着各国公使的背影,病榻上的李鸿章开始大口大口的吐血,此后一病不起,终于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79岁,他也终于结束了一生的裱糊生涯。

五、写在最后

李鸿章书法

一直以来我们对历史人物都有各种各样的偏见。

在很多人眼中,历史人物,不是高大全的样板式人物,就是阴沉猥琐极品式的反派角色。

其实这都是我们脑中关于历史的偏见。

事实上不论哪个时代,人们都是在历史的河流边上生活的,不论哪一个历史人物,都是活生生的人。

只要是人,就会有人的优点缺点,而往往优秀的人,那些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的人,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性格也是同样的鲜明。

而找出每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

把他还原到历史的情境中,去为他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才是读历史最有意思的地方。

读一段历史,品评一段人物最难的地方,正如梁启超所说: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党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谤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尤其是在晚清这种大变革的时候,每个人都在历史舞台上担任着各自的角色。

李鸿章无奈之下才当上了这个虚有其表的裱糊匠。

现在看来,他仿佛一个丑角,费尽心机想把大清朝这条破船往前拽一段,再拽一段,但终究老迈不堪,无能为力。

在历史上每个人其实都只是普通人而已,也是活在这个世界上活生生的人物,只要是人自然就会有爱恨情仇,会有贪婪,会有忠义,会有人性的美好,也会有人性的恶。

比如李鸿章,他即有誓不再上日土的爱国热情,而举办洋务的时候也会让家族在其中大肆牟利,即可以举办官商合营的企业,也会为了官府的利益,迫害民营企业。

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而每个人在历史的情境中,不过都是在自己生活中,选择一条适合的道路,一路向前。

至于每个人选择的对错其实没人知道,其实大家所求的不过无愧于心而已。

所以,历史读多了,才知道每一位历史人物,他们身在局中,所行所思,无非三个字——“不得已”而已。

中国的历史到了晚清,是一个大变局的时代。

这个时代,中国新的旧的势力不断交锋变换,中国人不断改变旧的观念,不断从原本腐烂的肢体上抽出新的枝芽,在那个剧烈变化的时代,其实没有人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就像在漆黑的晚上,每个人都摸黑前进。

所以去写晚清那些年,看每一位历史人物在生活中挣扎。更多的是想知道,中国到底是怎样把沉旧的东西一点点丢掉,一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渐渐的生长出现代中国这样一棵参天大树的,而在这棵大树长成之前,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未来,是这段历史中最有意思的地方。

有的人畏葸不前,迷恋旧时代的荣光;有的人则眼高手低,妄想一步到达大同世界。

而至少在李鸿章身上,我看到了真正做事的人的生活态度。

他是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同时他身上也留着当时所谓的贵族阶层的种种恶习,抽大烟、玩女人他一样不落。

但是以李鸿章为首的这一批人,都在不断的向前走着,去看这个世界,去从当下开始不断的向前,用自己的力量,一点一点的去推动社会进步,这是李鸿章一生,都在做的事情。

虽然,裱糊匠,所做的也许都是涂饰而已,但他至少在从眼前的迷雾中寻找未来可能的性并为之努力。不论结果如何,生命总是向美好更靠近了一点。

据说梁启超曾经找李鸿章革命,李鸿章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

我们这一代人应当做的事情是什么,也许才是应当不断思索的难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晚清那些年(二)——李鸿章的裱糊生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xx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