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春秋心灵小栈百态人生
沐桥镇的公家人(十)龚阿牛

沐桥镇的公家人(十)龚阿牛

作者: 陌上红裙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14:50 被阅读67次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九)小靳

无为板鸭

1.

沐桥信用社刚挂牌成立那阵,乡亲们都不知道它到底是干啥用的。

有认得字的,根据信用社大门上“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八个大字,心中猜出了个大概:“那是和钱打交道的地方。”

可是,口袋里比水洗的还干净,哪里还有钱存啊!

“特大喜讯:我公社燕山村龚阿牛同志,已成为我信用社自开办以来的第一位储户,也是我公社第一位‘万元户’,他将获得区政府的多项帮扶奖励……”

一连几天,信用社门口的大喇叭都在播放这个特大喜讯。

消息传到燕山村,村里立即炸开了锅:“我的乖乖,‘万元户’?阿牛这小子可真厉害,不声不响地就发财了……”

“一万块钱?那得有多少票子啊?一箩筐也装不下吧?”

“老高家的小女儿好福气呢!阿牛那年刚到我们村时,我就看好他,这不,时来运转了吧?”村长说话比较有水平,“莫欺少年穷!何况他还有个商品粮户口,也算是个公家人呢。”

再看见老高时,村里人就一口一个“万元户丈人”地叫,叫得老高直跺脚:“你们这群枪打炮轰的家伙,存心气我啊!钱再多,它又不是我老高家的,是他龚阿牛有能耐挣的,和我这个当丈人的没有关系!”

“咦,高叔,你说这话就不对了,一个女婿半个儿,阿牛入赘到你家,就是你的儿子了,你可得像对待亲儿子一样待他才对哦。”众人一致反驳,老高见架势不对,悻悻地走了。

这世上自然没有跟钱过不去的人,别看老高嘴上说得硬气,心里头早就焉了半截。无奈自己一直没正眼瞧过阿牛,如今冷不丁冒出个“万元户”女婿来,老高一时还真抹不开面子。

沐桥镇有句土话:“土粪堆也有发热之时”,说的就是“三十年河东转河西”的意思。没想到,三十年没到,局面就变了,那个穷小子转眼之间就变成了“万元户”,这好比在老高脸上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龚阿牛,沐桥镇老龚家的养子,年幼时失去亲身父母,被膝下无子的老龚夫妇收留,因属牛,遂取名龚阿牛。

老龚家道殷实,会做木工活,镇中心有一间店铺,家庭系商品粮户口。夫妇俩年近五十,虽无子嗣,但双方家族中都有数位侄子侄女,领养了阿牛后,意味着将来龚家的财产由阿牛继承,这让两边的亲戚都很恼火,纷纷上门兴师问罪。

闹得最凶的是老龚大哥的儿子家宝和老龚妻子娘家侄子大柱。这二人,你方唱罢我登场,车来马去,没一天消停。有时双方在老龚家遇上了,也不回避,反而合唱一台戏。那架势,非得让老龚夫妇立马就把阿牛赶走不可。

躲在里屋的小阿牛,吓得大气也不敢出,有时连小便都尿在裤子上。

“要不,把阿牛送走吧,省得和两边亲戚都结怨。”有一天,老龚实在招架不住了,趁阿牛睡着,压低声音对妻子说。

“不!越是这样,越不能让他们得逞!再说了,阿牛还这么小,我们既然领养了他,就要把他养大!”妻子的态度很坚决。连日来,那一张张凶神恶煞似的嘴脸,让她心寒乃至心死。

“可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啊!除非把店铺让给我大哥家的家宝,而你,也彻底断了回娘家的路……”老龚痛心地说。

“好!就依他们,店铺我们不要了,娘家我也不回了!咱们讨饭也要把阿牛抚养大!”老龚被妻子的决心感动了。看着熟睡中的阿牛,夫妇二人更坚定了信心。

让出了经营了半辈子的店铺,老龚夫妇带着阿牛,寄住在沐桥中学后面的冯家祠堂里。

冯家祠堂,原本是镇上大户冯姓后代所建,因年久失修,已属于危房,只有东北角还有两间尚可容身。老龚夫妇把它拾缀拾缀,一家人总算安顿了下来。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住在冯家祠堂里的老龚一家,从此再无亲戚走动。三个瘦弱的身影,在岁月的风雨中,愈发显得单薄。

