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来了,孩子们怎么办?

作者: 北美之北 | 来源:发表于2018-03-25 13:01 被阅读3854次

一天晚上,我家小姑娘问起花是怎么开的。

她:妈妈,花是怎么打开的?

妻:先有一个花苞,然后花瓣一片一片地打开,花就开了。我给你看看吧。

她:在你的手机上吗?

妈妈于是掏出手机,搜索开花过程的视频。

妻:这是拍出来快放的,真正开花要很长的时间。

我:等春天开花的时候,你可以每天到院子里去看一下就知道了。

这样的场面在今天可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不管大人孩子,有什么不知道的事情,拿出手机一搜索就全有了。互联网的普及不过二十多年,智能手机的历史只有十年,我们已经很难想象没有网络的时代生活是什么样子。

1990年代,作为电子信息专业的大学生,我们班差不多到大三以后,才陆续有寝室合资购买电脑。毕业前夕,我为了查资料需要上网。学校里系里都没有可以上网的机房,街上也几乎没有网吧,我第一次自己上网是到市邮电局开设的网络中心。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申请了一个hotmail邮箱。两周以后我再回到网络中心想要查收邮件,被安排使用另外一个座位上的电脑,急得我还问人换了台电脑邮件是否会丢失。不过短短二十年,今天看来已经是难以置信的笑话了。

今天所有的信息都在指尖。出去玩做攻略订票,家里什么东西坏了不知道怎么修,或者写文章需要查资料,所有的一切,只需要敲动键盘,或者轻点手指,甚至只要对着一个盒子说上几句话,不但文字的资料,还有图片、视频,你想到的和没想到的,应有尽有。查询资料可不是从来都这么容易。大学时代,我选修过一门《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今天只要不是文盲,谷歌一下或者百度一下就能又准又全地找到很多资料,而在当年,这是要通过一门大学课程来学习的特殊技能。

因为这事,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个信息爆炸和知识碎片化的时代,基础教育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我们小时候,认字写字,背加法口诀背乘法口诀,上语文课背唐诗背古文,上历史课背各种事件发生的年代,上物理课背左手螺旋定理右手螺旋定理,上化学课背元素周期表,上地理课背铁矿产区背洋流季风,上英语课背词性背句法,上数学课还得背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所有这些,会跟当年我学的科技文献检索一样被今天的科技一键替代吗?

正想着这些事,前两天碰巧又参加了微软的人工智能研讨会。机器都会学习了,人还用学习吗?这个问题,我想一时半会儿不会有答案。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吧。说不成熟,不是谦虚,我这人向来不谦虚。是真的不成熟,也许还没写完我的想法就变了,要是变了,我会再写。

1)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但得到洞察却越来越难。英文Insight这个词很难翻译,中文没有类似的意思,现在经管类的书籍一般摆它译作“洞察”。洞察不是信息,也不是海量的数据,而是从信息和数据中提炼出来的真知灼见,是透过让人眼花缭乱的信息的表相看到的问题的本质。随便一个什么问题,上网一搜,能得到无穷无尽的答案,说什么的都有。这些答案中间,属于事实的部分有真有假,属于观点的部分更是众说纷纭。如何辨别和取舍是一个大问题。能帮你雾里看花的火眼金睛,不是从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出来的,靠的是完备的知识框架和正确的思维逻辑。

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孩子虽然很容易就能获得一个个信息点,但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却需要为他们构筑一个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任由碎片化的信息把他们的世界搞得支离破碎。换句话说,今天的孩子也许不再需要记忆和背诵那么多的知识点,但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需要接触更广的知识面,以及建立起对各个知识面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孩子问问题,要紧的不是告诉他们答案让他们记住,甚至也不是教给他们寻找答案的方法,而是举一反三引发他们对其他相关问题的联想。

2)机器也许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但发现问题还得靠人的智慧。至少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目前最热门的人工智能领域就是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大不了是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即使AlphaGo能够在几天之内学完人类棋手一辈子也学不完的棋谱,即使它的升级版Master已经不再需要学习人类的棋谱,但人工智能目前所能做到的也还只是让机器去学习而不是去创造。通过学习机器可以去解决具体的问题,但创造的过程除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去发现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值得解决。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所有号称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和相关研究,都还没有进入到这个领域。

