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说话就会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写作。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语文课,第一课老师拿着一本书对学生说,“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书里有很多好听的故事,你们喜欢书吗?”“喜欢”“书里的故事都是别人写的,你们也有故事,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就是书”
接着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题目,“我的家”,让小朋友一个个讲家里的爸爸妈妈,吃饭穿衣睡觉以及有趣的事情,老师记录下来,再让小朋友画下来,写上自己的名字,把全班学生的画稿和故事装订成册,就成了他们的第一本书。
一年级的小朋友都能写出有趣的书,可见写书并不是多么难的事,任何人只要想写,肯写,努力去写,肯定能写出一本书来。
首先是要坚持写作,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观察社会的方方面面,学习优秀作家的写作方式方法,输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其次是要多读书,读好书,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和喜欢的作家,解剖他们的写作思路、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从模仿开始,一步步提高。第三是敢于把自己的文章发表,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析,找到不足的地方,不断修改完善,永不气馁。
也许努力了很多年也没有获得相应的成就,这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就像爬珠峰,真正站到山顶的人很少,即使站了上去也只有一会儿,大部分时间是在爬坡的路上,每一步都有每一步化的风景,只要努力地行走,不停步,前方的风景永远是新的。
我在2017年的时间5月4日入驻简书,至今近三年,从一个月偶尔写一、两篇到去年坚持日更,写作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当疫情来临,许多人宅在家里无所事事,以数葡萄干、地砖消磨时间时,我捧着书正看得津津有味,以两、三天一本书的速度,给自己充电,生活中根本没有无聊、空虚的位置,只觉得时间过得真快啊!
2、迟钝的感觉慢慢变得敏感,原先听妈妈唠叨觉得心烦,现在觉得她说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很值得听一听,这些就是生活,吃、穿、行,人际交往,一代代人都是这样生活,文学就是生活,只有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才打动人的心。
3、坚持写作文字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写作和做菜是一个道理,刚开始咸了、淡了无法掌握,天天做,就知道盐少许是多少量,其他调味品如何加,火候怎样把握。也许做不到大厨的水平,但好吃的效果还是能做到。文章写得多了,文笔就会流畅,表达也会变得自如。
4、写作能够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读书是每个人都会的事,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的收获。就像一道菜,食客只会觉得好吃,而厨师会看到这道菜是用的哪些食材,如何搭配,如何烹饪。我读鲁迅的《祝福》,第一层看到详林嫂可怜,第二层扩大到女人没有地位,第三层才会发现是礼教控制下的社会女人不仅受社会的压迫,受男人的压迫,还受女人的压迫。不仅是封建礼教制度、宗族制度的控制,还受封建迷信的毒害。写作手法上用三次详林嫂的衣着打扮,精神面貌,串联起三段故事情节,从一个勤劳能干健康朴实历的农村妇女变成衣衫褴褛的乞丐,漫天雪花,哪一片都是寒冷,最终把她冻死了。如此才算是读懂了这篇文章。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靠的是慢慢积累,认准方向前行。也许写着写着就写出了好作品,写着写着就出了一本书,谁知道呢?写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