苦日子慢慢熬。老龚夫妇虽是商品粮户口,但没了店铺,就没有了生活来源。好在老龚有个木工手艺,每个月挣点零钱,刚好把粮本子上的那点口粮买回家,妻子在祠堂后面的空地上种点蔬菜。夫妻同心协力,尽管顿顿都是粗茶淡饭,但他们从未让阿牛饿过肚子。

就这样一年一年地熬,好不容易熬到阿牛上了高中。高二那年,厄运却又一次降临到龚家。那天,老龚替燕山村的老高家修房子时,不慎从高处摔下来,腰椎严重受伤,差点丢了性命。

燕山村的老高家,在村里算得上是个富裕的家庭,家中有三个女儿,无男孩。老高有个舅舅在皖北涡阳县当头头,多年来,老高涡阳、沐桥两地跑,沾了舅舅家不少光,小日子过得自在逍遥。大女儿、二女儿早就嫁到涡阳去了,小女儿小莉至今待字闺中。老高一心想招个上门女婿,好顶起高家的门楼。

老龚在高家摔伤后,老高花了几百块钱的医药费后,便和妻子一起跑到涡阳躲起来了。

老龚瘫在床上,吃喝拉撒睡全靠妻子和儿子阿牛拉扯。有人鼓动阿牛母子把老龚抬到老高家,阿牛不同意。老龚妻子倒是三天两头到老高家哭闹,可高家只有小莉一个人在家,善良的小莉,每次都陪着老龚妻子一道掉眼泪,引得左邻右舍唏嘘不已。

辍学后的阿牛,在镇上的花炮厂打零工,这个工作很危险,经常有爆炸事故发生。但为了养家糊口,阿牛哪里还顾不上自己的安全。

一天,阿牛下班回到家,见母亲没在家,知道她又到老高家哭闹去了,便急急忙忙地赶到高家喊母亲回家。

一进高家,见母亲正坐在地上抹眼泪,一旁的小莉也在掉眼泪。他扶起母亲,拍了拍她身上的灰尘,轻声地对她说:“娘,咱们回家去吧。高叔不在家,你在这里哭闹有啥用呢?再说了,爹是不小心摔下来的,又不是他高家有意害咱爹的……下次别来哭了,好吗?”

被儿子这么一说,老龚妻子似乎想通了,她拉着小莉的手说:“好姑娘,吓倒你了吧?咱家阿牛说得对,大娘下次再也不来胡闹了。”

娘俩边说边往门外走去,旁边看热闹的人也各自散去。

“等等我,大娘!”忽然,小莉从屋里跑出来,只见她迅速锁好大门,快步赶上阿牛母子,一只手挽着阿牛母亲的胳膊,另一只手拎着一个口袋,里面是大米和腊肉。

三个人一起,走过沐桥镇,走过沐桥中学,来到了冯家祠堂。

到家后,正听到父亲在喊要解小便,阿牛赶紧丢下母亲又去照顾父亲。小莉和阿牛母亲便生火做晚饭,她把口袋里的米倒进龚家的米缸里,又到井边打水,开始淘米、洗菜。

从那以后,老高家小女儿小莉的身影,就经常出现在破旧的冯家祠堂。有时,会看到她和阿牛一起扶着老龚练习走路。老龚走得很吃力,很慢,两个年轻人也不着急,一边说笑,一边耐心地鼓励他。

大半年后,老高夫妇大包小包地从涡阳县回来了。到家一看,铁将军把门,心里就有些纳闷:小莉这丫头疯到哪里去了?

有邻居过来说,小莉可能到冯家祠堂去了。

一听“冯家祠堂”四个字,老高心里咯噔一下,没敢再往下想。

2.

