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在自己的心中,清楚地看到了那个念头起始之处,就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本源。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当我们仔细体悟清楚了自己生命本源的真相,再去观察念头、情绪、情感、感受、思想等这些内心现象与本源的关系,就可以更加深刻地了悟到这些现象的本质——这些变化无常不断生灭的现象,其实正是本元真心所呈现出来的各种波动而已,而我们生命的本源——本元真心,是离于一切现象的,是无生无灭的,是无来无去的,它本自具足,本自自在,本自自由,本自圆满......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当我们彻底看清了这些内心现象的本质,就不再被它们所迷惑,而是安住在本元真心之中,去发现本元真心无穷无尽的智慧妙用,并十分安心地去体验和感受本元真心那本无生死,本自解脱,本自自由的快乐与逍遥......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如何才能见到这么美好的本元真心呢?那就需要我们收摄六根,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内心,目不外视,耳不他听,心不放逸,无言守中,以心观心,直观自心。而且要放下一切贪嗔痴慢疑,清静无欲,抱一归元,虚极静笃,复归于无极.....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如果做不到这些的话,那就永远也无法见到自己的本元真心,无法超越生死.....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小,精微之意。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无形无相,没有任何实质,虽然没有任何实质,但却并不是绝对的空无,而是极为精微的潜在之有,能知能觉,无生无灭。当你彻底地体悟清楚了这个最深层的真相,就[明白]了。此即是[见小曰明]。这个无形无相、无生无灭却灵明不昧觉性永在的[鲜活的空],是[天下之至柔],安住于[鲜活的空]中,守住这[天下之至柔],就会获得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这里是天地之源,万物之源,生命之源,能量之源,智慧之源,一切之源.......
用其光,复归其明:安住于[本元真心]之中,将其本有的智慧光明激发出来,运用到一切情境之中,就可以使生命焕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那才是生命本来的样子——本自光明,本自智慧,本自绚丽,本自精彩......
无遗身殃:安住于[本元真心]之中,即可远离一切轮回的烦恼、痛苦和祸患,而自由地畅游于[鲜活的空]中,那本来即是爱的海洋,智慧的海洋,光明的海洋,快乐的海洋,幸福的海洋,美丽的海洋,自由的海洋.....
是为袭常:这就是真正的道的传承,这就是真正的智慧的传承,这就是真正的觉悟的传承,这就是真正的永恒的传承.......
感恩老子
感恩《道德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