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在盛唐的诗人中,我最喜欢最欣赏的,是常击剑悲歌的不羁诗人王之涣。
王之涣的诗,最多是描写边塞风光的。
一想起王之涣,就没法不想起他的句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一次读王之涣的句子,只有六岁。
青涩的懵懂年纪,在母亲的讲解下,那奔流于白云间的黄河,背依万仞山的孤城,连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句子,存留在心里,形成了边塞最初的风光——宁静、祥和、阔大、神远。
~~
后来上了学读了书,老师又讲解了《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两句中的春风,老师说是朝廷中皇上的恩惠,这里远离朝廷,春风都吹不到,皇上的恩惠也是不会到的。
可是杨柳一词,老师是怎么讲解的,我已经忘记了。
这首诗的意思,说是边关将士们对战争的厌倦,对朝廷不予关爱的心凉。
~~
如今,自己做了教师,看到新版的教材解析里,对这首诗,只是解释为一首风景诗,根本就没提到皇上了,朝廷了,战士了,只是言及塞外无边无际阔大的荒凉,称赞我们祖国风景的美丽和别致。
回想自己读书的时光,老师的讲解,和现在的含义有这多么明显的不同!
~~
或许,在以前的诗词里,是不是都要过多的牵上皇家呢?
历来都说文学和政治不分家,小说,散文,诗歌,都要赋予政治方面的含义和深邃,才算得上美丽优秀的文字,否则就什么也不是!
在那个时候,教师们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是不是也有时代和政治的因素在里面呢?
~~
现在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个性成了时代的前沿名词,诗词的解读,是不是也回到了诗词的最初意蕴呢?
还有,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是因为美人的传唱,才得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首诗。
在过去,这一点,是不可以出现在书中的,而现在,却出现在学生的教材中,这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社会的进步,孩子们的早熟?还是教育理念的变化?人文思想的深入?我们不得而知。
~~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美丽的故事呢。
故事的名字叫做“旗亭画壁”——故事源于薛用弱的《集异记》。
说的是开元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三人一起去一家酒店吃酒,那时候吃酒也多半是花酒,酒席间有梨园歌女演唱助兴。
伶俐歌女的演唱令三人大为开心,便私下约定,按歌女所演唱的诗歌来定夺谁的诗名最高,当然,演唱的诗歌要从他们的诗歌里挑选。
三人的诗都被传唱了,其中,花伶之首的歌女演唱的则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王之涣大为高兴,当场与王昌龄高适比酒论诗。
当晚,王之涣携得美人归,两情款款不在话下。
用今天的话来说,王之涣与友人打了一台美人赛,王之涣占了花魁。
~~
几千年后的今天,我在想,如果塞外的风光有知,应当让杨柳次第绽放绿色——
因为,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已经成为一缕春风——
吹到了玉门关外,吹到了塞外的每一寸土地上,吹到了那声声羌笛的灵魂里,抚慰了灵魂深处的孤独和荒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