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连称直到魏晋才盛行。汉代道教创立时,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庄子是没有名分的。道教的终极目标在于“修仙”,而庄子呢,妻子死了尚且鼓盆而歌,和道教的追求相去甚远。
庄子被正式封为“南华真人”,要到唐玄宗天宝年间。也正是由于庄子的正式加入,道教自李唐之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庄子》书中的很多概念经过吸收改造,变成了道教强有力的理论来源。
《庄子·逍遥游》就有令人神往的描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此段讲不以物累形,联合上文又讲不以己度人。《庄子》书中的“至人”“神人”“真人”其实很符合道教的神仙形象。明代释德清说“若此等人迫而应世,必为圣帝明王。无心御世,无为而化……”
只可惜那些一心追求修仙的皇帝,多称不上圣帝明王。宋徽宗,极信奉道教,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做梦都梦见太上老君。明世宗,道号万寿帝君,晚年醉心道教潜心修炼,二十余年不亲临朝政。这两人其实极有才华,赵佶精通艺术,朱厚熜精通权术,但不幸都属于晚节不保型,前者载入“靖康之耻”,后者或被定性为明王朝衰落的转折点。
其实本来《老子》书中讲“尊道贵德”,文本颇为玄虚,却不至于《庄子》书那样怪诞迭出。但是当《庄子》被钦点为《南华真经》之后,道教的修炼方式和这部书的怪诞之处高效地得到了结合。比如内篇中就能找到很多可用的概念,“心斋”“坐忘”“养生”,这些概念似乎老早就为道教埋藏好了。可是为什么拖了这么久,道士们才在皇帝的号召下,开始挖掘出这些概念?或者说,正是这样的结合,才使得道教演变出后来的样子?
不论是什么原因,应该看到,庄子的学说和道教的理论从一开始就是格格不入的。而道教的追求长生修仙,本来也只截取了老子的部分学说,依托《道德经》为名,实际上并未能达到真正健康状态下道家应有的状态。道教脱胎于道家,后世发展起来的理论学说却只是一般状态的人格所能达到的高度。当道教人士转而探索《庄子》,似乎找到了充实这些理论的其他途径。这应是5号道家对7号杨朱学派的学说改造。
“一般状态下的第五型人倾向于从与他人的联系和世界上的活动中退出,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无法完成这些活动。就这样,他们关注和关心的焦点变得越来越狭隘。朝向第七型的发展可以看做是从第五型人的世界退缩出去的一种潜意识反应。”
“出世”是对道教、道家常用的描述。早在《史记》中就记载老子眼看周王朝的衰落,于是西出函谷关,做起了“隐君子”。这不过是5号观察者的自我保护,当遭受外界可能的威胁时,他们采取的方法就是退避。这在古代道教及其虔诚的信徒中也能看到,他们放弃了世俗的活动,将焦点的范围越缩越小,最后聚焦于脱俗修仙的征途上。
而恰恰在《庄子》书中,有很多传奇神仙的例子。只不过庄子描写这些神怪现象,是将之作为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说明某些问题而有意推演至极限状态;而道教对这些现象的引用,却变成了理论的终点,成为要追求的终极状态。所以,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学说的改造。
文/似或存#《九型诸子-第二十一》
网友评论
我推崇道教及《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