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心灵散步的地方简书精选
《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22章【延伸阅读】

《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22章【延伸阅读】

作者: 乐道也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05:37 被阅读123次

    子桑伯子的传说

    在汉代文献中,最早提到子桑伯子的,是西汉刘向的《说苑》。该书《修文篇》记载:“孔子见子桑伯子,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说而文之。’孔子去,子桑伯子门人不说(悦),曰:‘何为见孔子乎?’曰:‘其质美而文繁,吾欲说而去其文。’故曰:文质修者谓之君子,有质而无文谓之易野。子桑伯子易野,欲同人道于牛马,故仲弓曰:‘大简’。”刘向在这里对子桑伯子的评价极低,说他不穿衣服是“学畜生”(“欲同人道于牛马”)。

    东汉郑玄在注《论语》时,又说子桑伯子就是秦国大夫公孙枝,字子桑。但后人多不同意郑玄的说法。因为公孙枝身为秦国大夫,善于给国君推荐人才,十分热衷于政治,史料上从没有关于他“行简”的任何记载。后来朱熹注《论语》引胡氏注说,子桑伯子“疑即庄周所称子桑户者是也。”宋以后的注者多同意此说。看来,胡氏的说法是可信的。

    《庄子》一书曾两处提及子桑户。一处在《大宗师》:“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子桑户死了,还没有下葬。孔子知道了,派弟子子贡前去帮助料理丧事。

    还有一处在《山木》:“孔子问子桑户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孔子问子桑户:“我两次在鲁国被驱逐,在宋国受到伐树的惊辱,在卫国被禁止居留,在商、周之地穷愁潦倒,在陈国和蔡国间受到围困。我遭逢这几次灾祸,亲朋故交越发疏远,弟子友人更加离散,为什么呢?”

    对《庄子》的史料价值学者还是有不同看法的。不过,把它和《论语》、《说苑》相参证,子桑伯子和子桑户都是孔子同时代的人,而且都与孔子交往过,都是隐士一类的人物,应当是一个人。此人大概是姓桑名户,字伯子。姓名前面加“子”,是古时弟子对老师的尊称,接后来也用来对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人表示敬重。

    如果上述子桑伯子就是子桑户的论断能够成立,那么,子桑伯子还见于屈原的《楚辞》。

    《九章•涉江》中有“接舆髡首兮,桑户裸行。”接舆剃了个光头,桑户裸体而行。接舆是楚国的狂人,也和孔子同时,并曾当面嘲笑过孔子,说“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论语•微子》)看来,桑户和接舆是同一类型的人物,都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满,裸体而行和剃光头,都是愤世疾俗的表现。

    这里的“裸行”,和刘向《说苑》中提到的“不衣冠而处”相符合,这是子桑伯子最突出的特点。桑户为什么要“裸行”?有人说他是“去衣裸裎,效夷狄也。”“夷狄”是指居住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当时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社会发展阶段,冬天用兽皮御寒,夏天就干脆赤身祼体,围一圈树叶遮羞而已。但问题是桑户为什么别的不学,偏要去学人家的“裸行”?

    因此,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说是因为他穷得穿不起衣服。但比比桑户更穷的人还有的是,再穷的人也不过是补丁连补丁,犯不着赤身祼体。所以,也不是一个“穷”字能概括得了的。这里无疑反映了桑户叛逆的处世哲学和对社会人生的不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22章【延伸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jd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