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无心

作者: 托尔驴心灵 | 来源:发表于2021-08-13 16:41 被阅读0次
心外无物,物外无心。

最普通也是最日常的事物中,往往隐藏着最大的奥秘。一个沉闷的、从不留心观察自己或事物的人,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在纯净的喜马拉雅山巅,他也看不出任何奥秘。

通过探究一些普通的事物,人是有可能养成思考的习惯的。当然,这种学习方式,不大可能以懒散笨拙的方式进行。它首先需要人具备这方面的意愿,既而再全身心地、持续地投入专注其中的时间,方能有所斩获。

尽管从绝对真相的层面看回来,这一切仍然停留在幻象的次第上面,显得虚妄不实,故此了不可得。然而,在人尚未了悟什么才是真实之前,抱着对类似于‘’如何思考‘’这种特定目标的向往,无疑还是对他们有所助益的。

如果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保持头脑清醒、专注、不辞劳苦、兴致盎然地跟随好奇心去探寻思考的本源,就不会感觉到无趣,甚至无味了。

事实上,不管是艺术还是宗教,科学还是哲学,其最初的起点均来自于好奇心。那是一种对每一样微不足道的事物都感到无比惊奇与诧异的心境,而并非世人所认为的空洞无聊、冷漠淡然的枯燥乏味。

恰恰与此截然相反,正因为它跨越了个体自我的界限,找到了更为丰富圆满的意识阶层,因此有能力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并且在更加接近事物本质的进程中,创造出了丰盈健康的自我,既而再进一步超越自我,走向无限,所以,于我而言,这大概也就成为思考所带来的最大益处了。

其实,人做为独立个体的普遍感受,不仅包含着自我的面向(即人格化小我),同时还囊括了终极存有的面向(即实相)。此二者在人身上交替起着引领作用,因而在盛大的表象下,人既是天使,又颇具魔性。

尽管如此,由于存在面向在个体中的比例因人而异,这无疑直接导致了人们在处理相同情境时的方式迥然不同,因此造成了完全相异的结果与境遇。

举个例子来讲,人如何支配自由时间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需要做点什么,也许是阅读、看电视、聊天、运动,或者旅行、工作、睡觉,目的是让时间就此消磨过去。

不仅如此,人们还为这类活动起了个颇具代表性的名字---休闲。仿佛经此一番装扮,就能掩盖心中空虚寂寞的情绪似的。

实际上,不管人是否意识到,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往往害怕空余时间和无事可做。因为空闲常常意味着独处,那就不得不全然面对自己,而大多人显然并不擅长和自己单独相伴。

因为无所事事的感觉会骤然袭来,繁忙中被牵引走的注意力此刻会回到自己身上,却又觉得无处安放、无所适从,总想动起来找点儿事干,感到空虚至极,既焦虑又无聊。

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自如地独处,悠然地利用睱闲时间,自在地处理来到手边的事情。就算什么也不做,亦或沉默不语,都影响不到他们那份安宁与平静。这是心不外驰的典型表现---因为安定,故能生出智慧,方可坦然自若。

正因如此,生活才被称为一门艺术,其本质就是与自己相处的过程。

倘若人能够在生活的进程中持续思考,那么,可以预见到的是,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将随着存在面向的开疆拓土,逐步得以扩张与整合,从而回归到真正理性的状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唯有如此返璞归真,学会驾驭那些潜意识里的惯性,才可能发挥出人做为个体的最大潜能,使他们能够从最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乐趣,从而真实地活在当下。

这并非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而是人人稍加留意和训练就能到达的目的地。假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的话,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整合自我阶层的投射,循序渐进地超越自我,以达到完美的德性,从而带来自由与喜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在彻底领悟到实相之前,他们无疑都不那么理智和真实。虽说人被赋予了思考和观察的能力,但要想以一种他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去领会和解释事物,且恰当地表达他们所看到的一切,这就需要用全然开放的心来看待它们,或许兴趣之眼也必不可少,从而在一种更加丰富自然、更加圆融的意识状态里,体验到健全、真实与称心合意。

