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可否听说过中国有部电影叫《南海十三郎》?可否听说过这种评价“北有《霸王别姬》,南有《南海十三郎》” ?可否见过一部电影无一差评?评论区众说纷纭“如果《霸王别姬》与他同时期出品,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当年《南海十三郎》打败了《春光乍泄》,张国荣直言输的不冤。”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17179/e67eeacbcf7087c8.jpg)
为了一个角色精心雕琢二十年,凭借《南海十三郎》力压张国荣和梁朝伟,荣获金马影帝,他就是谢君豪,仙剑中的酒剑仙,豆瓣评分9.3的神作。
一个疯子用英语打电话报案,警察来到现场问他什么东西被偷了。那个疯子晃了晃脚,说是一双鞋。他们好奇谁会偷一双破鞋?疯子告诉他们对方大有来头,任谁也不敢抓。警察对此嗤之以鼻。
疯子晃荡着脚“嘿嘿,偷我左脚鞋的是英国人,偷我右脚鞋的是日本人。中国人的鞋子都让他们偷光了,无路可走,哪也去不了。”
局长觉得他就是胡搅蛮缠,带队的人也表示很冤枉,因为打电话的时候是英语,就以为是洋人报案。局长问疯子他的名字是什么?“我的名字是,雪山白凤凰。”
这个疯子的故事波澜壮阔,由街边的说书人讲给众人听,年轻人往下讲,可观众越来越多。导致交通堵塞,被警察带走,这时听众不乐意了,拿起西瓜砸向警察。为的就是被警察带走,来到警察局继续听那人的故事。中途讲得连警察都被吸引过来,还给他端茶送水,说书人就在得意之中继续往下讲着故事。说书人继续往下讲:
那雪山白凤凰虽然当时连野鸡都比不上,但此人如果放在六十年前,确实是个有头有脸、叱咤江湖的大人物,就连指点一二的徒弟都能名响天下,他原名为誉镠,姓江,在家中排行十三,所以也称“南海十三郎”,十三郎的家庭复杂得难以想象。家族是南海有名的茶商,父亲清末末考取了功名,乡里尊称为太史公,可风流天下娶了十二个老婆,都来于风流场会,所以琴棋书画都是样样精通,十三郎也在其中备受熏陶。他从小就顽劣是个不听父亲管教的孩子,是支持五四运动的新一代,但始终屈服于家中的饭后茶戏。每一次把父亲惹生气,即使父亲在气头上不愿原谅他,十三郎也有自己的妙招,摆上一盘残局,身为考过功名之士,当然不可认输,这时主动权就归十三郎所有,父亲只好作罢原谅于他。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十年过去,十三郎变为一位公子模样,从小天资聪颖家底雄厚,让他造读于香港大学。在一场学校组办的慈善晚会活动中,到场的皆是名门望族富家子弟,男的气宇轩昂,女的仪态万千。唯有十三郎穿着一身长褂,手持折扇。面对同学们的戏谑说他也会来看美女跳舞,他只是说自己来冷眼旁观,这种衣香鬓影歌舞升平的人,他一直都是嗤之以鼻的。十三郎的话还没说完,就突然看到一个美人,不由自主地走到美人面前摆弄起来,出手阔绰买掉对方所有的奖券,才得知了美人名叫莉莉。原来十三郎眼里的女人也不全是胭脂俗粉,他现学现卖拉着莉莉跳舞,而莉莉只是因为售卖奖券才勉强附和。事后十三郎才得知莉莉明天就要离开香港去上海,一见倾心的他第二天果然出现在码头,可是还没等十三郎表达自己的赤诚之心,对方母亲就催促莉莉上船,可没想到在船上莉莉又见到了十三郎,他没跟家里打招呼就跟随莉莉去了上海,这一去就是两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17179/21de6d8f3cbb68d2.jpeg)
1932年太史公家道中落,可他依旧挥霍无度不善经营。十三郎回来的方式有些狼狈,太史公被气得的回了屋。因为被香港大学革除学籍。还是和当初一样,十三郎仅用一局盲棋就和父亲和解,两人也许久没有大展身手。
