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8期等待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1.什么是自由
昨天和老婆聊到自由,我老婆说: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无拘无束。
她刷着剧,刷着抖音,在自己的小自在中说:“这就是她的自由。”
我陪着她刷了一会剧,不一会我的闹铃就响了,每天晚上8点的书写铃声响了。
关上闹铃,我回复给老婆说:“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虽然自己依然想和她一起刷剧,但是想想一会要做的事情,算了算时间。
开始自己洗头冲凉,收拾,吹头等等事情。
在边吹头,边扫一扫电视的过程中,优哉游哉的消磨了一个多小时完成自己我清理工作。
倒了一杯白水,9点多上线开始每周一的共读会。
在共读会中刚开始自己还是有点想刷剧,可是在大家热情地分享中,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同时也给自己很多反思,看到、听到大家充满爱与热情的分享,让自己不禁也有了力量,一个半小时匆匆而过。
我想这也许就是我的自由,之前同老婆的自由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在可以慢慢做到想不干什么就不干的自由。
我想这就是我的自由,自律也是一种自由。
2.什么是自律
对于我而言,自律是一种自由。
其实我觉得要给自己一天设定的一个闹铃,这个闹铃是自己自由的开始,也是自律的开始。
正因为这个闹铃,让自己开始对自己的欲求进行延迟满足。
今天读《欲望的博弈》这本书,作者听到烟瘾的人描述自己不抽烟就是那种百爪挠心的感觉。作者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即没有烟瘾又没有酒瘾,从来没有体会过那种百爪挠心的感觉。
于是,作者给自己一个练习,盘腿静坐2个小时,当他实际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体会到百爪挠心的感觉,那种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在告诉他要起身,头脑中的念头杂乱不安,都在述说着让他起身。
他从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一直到一个小时五十多分钟从垫子上跳起来,一直到他真正的静坐二个小时。
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可以让他人学会戒掉上瘾的心理,他可以做到,采用一些方法其他人也能做到。
自律其实就是一种自由,是让自己的欲求延迟满足而已,可以随时停下来自己上瘾的欲望。
3.自由与自律的距离
自由与自律只隔一层窗户纸。
《欲望的博弈》教了一种求雨冥想法。
什么是求雨冥想法,其实就一个缩写“RAIN”。
·识别/放松(recognize/relax):识别出正在腾起的东西(如,你的渴求),放轻松。
·接受/允许(accept/allow):就让它在那儿。
·探究(investigate):探究身体的感觉、情绪和想法。(如,问:“此时此刻,我的身体或思维里发生了些什么?”)
·注意(note):关注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 “N”也代表的是“nonidentification”,意思是“非认同”,是我们脑袋里敲响的钟声,提醒我们不要太走心地接纳它。
我觉得求雨冥想法,可以让我们明白自由与自律的距离。
其实在一种因为欲望停不下来的时候,可以识别一下自己的欲求或者自己渴求,不是让它立刻停下来,也不应该批评它,让自己有负罪感,而是应该让自己的欲求放轻松。
我杨康后发现自己很难专注,于是我认真审视自己当下的欲求,让自己的不想工作,不能专注的欲求放轻松。放轻松后,接纳它,就让它在那里,放松的待着。
接着以一个客观冷静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欲求,审视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的欲求在述说什么?其实就是身体虚弱在说它很累想休息。
最后就是注意,就是给自己设个闹钟,告诉自己现在上瘾在做的事情可以让它停一下,可以在把当忙的事情忙完了在接着做。于是,我尽可能增加自己休息时间,包括每次番茄工作时的5分钟休息时间增加到15-20分钟。
我发现在这样的自洽放松中,每天可以专注的时间越来越长,今天基本上与之前可以保持持平了。
这就是自由与自律的距离,在于自洽地停止去转向。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43571/ddf8fa372a585b7f.jpg)
自由和自律本没有距离,是两个可以互相兼容的水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