在这个过程中,个性的流失仿佛永不停止,意识变得越发纯净透明,而最终存留下来的,就是唯一而鲜活的生命本身。

倘若能够遵循一个秩序井然的内在逻辑和一个连续性的思路,应当不难明白,个体的自我在某个视角会被看做是幻觉,而世界在此间则是一场各种思绪显化而成的梦境。

多数情况下,人都在按照自我意识中的渴望设定自己的角色,而有意思的是,他们又试图同时看见做为观众和演员的一切。

这原本无可厚非。只不过,当人将自己定义为某个角色之际,他们就再也看不到真实层面上的全局了。这就好像人的眼睛虽然能够看到这个世界,却看不到它自己那样。

我想这并不难理解,假使换个说法,就是人们所认知的世界,本质上是为了看见自己而被建立起来的。一切的发生,无论统一还是对立,善良还是邪恶,无一不是为此目的而来。

尽管许多人可能还是会矢志不移地认定这个世界的真实不虚---从二元的角度来看,此论调确实没有任何错误。然而,若是追溯万物成、住、坏、空的特性,不管如何自圆其说,终究还是难以得出世界永恒不变的结论。

而与此同时,对于新的体验诉求,新的思维以及新的个人存在模式的探索,却是不断地在人的思想中孕育出来---某种未知的东西正在进行着人们所不知道的行动。

我以为,那是集体意识的提升。因着对灵性及真实的渴慕,这股力量演变成为一种由心灵主导的、从外向内的转化潮流。

毫无疑问的是,所有对于物质的感知只能存在于某人的心中,也就是说,一切物质无非是思想中的念头显化罢了,相对地,念头也只不过通过物质来表达而已。

可以肯定的是,眼之所见无非心之所想,而心之所想无非眼之所见。因着物质和念头的生灭本性,在此基础上构筑起来的世界,根底里也并非恒久长存的。至于说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全凭人的意愿,因为无论使用何种词汇,实际上都毫无意义可言。

如此说来,心灵之外实在是空无一物,了无可得。就连‘’心‘’这个概念本身,自打将其从无限中定义出来之际,就已经落入有限的二元论当中了,故而原本也没有‘’心‘’这种东西存在。

话又说回来,人对于真相的思考将走向何方,止于何处,想来也只能全凭个人的意愿、悟性与机缘了。只不过,我个人认为,意愿才是最重要的起点,悟性和机源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锦上添花罢了。

相关文章

  • 本来无心

    心外无物,物外无心。 最普通也是最日常的事物中,往往隐藏着最大的奥秘。一个沉闷的、从不留心观察自己或事物的人,无论...

  • 用什么来爱

    文/杨宁 编辑排版/孙雪 其实我们本来也无心,本来也挂不住任何东西,平时我们牵挂牵挂,你本来也无心,往哪里挂,只是...

  • 弘新开示:诸佛无字真经妙真谛(二十九)

    【0561】 随缘行普度,万法自归真。 本来心是佛,证悟本来心。 【0562】 专心悟佛道,无心问闲事。 觉悟妙随...

  • 打油诗/屋漏

    连绵细雨不停歇 黎明落拢天擦黑 本来无心看西游 屋里滴成水帘愁

  • 为祖国母亲庆生

    今天小群里传了一张图,文字部分是无心工作,一心只想为祖国母亲庆生。本来好好工作的心情,因为这幅图立马变得无心工作。...

  • 无心

    无心看书,无心学习,无心工作,无心谈恋爱。 无心吃饭,无心睡觉,无心写作业,五心赶稿。 无心看电视,无心追剧,无心...

  • 沦为盲流,偶遇大白——《无心法师》有感

    本来还在对峙,结果三天后,陈大光忽然带着无心进了城,上面有人撮合,要让陈大光跟小丁猫和解! 苏桃跟无心刚拥抱,丁小...

  • 关于旅行手帐

    本周本来计划着做一些旅行手帐的相关整理,可是周一年会回来无心工作,周二外审挨批无心工作,周三改改文档放松一下,周四...

  • 【COS正片】《楚留香手游》武当

    ==== 不昧本来,太虚明月流辉过。 抱元独坐,云去无心,大道无我。==== 武当:@唯安Vann 摄影:@Eya...

  • 看电话剧,哭了

    本来想聊微信的,但电视剧音乐很扇情,把我拉了进去,看到本来心善的人被狠心的人算计受苦,眼泪哗哗,禁不住。 无心做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本来无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jd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