此后,十三郎就留在了广州教书,可他依旧那样放荡不羁,常常去剧院听上一段粤曲,薛觉先在当时如日中天,场场爆满,人送外号“薛五爷”。可十三郎时而听得雅兴,时而紧皱眉头,连连摆手的举止,让台上的薛五爷颇有不满,即使对方指出的地方确实有瑕疵,但还是把十三郎叫到了台后。十三郎当即点出了唱功的问题,还一并指出剧本的缺点和错误。其实十三郎的一身傲气也不是凭空而来。第二天他就带上自己写的剧本,又一次找到了薛五爷。但当时薛五爷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晚上闲暇时,翻开了十三郎的剧本,身为粤剧名人看到无名小辈给的剧本后,薛五爷竟不自觉地就唱了起来,这时候《寒江钓雪》让他大为震惊,深深地被十三郎的才艺吸引,第二天就给太史公送去拜帖。当晚太史公也设宴等候。在吃完饭后,所有人都希望薛五爷能来上一段,薛五爷也不负众望,唱的还是十三郎的《寒江钓雪》,他们都倾耳以请,只有十三郎四绪飘远,原来,这首曲子正是写的他在上海漂泊了两年。他义无反顾的决心让莉莉感动,可当两人在一起后,对方的父亲却把他拒之门外,还将女儿偷偷送走,十三郎从此失去信念,又无依无靠,很快就流落街头。一首《寒江钓雪》唱罢,他也缓过神来。此时,薛五爷邀请十三郎加入自己的戏班,想让他为自己编剧。面对邀请全家人都喜出望外,十三郎也十分乐意。
“你记住,我唱的都是大仁大义之戏。”
“我作的都是有情有义之词”
两人一拍即合,后来也如他们所想。薛五爷也越发大红大紫,背后十三郎的名声也传遍了整个戏剧界。许多来挖墙脚的小人,也全都被他讥讽之语轰走。十三郎虽然高傲,但也是重情重义之人。小有名气候十三郎来到夜总会。他找到这里的头牌——梅仙,十三郎作风不像他爹一样风流,只因梅仙是自己三哥的女儿,上一次见面还是梅仙五六岁之时,如果不是三哥淫欲挥霍无度,梅仙也不会来此做艺女。而十三郎正是来带梅仙走另一条路——演艺圈。那时演戏并不是很赚钱,所以没有多少盛世美颜的容貌存在。梅仙一登场就看呆了片场的人,也只有十三郎眼光长远,之后梅仙果然红遍全国成为顶流,但十三郎并没有从中捞取好处。
他的作曲灵感无人能及,绝顶天才。一下雇了三个写手,同时写三个剧本,可依旧跟不上他的速度。于是被十三郎统统辞退,就在愁苦之际,来了一个叫唐涤生的小生,他自诩可以帮到十三郎。然后一试还真有点东西,即兴创作两人演的一唱一和,可谓是“天作之合”也不为过,就算他的创作卡壳,唐涤生也能巧妙的成上启下接过去。很快唐涤生也亮明了来意,他想要十三郎收自己为徒。可十三郎也不是随便收徒之人,就让他端一杯茶考验,只见十三郎一口浓痰吐进杯中,让他将其喝下,唐涤生看着这杯浓茶,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一饮而尽。这时,十三郎喊住了他,其实不管他喝不喝自己都不会收徒。唐涤生一听,不堪受辱就要离去。十三郎便让他把心里话一吐为快,于是唐涤生便开始放狠话,还说有朝一日必定可以超过十三郎。原来这才是最终考验,敢爱敢恨,敢做敢写才是剧作家的本色,而唐涤生的一身傲骨也像极了自己。于是就让他重新倒了一杯茶,决定收唐涤生为徒,但不准叫他师傅,而是以兄弟相称。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17179/ec0424937b6421c4.jpeg)
“好,我们君子之交,就凭这一杯茶。”
至此,两人常常倚靠兰亭作曲,一唱一和就如多年知己。但十三郎看过唐涤生的剧本后,称那些都为垃圾,因为里面到处都是自己的影子,他觉得唐涤生的文笔过于自己,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啊”
于是唐涤生也开始开发自己的道路,期待有朝一日能做个声名远扬的编剧,十三郎好奇他为什么追求这些?
“我要证明文章有价,再过三五十年,没有人会记得那些股票,黄金股票世界大赛都是过往云烟,可是一个好的剧本,五十年,一百年,依然有人欣赏他,就算我死了,我的名字,我的戏,没有人会忘记,这就叫做文章有价。”
可唐涤生的远大抱负还没有实现,轰炸机的声响就扰乱了整个中国,这时日军侵占我国领土,所有的戏班都迫于解散,其中也包括薛五爷他们。道别过后,十三郎就让唐涤生去往香港,但唐涤生只想继续跟随他,十三郎当即讽刺他志大才疏,还让他不要说跟过自己,影响自己的名声。唐涤生听罢愤愤离去,决心闯出个名堂。可十三郎怎么会做这种无情无义之事?
