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梳理过汉字、卦符的由来,文字生动,说理清晰,对汉文字学的门外汉而言,实在是难得的入门键钥。汉字原本就是画画,而易学符号源自结绳记事,汉字和易学符号同出于巫史,并非不相干的两件事,更像是同一件事的两个分支流派。一旦想通这一关键,看易学符号便是在看一个个汉字,反过来,看汉字也便就成了看一个个易学符号。玩易之趣,在于《易》原本就是一个极好玩的游戏,我们通关之后,总会发现后面还别有洞天,在学习了“诗”、“画”、“象”、“数”这些玩法之后,我们不妨也在这文字之中游戏一番,即是游戏,就不要太当真,若有什么“无知、出格”之处,还请方家指教。
一、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摘自《汉字树》汉字的构造,是一幅画,也是一个象,传承下来,就变成了我们的文化和遵循的哲学。“道”是有头脑的人走的路。“德”,有悳之人所走的路。悳即德,直心为德,光明正大,不违心就是德。道、德并称,有头脑的人怎么会是无德之人呢?所谓致良知,不过就是明白了道就是德,知行合一而已。
二、大巫师,原来这些字都和你有关
(一)巫、玉、王
“王为首巫”,但最初创造汉字的时候,王和巫关系真不大,王就是法西斯,准确的说,王的文字象形一柄斧头,代表权力和威严,而这个标志在古罗马就叫“法西斯”。
汉字“王”和法西斯
而汉字“巫”的原始字形倒是挺像“王”的,而且“玉”的字形也是后来“王”字定型的重要源流。关于“巫”、“王”之间的变化参见《读易,易是如何摆脱巫术,成为“天人合一”之学》。
(二)巫、舞、武
巫、舞原本是一个字,而武何尝不是从巫、从舞演变而来。汉字的演变自有专家去论证,但专家的意见也不过是一种参考,比如巫和舞在甲骨文里面是不是同一个字,这里面学术争论的背后隐含着“巫师”、“舞者”、“武士”是属于奴隶主阶级还是奴隶阶级的政治释读,学术就变得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作为炎黄子孙当然希望专家们能做好学术研究,给大众提供更为真实客观的研究结论,但期望值不要太高。我想让公众接受“王”的原始形象来自“法西斯”,就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三)筮、史、诗
《读易,易是如何摆脱巫术,成为“天人合一”之学》已经概括说明了王权压过神权之后,“政教合一”的政治管理模式转化为“君臣佐使”的组合结构,大巫师的职责被巫、祝、卜、史、医等具体职能岗位所接替。筮、史、诗同音近义,所以华夏的哲学、文学、史学相互交叉,彼此相通。就算没有学过易经的人,只要精通文史古籍,也自然就能理解易学的核心思想。
三、字音,原来也可以作为“象”
从筮、史、诗,我们可以看到汉字演变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同音近义现象非常普遍,当然这种音训并不是一种完备的证明途径,但很大程度上可以获得字源、字意上的启发。比如:
里、裏、理、礼
里,九百亩之土地为里,里为居住之地,也就是家乡。里裏相通,里为内,与外相对。
理,为良田之象,为内有美玉之象。在里为理。
礼,即履。源自祭祀的礼仪礼节。三字同音近义,心中有理,即是里仁;心中有理,对外才是礼;心中无理,对外的礼也变得虚伪了。
里、裏、理的汉字演变
德、得
德为直心,不违心便是德。得者得也,手中有钱之象,后“贝”改为“旦”,“得”字便生出教化之意,手中有钱变成手中有天地、手中有日出、手中有希望之意。德者,得也;得者,亦是德也。
得者得也,德者得也,得者德也。
其实在读易的过程中,类似的乐趣还有很多,比如爻谣、义益宜利等等,看汉字的演变就好像在看一部华夏哲学发展史。
四、汉字就是卦画。巫、史,专利属于你们谁?
下面8个汉字的甲骨文字形与这8个卦的卦画都有极强的相似性,不过到底是根据卦画造的汉字,还是受汉字启发,给卦画赋予了卦名和含义?我不知道,也不排除他们原本就是一起被创造出来,只不过由不同岗位的人负责使用流传罢了。
“比”
“比”卦的含义常被解读为“亲比”,就是相亲相爱的意思。但实际上“比”本身的含义极为丰富和深刻,“师”、“比”同源,人世间的各种纷争恰恰都是因为“比”而引起。看“比”的卦画,也可能是在拥抱,也可能是在摔跤。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看懂“比”的卦象,反思理想组织》。
比卦和比字
“丰”
“丰”和“豐”两个都是古字,汉字简化为“丰”。“丰”卦原写作“豐”卦。豐,古时祭祀时,盛满祭品的器皿,引申为富足、盛大。
豐卦和豐字
“晋”
“晋”字就是倒插在箭囊肿的弓箭,象征进攻。
晋卦和晋字
“屯”、“蒙”
古字“屯”是小芽破土,“蒙”是蒙上一层覆盖物。
蒙从冃来,屯自初生之嫩芽
“鼎”、“革”
“鼎”就是吃饭的鼎,“革”就是皮革、皮衣。
鼎革,就是吃饭穿衣,能让老百姓吃饭穿衣,就可以有社稷江山。
“井”
“井”真的就是一口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