“从明天起,不许再到冯家祠堂去!也不许和阿牛那小子继续来往!听到没有?”当天晚上,老高就对小女儿发出了警告。

小莉没有还嘴,但第二天仍然又出现在阿牛家。

老高家小女儿和老龚家儿子搞对象的事渐渐地就在沐桥镇传开了。

老高那个气啊,恨不得把小莉的腿打断,更恨不得一把火把冯家祠堂给烧了。

但事已至此,小莉除了龚家,怕没有第二家肯上门提亲了。可龚家偏偏是整个沐桥公社最穷的一家,这不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么?

老高左思右想,想不出好办法来,只好把远在涡阳的两个女儿喊回来,共商小莉的婚姻大事。

一家人商量了好几天,终于拿出了方案。晚上,老高让小莉把阿牛喊来吃晚饭,饭桌上,老高一项一项地说给阿牛听,意思是你若同意,待会儿就在协议上签个字。

阿牛一直没说话,也没吃多少菜下肚。他认真地听老高说完,才不慌不忙地说:“高叔,谢谢您的好意。您提出的其他几点,我都没有意见。入赘到您家,包括将来孩子随高家的姓,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您让我和我养父母断绝关系,从此对他们二老不管不问,这一点,我可以明确地告诉您:我做不到!我会一直侍奉他们,为他们养老送终!”

老高还想说什么,阿牛起身告辞:“对不起,我得回家了,我爹娘还在家等着我呢。”

阿牛一阵风似的离开了燕山村,过了沐桥镇,又过了沐桥中学,远远地看见家里的灯亮着,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一连几天,老高把小莉控制在家里,阿牛也没再去燕山村。村里人都说这门亲事要吹,老龚夫妇俩劝阿牛不如就依了老高提的条件,“孩子啊,我们都是黄土埋半截的人了,可不能误了你的终生大事啊!”

阿牛冲他俩笑笑说:“这不算什么大事。等爹的身体好起来了,我就出远门挣钱,到时候,你们会娶上儿媳妇的。”

过完年,花炮厂因安全检查不过关被关门停业,阿牛失业在家,家里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老高家这个年也过得不开心,虽然涡阳当官的舅舅也回来了,但老高被小女儿的婚事烦透了。大年初一他就在家蒙头大睡,小莉则扬言不想活了,吓得老高妻子一步也不敢离开,天天在家看着两个呕气的人。

“好吧,算你狠!你去告诉阿牛那小子,除了继续赡养他的养父母外,其他几条必须无条件接受!”老高虎着脸对小女儿恨恨地说。

他的话音刚落,小莉就喜笑颜开地冲出了门,一路小跑着向冯家祠堂跑去。

到了阿牛家,小莉把她爹的话复述一遍给阿牛听,希望阿牛接受他爹提出的其他条件。

“可是,你愿意和我一起受苦么?眼下,我这个家,我的年老多病的父母,会连累你的!”阿牛诚恳地对小莉说。

小莉坚定地点点头后,又死劲地摇摇头,然后一字一句地答道:“我愿意和你一起侍奉两位老人,为他们养老送终!”

“行!但你必须让你爹在协议上再加一条:龚阿牛自愿放弃高家财产的继承权,但仍然履行赡养岳父岳母的义务!”阿牛掏出笔,把这一条写好后交给了小莉。

“什么?这小子疯了?我都没嫌他穷,他倒嫌我富?旁的不说,就我家这房子不比那破祠堂住着舒服?”老高简直不敢相信这件事,“好啊!算他有种,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去受苦受难!”

小莉没敢把父亲的原话传给阿牛,只是说家里人已经同意了,并选定了订婚的日子。

订婚、结婚,一切都按老高的安排进行。阿牛面对岳父老高,不卑不亢,老高看这个女婿,却是一百个不顺眼,总是拿话噎他,穷啊富的经常挂在嘴边,阿牛只当没听见。

渐渐地,阿牛两口子也不回高家住了,老高呢,正不想看见这个穷酸的女婿,也就不再干涉他们是住在婆家还是娘家了。他心想:反正你小子承认是倒插门就行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自从儿子娶了媳妇后,老龚的身体一天天地硬朗起来,不但能下地走走,还能帮家里做点小事情。阿牛见了,心中大喜,便有了和小莉一道外出挣钱的想法。