“十三,你怎么这么不近人情?”
“住口吧五爷,你懂什么?阿唐的前途不可限量,跟着我有什么作为,我不配做他师傅。”
十三郎天生一身傲骨从来不肯低头,这一次却觉得不及唐涤生。
作为著名编剧,他依然选择参军抗日,在后方编写振奋人心的剧本,可是在这里十三郎的才能并没有发光发热,因为人们都喜欢看火辣的白腿,十三郎不愿看到人们沉沦世俗,就上去揍了编舞的任惜花。但由于长官也庇护任惜花,就让十三郎去道歉,这让对方更加肆意妄为,称他的剧本忠君守节已经不再流行,还说他思想陈旧尽早收山。十三听后就要给任惜花换被热茶,没想到直接泼到对方的头上。十三郎心系国家,但站错了队,台上的白腿显得那么刺眼,最终还是败于世俗,被拉到一边。
任惜花将自己被打一事传遍戏行,说十三郎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导致战后没有戏班愿意找十三郎编剧,只有那些大众娱乐找他,十三郎真的替那些娱乐至死的人感到悲哀。十三郎根本看不上那些伤风败俗的戏,之后十三郎接不到戏,也没了薛五爷,开始变得落魄难当。
这时,当年被他提点的梅仙找上门。如今梅仙已经成为当红明星,就想要回馈一下十三郎,便让十三郎为他们剧组编写剧本。可是等到试映时,看到自己的剧本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导演硬是把影片改成了抗日神剧。最终十三郎与剧组不欢而散。
他的一生傲骨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于是就想要回到广州老家发展。就在当了全身值钱的东西出门时,一辆车将他撞翻在地,车上走下来一名女子,这正是十三郎独恋一枝花的莉莉。男人最怕在落魄之际遇上自己爱的人,但此时的他还是心有不甘,但被一个又丑又有钱的人拦下,将十三郎推翻在地,十三郎拿起已经破碎的眼镜,戴上眼镜才能看清这个世界,救不了这个世界,干脆就坠入这个世界。于是在疾驰的火车上,十三郎爬上车窗。
“听说天才的结局只有两个,要不就是英年早逝,要不就是变成疯子。”
这个桀骜不驯的天才编剧跳下火车,宣布自己与世俗的对抗中落败,但这次跳车十三郎保住了一命,可也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太史空此时也没有了往日的风采,没有积蓄给十三郎治病,加上正值广州解放,他们害怕十三郎说些胡话来,就给他送去了香港,在这里,十三郎无依无靠,只能为沦为乞丐,变得语无伦次,居无定所。
可当年的名声,还是有人认得他。于是在机缘巧合下,薛五爷又再次见到了十三郎,曾经薛五爷就托人找过他,但是无果。如今见到十三郎这副模样,真为他曾经傲视群雄的作风感到哀叹。以前天衣无缝的合作伙伴,现在已然不认得,薛五爷也只好播放了十三郎的第一个剧本《寒江钓雪》,这才让十三郎清醒了几分。在盛情款待过后,薛五爷想托人给他洗个澡 ,但十三郎始终不肯。
“我自己每天都洗心,这比洗澡更为重要。”
接着就以上厕所的借口,从后墙翻了过去,逃之夭夭,薛五爷叹了口气,没有去追。因为他知道十三郎是个怎样的人,这里是关不住他的,现在能做的就是打点附近的餐馆,让十三郎不愁吃喝就好。
疯疯癫癫的十三郎手中有一卷白纸,可他却说这是一副《雪山白凤凰》的画,所有人都拿他当傻子,只有一个小乞丐能看懂这副画。两人好似心有灵犀一般,全都异于常人,才能将它看透。不知十三郎到底是真疯还是假疯。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17179/a1515bf4ed21b816.jpeg)
直到这天,他来到茶楼看报,突然隔壁的客人给他传纸笔,试问他是否有胆接下纸上的戏,十三郎只看一眼就嗤之以鼻,小小儿科,可越往下填,十三郎就越清醒,仿佛一场大梦醒来。
“我再见恩师,心中百般痛”
“仿似宝剑泥絮尘版封”
“昔日壮志与才气全告终”
两人一唱一和。
十三郎愣在了原地,可此时,一旁的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让他继续填。
“辜负伯牙琴”
“你莫个难自控”
“知音再复寻”
“俗世才未众”
……
十三郎沉默了好久,放下纸笔欲逃离而去,此时隔壁的人也出来,一声“大哥”叫停了十三郎,唐涤生哭哭寻求才找到十三郎,那年一别后,唐涤生果然像他的壮志一般,成为了粤剧界著名的编剧,连一旁的服务生都知晓他的名声。如果当年没有十三郎,此时他还不知道在哪里抄书。虽然十三郎一直不肯承认,但两人确实是知音。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17179/6f9b28c936ab8de0.jpeg)