什么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呢?举两个例子。读商学院的时候,我的统计学教授让我印象深刻。每上一节课分析一个案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统计学工具及其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这位数学博士出身的教授与众不同,每节课开始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别开电脑,别做任何统计分析,也不要建任何数学模型,你们就看着纸上写的这几个数字,告诉我你能看出什么问题?”建立漂亮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这也许是机器能做的事情。一张白纸,写着几个没头没尾的数字,看一眼就能知道公司的运作有没有问题有什么问题,这是机器干不了的活。

第二个例子是我在银行工作的亲身经历。总部做了一些特价优惠,帮刚刚开业第一年的新分行拓展业务。一家开业已经超过五年的分行居然也来申请特批想要同样的优惠政策。我问为什么,答案是他们业绩不好需要帮助。再问为什么业绩不好,答案是分行经理的水平有待提高。听到这个回答,我嘴里一口咖啡差点没喷出来。优惠促销,能解决分行经理的能力问题吗?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一遇到事众人纷纷提枪上马准备大干一场,四个人开半个小时的头脑风暴会议能提出三十条解决方案,但从头到尾没有人想过究竟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所以说,人工智能时代,机器能多快好省地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要想不被机器取代,人得练就发现问题的本事。也许我们也该学学我那位统计学教授,别老想着要孩子“做题”,该多鼓励他们“出题”。

3)人工智能的技术日新月异,但机器终究没有情感。工作也好,生活也好,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只是其中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人。每一次风吹草动,股市总会有过激的反应。不论多么复杂的数学模型、多么精准的推理分析都算不出人性的贪婪与懦弱,也左右不了人的欲望和胆量。这次微软的大会上,一位专家拿出一张图表,列举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中有百分之多少能够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他开玩笑说,很遗憾,政客永远也无法被机器取代。虽是玩笑,但其中的道理却是不错。机器越是能干,我们越是需要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表达的能力、协调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和领导团队的能力,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与自己打交道的能力——专注的能力、持续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从挫折中走出来的能力。学会跟自己打交道,才能最大激发自己的潜力。这两个方面的能力需要家庭和学校来共同培养。在我看来,这比建立知识框架和学会发现问题更难。

难也得做。我们已经身处信息时代,回不去了。人工智能的时代正在到来,挡不住了。我们的孩子将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无法逆料,但我们得帮他们做好准备,也许这就是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篇文章是我在整理自己混乱的思绪,最后借用Mark Skilton教授在这次微软大会上的一句话来结尾。

We need to create th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in the way we want it to be. Don't let it happen just by happen. 我们要按照我们所希望的那样来为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未来。别任其自然。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来了,孩子们怎么办?

    一天晚上,我家小姑娘问起花是怎么开的。 她:妈妈,花是怎么打开的?妻:先有一个花苞,然后花瓣一片一片地打开,花就开...

  • 人工智能时代,该如何选择职业?

    文/米衙 最近有人问我,人工智能来了,职场人该怎么办? 对于人工智能,有人恐慌,有人轻视,还有人是人工智能狂热分子...

  • 人工智能来了,我们怎么办?

    人工智能来了,我们怎么办? 人工智能简称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我们生活在一个人工智能快速兴起的时代,我们每...

  • 寒假来了,孩子们该怎么办?

    寒假来了,孩子们该怎么办? 孩子们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暂时解脱,没想到却又掉进了另一个暗黑世界 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每...

  • 防暴演练

    前天开会时说今天要防暴演练。今天早上快下课时,我问孩子们,如果校园来了恐怖分子,我们怎么办?孩子们众说纷纭,有的说...

  • 进入冬天,我们保暖工作怎么做?

    冬天来了,孩子们都穿的厚厚的来幼儿园,我们该怎么办呢? 1。孩子的课外活动怎么办? 天气冷了,孩子不室外做活动了吗...

  • 人工智能来了,我该怎么办

    “最近人工智能板块涨得好啊!百度、腾讯、阿里;苹果、谷歌、微软等纷纷创历出史新高。”这是高净值群体的感叹。 “真后...

  • 孩子们来了

    孩子们今晚来苏州,下周一(20日)我们一起去海南。为什么要弯弯绕?据说青岛没有直达海南的航班,票价高不说,还得转机...

  • 一条小水渠(二)

    孩子们在解决了管道漏水的问题后又迎来了新的问题——水流到一半不流了。这该怎么办呢?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们开始从观察到...

  • 这个世界,我的生活怎么了

    寂寞来了怎么办,孤单来了怎么办, 明明关上了门,却还是有寂寞吹进来。 这是 吴克群 的 寂寞来了怎么办 单曲循环一...