说走就走。小莉只让人捎了个口信给她爹,便和阿牛一起坐上了去北京的长途汽车。

得知女儿和女婿一道到北京挣钱的消息后,老高气呼呼地找到老龚家,劈头盖脸地把老龚夫妇训了一顿,无非是数落龚家穷,连儿媳妇都养不活,真是窝囊废。

老龚夫妇逆来顺受惯了,哪还敢和气焰嚣张的亲家申辩,只一个劲地赔不是。

阿牛和小莉在北京做什么买卖,沐桥人都不清楚,那时的沐桥镇还没有盛行外出打工,阿牛两口子算是开创了先例。

腊月里,冯家祠堂又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阿牛变得更老成持重,妻子小莉已怀有身孕。老龚夫妇忙前忙后,笑得嘴都合不拢。

“这么多钱?哪来的?”老龚看着儿子、儿媳妇在整理包里的钱时,吓得不轻,声音都有些发抖。

“这是我和小莉在北京挣的血汗钱,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你放心吧!”阿牛扬着手里的纸币说,“我把它存到镇上的信用社去,明年开春再取出来——盖房子!”

沐桥信用社终于吸纳到了第一笔存款,沐桥镇也终于出现了第一个“万元户”,他就是沐桥镇原先最有名的困难户——龚阿牛。

开春后,公社批给龚阿牛一块宅基地,老龚亲自监督施工。一个崭新的家即将建成,告别冯家祠堂的日子指日可待。

不久,“阿牛板鸭店”在沐桥镇隆重开业,店主不是别人,正是“万元户”龚阿牛,店里专卖“无为板鸭”。

“无为板鸭”,是沐桥镇所隶属的无为县的老字号美食,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就闻名于世,是无为县的名片,也是沐桥人款待贵客必备的一道菜,只是,在龚阿牛之前,没有人想到这道菜不仅味美,还可以挣大钱。

至此,沐桥人,包括老高,不得不佩服穷小子龚阿牛的聪明才智和正直的人品。

而老高家的小女儿小莉,被乡亲们誉为沐桥镇最善良、最有眼光的女孩。

相关文章

  • 沐桥镇的公家人(十一)巴夫人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十)龚阿牛 沐桥镇南依长江,北临巢湖,东、西分别是沐山和银屏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

  • 沐桥镇的公家人(十)龚阿牛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九)小靳 1. 沐桥信用社刚挂牌成立那阵,乡亲们都不知道它到底是干啥用的。 有认得字的,根据...

  • 沐桥镇的公家人(九)小靳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八)闫货郎 在沐桥镇的公家人当中,唱戏的小靳,曾是很多沐桥人心目中的偶像。 小靳学名靳卫国,...

  • 沐桥镇的公家人(五)假老贾

    上篇 沐桥镇的公家人(四)沐山杨 假老贾,皖南青阳人士。从江南流落至江北后,落户沐桥镇。凭借一手好厨艺,在沐桥公社...

  • 沐桥镇的公家人(六)刘股长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五)假老贾 沐桥预制厂是沐桥镇最早的一家镇办企业。厂子不大,五十来号人,销售和后勤人员占四分之...

  • 沐桥镇的公家人(四)沐山杨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三》王文娟 沐桥公社卫生院的副院长老杨,为了让待业在家的儿子杨卫刚顶职,硬是提前五年就退了休...

  • 沐桥镇的公家人(七)老刁

    上篇 沐桥镇的公家人(六)刘股长 1. 沐桥公社盛产棉花。八十年代中期,一些有经济头脑的沐桥人开始做起了贩卖棉花的...

  • 关于写作,一个普通人的一点体会(下)

    我的连载《沐桥镇的公家人》系列,它所反映的是沐桥镇多年前的风土人情和人物故事。那个年代是大的框架,所有的事物,必须...

  • 沐桥镇的公家人(三)王文娟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二)阮部长 1. 王文娟,这个名字,在我们沐桥公社女性的名字中,可谓是标新立异,别具一格。 ...

  • 沐桥镇的公家人(八)闫货郎

    上篇:沐桥镇的公家人(七)老刁 从沐桥公社出门往左,约一百米,有一家老字号杂货店,店主姓闫,五十出头,土生土长的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沐桥镇的公家人(十)龚阿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egtqtx.html