“你不要自弃遗悔恨痛,今再遇见也是奇逢”
唐涤生一边吟唱着,一边双手奉上一盏茶,犹如当年拜师之景。十三郎由于唐涤生的到来,疯病好像不治而愈一般。
第二天从头到脚洗了一遍,还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来到了唐涤生新剧演出的现场。可剧院门口此时乱作一团,十三郎向人打听,才知道唐涤生突然心脏病发,没了气息。这当头一棒来的这么突然,那是唐涤生年仅43岁,十三郎拼命地想要跟上救护车,还第一次说出唐涤生是自己的徒弟。可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相信。一遍又一遍的阿唐喊得撕心裂肺,他又回到了疯癫的状态。由于当晚在警察局门口大吵大闹,所以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这一呆就是五年,出院后是当年被他带上明星路的梅仙来接他,现如今梅仙已经信教,她想让十三郎和她信耶稣,这样就可以治疗疯病,得到永生。
“永生?”
“永生不是更痛苦,想死死不了,我不干。”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17179/d266863a8c1b79c5.jpeg)
在道别梅仙后,十三郎去了宝莲寺做知客,因为精通国、粤、英、法、德语,就靠此谋生。住持对他的评价是这人傻的还挺正常。这天,一位老人来此,想为自己老爷超度,当十三郎询问起那人姓名时,只听得南海县江太史孔殷灵佑,十三郎手中的笔骤停,他看向来人,才认出是当年家仆林福来,而死者正是自己的父亲。原来,1958年由于动荡被捕入狱,由于父亲想要证明自己在狱中绝食自尽,家仆也受到牵连,被人用胡椒粉弄瞎双眼。听至此处,十三郎的思绪也飘远,像是回到了和父亲下棋的时光,而如今父亲亡故,而自己浑然不知。当家仆请求他再次超度时,十三郎已然不见踪影。他拿着一个箱子,怔怔地向山下走去,旁人问起他时,只听他道:
“上山容易,下山又何难?”
从此便没有人知晓南海十三郎去了哪里。
监狱里说书人也就讲到此处,剩下他也不知。有人问,十三郎真疯还是假疯?这任谁也不知道,只有十三郎自己清楚,但说书人敢确定十三郎一定是个天才,因为天才是永远不会跟世俗妥协。如今也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死的?
这时,一位老局长站了出来,二十年前,十三郎丢鞋报警就是他前往的,然后在1984年的某个晚上,在街头巡逻时发现冻死路边的十三郎。他是谁那是老局长并不得知,只知道这是一个敢说自己鞋被英国日本偷走的壮志凌云的爱国有才之士。看到十三郎死时依旧光着脚,老局长就让人给他穿了一双鞋,好让他走的体面一些。这位天才享年七十四岁。
说书人的故事终于画上了句号,放他时,老局长好奇他和南海十三郎是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一个潦倒编剧在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
走出警局,阳光热烈而刺眼,说书人该继续他的故事了,可当他走到一个路口之时,撞到了一个神态外貌都好似十三郎的青年,那好像就是自己小时候的记忆,男人的模样深深的刻在那个流浪的楼梯口,向他细致描绘出《雪山白凤凰》的画卷,最后追他不见,念念不忘。回过神来,说书人不由自主地追了上去,那人一身白衣,就好似雪山上的白凤凰。
故事就此终结,十三郎是天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能,更是他有着天才所特有的精神,永远不会对媚态的世俗妥协,而很正常的,他也被这个媚态的世俗排挤在外,直到最后,依然初心不改,而电影里最打动人的也是这点,因为我们都曾对现实妥协,而十三郎做了我们想做不敢做的事。对于十三郎的一生,其实几句话就可盖过,只游走于疯癫和正常之间,参无边风月世态炎凉,并非孤寒晚景,但将其拆解,又可滔滔不绝。主演几近半生参透一个角色,真可谓一代神作,后人还为十三郎留诗一首:
心声泪影女儿香,
燕归何处觅残塘。
红绡夜盗寒江雪,
痴人正是十三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