网友评论

  • 在洞庭一湖:人类正在被人工智能逼到墙角,文中的三个理由也都是安慰剂罢了。比如商业分析,不建立数学模型,不用大数据分析,本质上是试图用直觉(也是通过大量的数学模型等训练得来的 )对抗人工智能,相当于冷兵器和热兵器交替之际,用大刀对抗燧发枪,有成功的几率,但是当机枪出现后,大刀还能有什么用?当人工智能进一步进化,突破了某个临界点后,这些自以为是也就是笑话了。
  • akiori:以现在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来看, 你说的第二第三点很牵强, 尤其是第二点, 什么是问题? 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模糊. 另外再变革教育也不可能连乘法口诀都不交, 这怎么可能? 你会用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不用学了吗? 外国人口算再慢连算账都要用计算器那不代表他们不学啊?
    北美之北:@akiori 这个问题的确是见仁见智,不会有确定的答案。我说的也只是一种可能性,我自己也还在不断更新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过,从历史来看,许多过去人们认为必须要学的东西现在都已经不学了,比如过去的人一开蒙读书就必须要懂得平仄对仗必须要会做诗做对联,必须要练毛笔字,现在这些都已经不是必须学的东西了。我小时候上学还必须学打算盘、必须学手算开平方,造两弹一星的时候还得用算盘算微积分,现在也都不是必须的技能了。我不是说今后不要背乘法口诀,而是说有这种可能性,因为历史上有许多当时认为最基本不可能不学的东西今天我们都不学了。
  • 乌丫丫:海德格尔说过,科学不思考。人工智能似乎能够部分思考,却依然存在是否能够感受生活的问题。
  • 宇宙只有巴掌大:你这文章和人工智能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最多就是信息爆炸年代。
  • 巴西哥:学习一下豹纹!

    重要的还是对很多问题的深刻理解与解决能力,目前的网络手段还只是助手,不能代替我们去思考!

    有些知识你可以记不住,但你至少要知道搜索的时候输入什么东西才行。
    北美之北:@巴西哥杂货铺 巴西哥🙏
  • 1364692e37c7:据说以后孩子可以3D打印了。
    3f8b2c454a79:@版师张政 哈哈,应该可以实现,日本一小小伙子3D打印一把枪,由于太逼真…被判刑了
  • xxn113:机器能进行复杂的计算与推演,但关于欲望的产生、表达、满足与消亡又如何来实现?像赛博坦的机器生命体,才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吧,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人类又如何与智能机器和平共处?难道银翼杀手就是一种预言?
  •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厉害👍三个方面都太有针对性。第三点关于情绪,人工智能应该最容易攻破,阅读情绪的算法现在基本攻破,表达情绪的人工智能应该也不远了。 第一点的未来方向应该是人机结合,值得期待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北美之北 哈哈,应该会啊。马斯克和Google最近几年投了公司,正在搞这个玩意儿。不过暂时只能实现读取人脑神经电信号领域,估计很多人更期待脑机信息互联。兄台在北美,可以有更多机会关注,羡慕啊
    北美之北:@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人机结合会不会导致《人类简史》作者预言的那种物种进化?
  • 霖山:有深度的文!:+1:这几年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人类的情感和灵魂这样不好用数据计算的部分,机器人能不能取代人类?
    北美之北:@霖山 至少目前还不太能看到这种可能性吧
  • 澳洲红豆豆_6ca8: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孩子有能够自己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和理念,是最重要的以不变而应万变。科技日新月异,每一个个体的人根本无法赶上。唯一能够让我们赖以生存的是我们愿意学习的精神和技巧。所以私校里这么提倡孩子们做research 的原因,我觉得就是如此吧。
    北美之北:@澳洲红豆豆_6ca8 同意
  • 墨熙:最近正在考虑小孩未来的从业问题,到底小朋友从小要学习什么。未来一个人打倒一个企业,与一个大集团公司对抗都不是梦。
    北美之北:@墨熙 变革的时代最容易出现奇迹
  • 汪波_偶遇科学:嗯,如果是机器就写不出这样有见地的文章:smile: 您讲的三点都切中要害,我昨天也在想同样的问题。信息时代不再需要记很多知识,但是能知道怎么查找、怎么提问,怎么与人互动碰撞出insight,变得异常重要。同样一个主题,提问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许很不一样。
    北美之北:@汪波_偶遇科学 谢谢汪老师。这个问题我也没想清楚,大家一起讨论吧😃

本文标题:人工智能来了,孩子们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wg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